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教程] 引雷贴,关于频响曲线,关于声装的一些问题

( 30 )
 
[收藏]
-  第 1 页  -
#1 18-7-30 18:05

引雷贴,关于频响曲线,关于声装的一些问题


1613
本帖最后由 pansidaxian8888 于 18-7-30 18:14 编辑

本来早就要发相关的帖子,无奈最近确实很忙
加上之前发帖子基础知识的一些东西,也没几个人交流

所以叫引雷,可能会推翻一些之前大家从网上获得的很多相关认知,希望能引起一些激烈的争论交流,共同学习

先看一个真力的案例,关于后墙反射叠加的原理和案例

这个图应该很容易看懂吧,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低频部分可以沿着音响的边缘直接衍射向后方传播
再经过墙壁反射和直接传播出去的声波叠加,音箱喇叭扣面距离后墙的距离等于1/4波长的频率以及其倍数频率影响最大
一只延伸到200HZ左右才会不明显,因为越高的频率衍射的能量越少,到高频就很具有方向性


这是一个真力的很有代表性的案例,后墙反射叠加引起的频响问题,

后墙反射叠加主要是考虑低频,音响对面墙反射叠加就需要考虑全频段了
这个问题很早以前很多资料上都有,不过现在大部分声装公司都没有注意到其中的关键所在请只看图一图二,文字并不关键,关键是图一图二的房间结构和反射声音的对比

注意看一下右上角的两个图,可以让声音不会多次反射进入录音师耳朵的房间形状
下面需要有个钝角钝角,音响对着钝角,同时是整个房间比较有纵深的方向。
一般钝角上有合适的扩散体,一些声波能量散发消耗,进一步减少反射
注意这里有很多人很多貌似专业的团队,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钝角存在的意义,这里直接设计成平面
后果是很严重的,尤其很多团队在这个位置乱用扩散体、乱用反射面,不过是业内没什么标准,
很多人对好坏也没什么判断力,看起来好看就是好了
如果这里没有合适的声学处理,就会造成一个问题,声音传播过来之后反射回来再叠加,
这里如果叠加还要考虑相位、延迟。
借用一个坛友皮皮音乐的图片(未经许可拿来借用,如有不爽,你来打我丫....当然是开玩笑,如果觉得不合适通知我一声,我尽快删掉)

这里先要说明一下,真力的GLM套件真的仅供参考,只是搭配软件用调试很方便。如果换专业的测试麦和粉噪来测试,要比这个惨很多
红色是实测修正前,蓝色是修正值,绿色是最终结果
小范围调节一下还凑合,这么大范围的话,是没法听的,
举个例子说,比如刚好60HZ左右那个点,有个低音,本来应该是是60DB的“嘣”,经过调整变成了20DB的“嘣哄~”变成了小音量加房间共鸣混合声音
这种技术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很多年以前一些鬼子的组合机和AV级别的产品,很多都有类似的扫频直接调整频响的功能,真的而是越抹越黑

注意一下黑色圈内标注的地方,红色实测,已经是谷,蓝色修正线又降低了一点,造成最终频响的谷更深了
那些迷信SAM的小伙伴该醒醒了吧,真力的修正只是简单测试,把凸起的频率做个减法,并且这里最起码不提升,也不要衰减,减少哪一点为什么?
另外一个问题,这里的这个谷刚好是低频的分频点,本身略有不足,加上糟糕的房间声学,这里问题严重突出了而已

其实真力的测试很粗略,如果换好的测试麦加SMAART看的会更惨

监听这里尽量准确,录音棚允许有一些特色来适应不同的风格。所以个人认为控制室或者混音室的实测频响曲线必须尽量平一些。
不过有时候实测频响平并不一定就是好,

看看这个是朋友的棚改造以前的频响曲线

这个看起来貌似很不错了已经,听起来有点混,棚主的耳朵还是很灵敏很挑剔,对比了我的实验室,更觉得有问题
于是做了改造,加了一些强吸收,还有音响对面墙增加仿尖劈的强吸收结构

然后测试的出来的结果是让人很意外的

接近1K的位置出现一个谷,低频也不那么平了,
但是听起来很干净,换了一套音响的测试结果

这里我就不说两套音响的型号了,之前的监听品质一般,虽然也很大牌也不便宜

下图的棚还没有完全完工,因为一些外观设计还没有完全做好,
这个棚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按照标准的有纵深方向来摆放桌椅和音箱,还好面积够大
从图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后墙叠加问题可以不考虑了,但是音箱对面墙的反射叠加问题还是比较严重
没有完工的关键一部分就是后墙的强吸收部分造型。棚主对这些细节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稍等一阵完全做好了,放一些图片


