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教程] 顶级行业标准AVID HD系统一点通HDX+Native

( 9 )
 
[收藏]
#1 20-5-29 01:33

顶级行业标准AVID HD系统一点通HDX+Native


152

全部都是经验干货,希望可以帮助您从头到尾了解,此为长篇科普类帖子。加之本身我自己工作比较又忙,所以不定时更新,之后也可能会做成一个系列吧。科普包括。Avid HD系统它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构成和搭配,运作原理,实测对比,和声卡对比的优势和劣势,HDX和native卡的区别。Pro tools的版本区别,声音品质对比,最后就是HD到底好不好,还有最后的最后还会有一些其他延伸。希望此贴可以真正帮助到你。全部设备都是我自己花钱买的。实事求是,不是厂家或者经销商给的,不是恰烂饭帖子。也不是水军。大家放心“食用”,纯绿色安全无毒。
后续慢慢更新…
感觉像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唉有的填了。


本帖最后由 ykjiang 于 20-5-29 12:02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52
#2 20-5-29 02:39
真的手机发贴好困难…
不废话不多说上图,开整。



第一篇章 软件部分 1.1
Avid HD系统到底是啥。我的理解它是Pro tools软件的一个硬件延伸,打破次元壁的感觉,软件硬件,链接虚拟和现实的桥梁。所以这里又软到硬,就从Pro tools开始说起了(Pro tools科普可以自行维基百科,这里不占篇幅)。首先我们要了解的就是,Pro tools目前正版可分为3个版本,第一个就是白送板 Pro tools First,第二个就是Pro tools “普普通通板” 第三个就是 今天的主角 Pro tools HD/ULtimate(新板舍弃了之前的HD命名。改为ultimate后缀,等同之前的HD版本)。
这三个版本的Pro tools的区别,老生常谈了,又总有人问,所以再次讲一遍吧。


第一个 一看就非常“NO Pro”的 Pro tools First 。白色的图标暗示着白嫖,对这个版本确实是免费的。但是基本上都是限制基本无法正常使用。最多16个音轨,3个工程,不能使用第三方插件,必须联网使用。毕竟不要钱,要啥自行车啊哈哈,优点就是 官方正版免费 mac可用。



第二个就是 普普通通的 Pro tools,没啥突出的,正版售价3千左右。个人认为比纯混音的话,要比差不多价格的cubase更好,比较这么多年的行业标准了,互相对接工程方便。声音也非常中性。如果没有在深的追求,中小型工作室录音棚。就此止步就可以了。已经够用。
没啥缺点,硬要说缺点的话就是可能不太适合新入行的某些人吧,毕竟更贴近老一辈的操作习惯。


OK,重头戏

第三个版本 非常家境贫寒的 Pro tools HD/ultimate,正版零售价1W+,可谓是非常家境贫寒的一个版本。分钱分货这个版本就如名字一样,ultimate 终极版,确实非常终极,支持最大192轨录音(HDX),768个音频轨道(HDX,意思如果你没有HDX卡就无法使用这么多轨道,本机只能384个),以及64个视频轨,最最最关键的是支持AVid HD硬件,即HDX/HD native,这也是对于大部分音频工作者的一个关键区别,比如果你要用HD硬件,组建HD系统,那么你就必须买这个版本的软件。另外我觉得如果你买ultimate软件那你肯定是有HD硬件的,官方也是搭配销售的,目前咱们国内买到的都是官方套餐拆开卖的。avid官网只提供给订阅版。…乱了不扯远了,总之如果你想用HD硬件组HD系统,就必须用HD/ultimate的软件。便宜的那个普通版不支持。


第二章硬件部分 2.1(核心卡篇)


选择一

一张非常家境贫寒的Avid HDX。零售价3W+,简单介绍一下此卡长约34公分,宽1个槽位,重约1斤左右,内有18核DSP处理器。加一FPGA总线。延迟0.7MS,使用PCIE X4总线,直插主板上。总之凶残异常,虽然推出到现在已经有快10年了,但是目前依旧是没有任何升级的必要。各方面是顶顶尖尖的王者段位选手,垄断行业至今为止没有可以替代的同类产品。

选择二

普普通通的Avid HD Native雷电卡,零售价只要6K+,对比下来应该是最便宜,最有性价比的HD系统硬件了。1核FPGA,没有DSP,雷电2接口,延迟1.7MS,普普通通但是够用。

额外还送了个素质非常不错的耳放。个人认为还是挺香的,前提你电脑性能要非常凶残。

未完待续……太晚了 图好像都裂了,明天睡醒补吧






本帖最后由 ykjiang 于 20-5-29 12:02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52
#3 20-5-29 12:43
更新一下,今天睡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终于是把配图都补上了。强迫症没法儿。顺带说接着说一下,核心卡的选择


OK整体书接上文。


选择三


家徒四壁老HD。avid digidesign hd pcie

此卡同HDX一样长约30+cm,宽一个槽位。重约小半斤,距今约有10年+,所以肯定停产了,但是也不差,而且我相信很多人,包括一些国外的录音棚目前也用的也是这个卡,二手售价 2000左右单卡,Core使用三块Presto芯片Accel用六块56321芯片,PCIE x1接口,对...这早期的Digidesign HD卡是有两种的,一个是Core也就是核心卡,另一个是Accel也就是加速卡。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要用这个单卡组HD1系统,那这个卡必须是核心卡,不能是加速卡。加速卡顾名思义就是给系统提供额外的DSP算力和IO数量。以此类推HD2系统就是核心卡加加速卡。通过FLEX排线链起来的两张卡。

HD3就是一个核心卡加两个加速卡,HD4,HD5,HD6以此叠加算力。一般加到HD3的时候就是同最新的HDX性能上差不多了。再次做一个延伸,HDX也是可以叠加算力和最大IO数量,不过比这个简单一些。以为HDX不分核心卡和加速卡,你插上两个就是HDX2系统,插3个就是HDX3系统。以此类推叠加。上文提到的最大192个io数量就是需要hdx3系统达到,单卡HDX也是达不到192个io通道,当然我估计可能也没什么用用到这么多IO数的。

老HD卡目前最大的缺点是,最高只能支持到Pro tools 10版本软件,32位的,不支持AAX64格式的新插件。所以基本新插件无缘。


OK
再来一个选择四。
如果说上面的老HD是家徒四壁,那接下来这位 应该是家里连墙都没有的。
隆重介绍元老级HD,初代目。,HD系统入门之友。


avid digidesign hd pciX

尺寸重量上和上面的pcie卡没区别,不同的是算力更弱。而且接口使用的是上古时期的pcix,不过这个其实也不慌可以向下兼容普通的PCI接口,只要你的主板能插上,我之前发过一个《2万预算从零开始折腾AVID HD I/O》。http://www.audiobar.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4059这里引一下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这个。
此卡距今10年++。二手价格只要500块钱左右,可以说是入门之友,配上老的192 IO,pj版HD10.3软件,全套只要5000块钱左右,同样有DSP(单卡算力很弱,但是聊胜于无,可以用非DSP的native插件)
性价比爆炸。此卡和上面介绍的pcie卡一样区分核心卡和加速卡,购买时要注意,买错用不了的。缺点个 PCIE的卡一样只能支持Pro tools10,不支持更高的版本。


顺带在延伸介绍一个停产的HD native pcie卡

此同HDX卡, HD NATIVE 雷电卡,同时期,同雷电版Native同级同性能,使用pcie X4接口,没有DSP加速,有货的时候和雷电版也一个价格,此卡现已停产,二手也很少了,可以直接插PC上使用,使用成本更低,当然了如果你电脑有雷电接口的话就无所谓了,可以购买雷电版还带一个耳机接口不香吗哈哈。除此以外,这个和雷电版没区别,对软件版本的支持,硬件的支持也是一样的。


另外,HDX和HD native卡使用的是64位浮点运算。老HD卡用的是32位定点运算,所以新老HD卡,最终声音是有区别的。对于HD系统而言,不单单是外部IO/ADDA会影响声音,核心卡也是有影响的。至于具体它们的音质区别和好坏,我会在后续的对比篇,详细说明。


未完待续...下一篇 硬件IO



本帖最后由 ykjiang 于 20-5-29 17:30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观众反应

152
#4 20-5-31 16:47

老卡32定点,新卡64浮点,倍数,没有48哈

152
#5 20-6-5 03:24
最近事情有点多,凌晨两点,更新下帖子。

接着简单说下硬件IO篇,躺床上了,手机端不方便传图,图先欠着,明天睡醒电脑补上。


硬件IO篇
众所周知外部IO/ADDA,是Avid HD系统最关键的一环。
简单来说,HD系统的外部IO,同ADDA的功能类似,电脑端的HD核心卡,通过digilink连接到IO,IO承担ADDA转换,只不过转出的数字类型,从声卡或者纯ADDA设备的AES,spdif,ADAT等,变成的Digilink,使用digilink和电脑端进行数字交互。
     有点懵?没关系,在简单点说,HD系统中的HDX卡/HD Native卡等HD核心卡,本质是属于一个数字声卡,而外部IO就是ADDA了。玩过Lynx AES16+Lynx Aurora的应该很好明白了,HD系统跟这个类似,只不过通信方式是digilink了。


所以不管是核心卡还是外部IO,其实最终也都会影响声音的,单纯上好的外部IO不升级核心卡,是不可取的哈。
扯远了,言归正传,外部IO/ADDA的其素质高低,是直接决定声音品质的,这里简单介绍几款,我已经用过的,以及朋友用过后反馈的,以及彻底就没用过。我尽可能涉及全面。