下图是我之前拆了装装了拆的实验室,后来小伙伴加了声卡做了棚

在这里开始试验一些完全有区别于从前的施工方式
我不能拿小伙伴的棚来做试验不是........
还好材料大部分都是工程剩余,也没花几个钱
就是颜色有点.......不过怎么也比鸡蛋蕃茄棚好点.........
第一个背后做强吸收的试验,两侧是吸收能力很强的低音陷阱,藏在聚酯纤维板后面

之前某音箱在传统声装时候的出来的实测频响


FUCCCCCCK,换手机换的丢失太多照片,很多都找不到了
背后做好强吸收以后,频响曲线就平整很多了,没图说个JJJJJJ.........
不过因为吸收的很干净,大部分音箱都会很明显的暴露出单元的分频点,从图上能直接看出来
并且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很难测出来残响。比你们一般测试出来或者传统装修出来低一个数量级以上。

于是就需要了一些反射面扩散体来营造一个比较舒适的空间感,
因为平常在房间里说话唱歌,声音有室内混响,一旦吸到很干净,人们就会觉得自己说话或者唱歌声音很小,
会不自主的增加音量,会很累。图片上可以看出来有很多木材反射面和各种扩散体
调整到很舒服以后,再测残响......结果一样的......
所以,个人认为很多棚测试混响时间,只是一种折中的、没办法做好吸音的方式,
人说所谓吸的过了太干,混响时间必须要有多少如何如何,都是很不合理的
人声范围的中高频方向性很强,大多说人测试的混响时间都是测的低频范围,
不在一个频道上.......

说的有点多有点乱,不过还要回到之前的问题
现在的声装公司很多设计简直就是天马行空,完全违背一些基本的理论
比如业内某大咖棚子的设计图,我截取了控制室的一部分


对比一下上面那张图,合理结构音箱对面墙应该有个钝角减少反射
这个设计师直接给做成了平的扩散体,另外请看下面我加的几条线
最后的表面是要形成一个凹面镜吗?录音师那里刚好是焦点!?!?!?!?!?!?
前面没画,前面其实也是一样的,焦点刚好是录音师位置
这真的是怎么样可怕怎么样设计,稍微看懂一点任何专业点的声装资料都不会有这样的设计





暂时先发到这里,有点累,去嗨皮了
顺便贴一张图片,春节前做的鸡蛋蕃茄棚的实测频响,装修过程论坛里有帖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观众反应
:感谢分享经验,来学习!!!

1613
#2 18-7-30 18:07
下一部分继续,关于棚内的一些声学的问题,扩散体不要乱用,还有那些所谓回音壁不要乱用

1613
#3 18-7-30 18:12
没事我会补充一些内容,以后也不会再别人帖子里过分讨论,其实很多时候很重复的说一些问题,是很没意思的
小白看不懂的可以随时问我,我也没少给一些坛友回答问题
不过我发了这么多内容,还有小白乱装的话,对不起了,以后我会很尖锐的提出来问题。避免小白误导更多的小白

1613
#4 18-7-30 21:00
salee 发表于 18-7-30 20:05
一台APC460R 都搞定

嗯,这就是我之说了半天的真力的SAM一类货色
声学基础不好的话,用这些玩意越抹越黑

1613
#5 18-7-30 21:01
伊拉拉塔lala 发表于 18-7-30 20:45
APC460R  是什么东东???能发图不????

音频处理器,其实就是一个标准高的数字前级,多见于扩音工程

1613
#6 18-7-31 09:46
holyaria 发表于 18-7-31 02:43
真能给你抹白了,你要试试吗?

可以丫,
这个设备主要应用在扩音工程,
把它用在有问题的棚内,还真没试过。

1613
#7 18-7-31 10:30
salee 发表于 18-7-31 02:21
搞清楚了FIR和IIR处理的区别在说话

之前还真没有了解这两种方式,刚才恶补了一下,不过度娘能提供的信息是在有限。

两种滤波器都是数字滤波器。根据冲激响应的不同,将数字滤波器分为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和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

个人认为,这些算法和处理方式不是很关键
处理器做好了是可以做到频响测试会很平,
但如果房间问题严重,有问题的频段一般是表现的不结实的

还有一种方式实时对比输入和测试麦返回的信号,把一些需要处理的频段经过一些算法,用反向来抵消掉一些,在多单元的系统中效果明显

还是个人观点:
不管处理器怎么处理,并没有改变房间状况。问题依然存在,只是修饰到让人听起来不明显或者是测试起来很平整。
在要求很高的地方,还是先要解决问题为主

这里顺便举个例子
真力算是业内都有说服力的了吧,
GLM号称会修正4种问题:频响、相位、延时、声压。
在北京的审听室还进行了很复杂的声学装修,还是一次没做好再修改。岩棉厚的地方达到了80厘米以上。自己不是有SAM,还要这么复杂。
根本原因就是这些东西仅仅是在问题不严重的地方使用没问题,
仅仅适合于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1613
#8 18-7-31 10:35
fi8vni13 发表于 18-7-31 02:11
使用某种黑科技使空气乖乖保持在以监听位置为中心半径不拘多少的范围内,空气范围之外绝对真空。。。的话。 ...