第一个
avid原厂 HD IO



我觉得这个其实远没有大家传闻的那么糟糕,反而是声音最中正的,外媒对HD IO评价也是挺好的,标准配置8*8*8对于个人工作室或者小型录音棚来说,也是够用的了,目前二手价格1万5左右,其实还是挺香的。声音品质上不输任何同价位的HD第三方接口。可以放心购买,其声音中正,密度适中,综合素质不会你失望的。当然如果你有更多预算可以买别的。哈哈


缺点 就是彻底不能当声卡用,没有任何功能,纯粹的Pro tools外部延伸设备。
优点 就是兼容适配性好,声音中正,二手价格便宜,有点性价比。


第二个

apogee symphony MKII HD




这个应该可以目前用的最多的第三方接口了我觉得,国内二手价格前非常起飞,如果你买新的当我没说哈哈,这个设备本身来说它是个声卡,所以具备声卡功能可以独立运行。起码能听歌看电影。
缺点就是贵,中频密度欠佳,但是声音清晰。
优点就是它是个声卡,具备声卡该有的一切功能,非常强大,但是你得用Mac。PC下不推荐。


第三个

antelope HD


这个我觉得就antelope HD系列吧,太多了orion studio HD ,orion 32 HD,Goliath HD,都是羚羊的HD接口,优点就不用说了它也是个声卡哈哈,另外就是羚羊的东西向来就是,同价格里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设备。而且同时兼容PC和Mac,缺点就是不稳定,爱崩。至于音质表现吗,肯定比XXX好就得了。


第四个


Lynx Aurora N HD


我没用过 不知道,但是目测扩展性不好,有用的欢迎补充。



第五个


mytek 192 HD





没用过不知道,你说好就好吧,不争这个。


第六个


AVID/DAD mtrx


DAD给AVid做的贴牌产品,属HD IO的迭代产品?

原是DAD AX32,mtrx就是带digilink的DAD Ax32,估计扩展卡都通用的。DAD出品没啥可说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强无敌。优点很多,可能的缺点只有一个就是贵,最低配的8*8*8要价6.8W 。

MTRX Studio
同属MTRX产品线属AVID Omin的迭代产品。自带2路话放,两个耳机接口,16*16模拟,16*16 ADAT,64*64Dante。售价只要3.98W。个人觉得有一点性价比的还是。

第七个



merging horus HD




这个没有缺点。听说声音有点毛FI,不过可以在给他加个几万的钟,配个几万的电源处理器啥的就没这问题了,所以没缺点挺好的。随便配个的从低到高一路10W+20W+30W+不含税。买它的人不在乎贵这个缺点,所以没有缺点。哈哈


唉快4点了,明天睡醒补图 晚安大家,心累,做产品太难了,声音这东西太主观了。忽悠,水军,远比产品真正的好&坏,见效的要快。国产设备任重而道远,我只能相信坚持自己认定的道路,虽然前途未知但是,我还是愿意选择相信。正在看帖的各位陌生人,晚安大家。


图以补上。







本帖最后由 ykjiang 于 20-6-10 16:27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52
#6 20-6-10 15:53
classicalgas198 发表于 20-6-8 16:10
hd io 打开core audio manager 是可以当声卡用的

pc下没有wdm多通道

152
#7 20-6-26 15:22
qiyeling 发表于 20-6-14 09:17
我有点糊涂,请教下,如果有内插卡的话,说明必须用pc机? 是吗

非也,AVID的硬件是PC/MAC都支持的,Mac垃圾桶或者imac、MacBook、Macmini等可以用外置雷电扩展坞,就是那种显卡扩展坞。或者直接购买2019 MAC PRO这个是可以直接内插。

152
#8 20-6-26 15:28
fox541 发表于 20-6-15 00:46
感谢分享,avid就是个干活的,居然连听歌的功能都不送一个,而且软件与硬件捆绑,看到10我就心碎了,这性价 ...

专业的东西都不方便娱乐,方便的东西也基本专业不来。高端接口没有WDM通道支持这是个常态哈。但是可以用支持asio的播放器听歌。

152
#9 20-7-2 12:19
18605817828 发表于 20-6-27 09:27
想问一下  如果用的avid的IO  加 hdx卡  那可以使用非HD的软件吗 还是必须要配套HD软件才能打开

HD硬件有ASIO驱动是可以兼容其他宿主的,但是想要发挥HD系统优势还是需要配合Protools HD/ultimate软件搭配使用

152
#10 20-7-2 12:22
heishan 发表于 20-6-27 14:14
请问一下native卡用ptHD12用Dglink协议吗?不用协议最高到什么版本?

无论HDX还是native统一标准都是12.6之前的不需要额外授权。12.6以后的需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