你搞这么复杂,不如你直接带耳机好了

1613
#9 18-7-31 14:17
holyaria 发表于 18-7-31 12:16
再学习一下吧,声学知识量需要扩容了,在京的话可以来找我。

搞这些玩意肯定是干到老学到老
刚从北京出来,顺便赈灾
8-9月应该在北京

1613
#10 18-7-31 14:28
水憧 发表于 18-7-31 11:31
fir俩特性。频幅和线性频相。注意是线性哈。他不反,他是对比信号然后改变0度的时间,来补偿测试信号与参 ...

你这么说确实比以前的很多方式高明一些,
不过也不是能解决问题严重的前提下的所有问题吧

比如大厅的混响,有声音势必有反射,还有一定的延迟,这些可以考算法搞定吗?

现在对此类设备了解不是很多,等等搞个试试

1613
#11 18-7-31 14:52
salee 发表于 18-7-31 11:41
无知者无畏 声学是严谨系统的科学 不是你的个人认为
GLM解决相位问题了么?用参量EQ能解决相位问题?

对此类设备,可以说我无知
但就建筑声学这一块,我还是觉得我已经离开无知这一范围了。

本来发这个帖子也就是为了引起点争论,
声学是严谨的系统科学,我说了很多个人认为还有很客气的一些东西
就是怕会有一些不全面不正确的东西误导小白。

也就是严谨的系统的,也就不可能说能有一些处理器可以搞定所有的问题。
我发帖的目的是指出来一些问题,有音箱的,有声装的,论坛里这么多人有这么多问题
被忽悠的,乱搞的有的是。
那么多求助帖子,也没见几个有知的人站出来回复
那么多乱装的帖子,也没见几个人站出来指出问题。甚至于还有很多小白取经
非要等我引雷。

我发这个贴子主要目的是让大家从频响图上可以看出来一些原因
因为后墙,因为对面墙反射造成的问题。
还有一些已知的错误的声装方式,

本来想趁不忙把所有已知的错误的都尖锐点指出来
您这突然指出一设备可以都搞定,
录音棚频响又不仅仅是控制室的频响,录音室的频响.....此神器也无能为了了吧

再请您原谅一次,我之前对此神器了解不足,现在对这个神器还存在严重怀疑态度
顺便请教一下,比如一个大厅,声装可以有效减少室内混响,此神器通过什么方式能控制室内混响?如果这都有很好的算法搞定,也就是革命性了

1613
#12 18-7-31 15:00
一阕苍苍 发表于 18-7-31 13:50
能恒温吗?能恒湿吗?就算恒温恒湿了你进去还恒定吗?桌面有反射吗?桌子腔体有驻波吗?有玻璃吗?有显示器 ...

一般温度湿度影响声速,因此造成的影响在比较小的空间都直接被忽略不计了。

曾经为了控制500HZ的一个凸起,混凝土水泥板折腾好几天加个赫姆霍兹谐振体
只吸到了一点点,换了桌子直接就好了。
房间所有的东西都会对频响有影响,尤其是小房间,多坐两个人影响更大

不过相对来说用声学方式来解决一些很微小的问题真的很费力,
比如用真力的话简单一个校准就搞定了
但是如果很大很严重的问题,比如上面那张图上房间问题很严重这就不敢苟同了...........
观众反应
:真力的矫正不矫也罢

1613
#13 18-7-31 16:19
feiyusky520 发表于 18-7-31 16:02
有时间可以提前先去看一下APC的官网,然后再找个时间上来感受一下,前面不是有朋友约你上来么 ...

已经翻了很多,连公司发展历程都看了.......能查到的资料并不多
这类西以前见过,不过是用在扩音,某演唱会上

下个月约去看看。淘宝上也就那么两家有卖,找到还是很容易

这只是讨论出来一个分支话题。首先还是一直保持怀疑态度。

1613
#14 18-7-31 16:48
本帖最后由 pansidaxian8888 于 18-7-31 16:50 编辑
feiyusky520 发表于 18-7-31 16:25
态度是没问题的,我一开始也是怀疑态度,因为我是在客厅工作,声学问题嘛我也是知道的,之前也尝试用过so ...

首先,这个问题关键是只能解决一些回放监听问题
并不能解决所有声学问题,我也只是顺着继续多聊聊多学习,比如录音室内,也就要扎扎实实声装。

再有,一直认为声学有严重问题的房间不可以使用这些东西来校准
本来是房间声学有严重问题,不去简单处理声学,而是通过处理器来从回放系统中处理问题。
这就属于本末倒置,削足适履。

声学是个严谨的系统的综合的学科,能解决一些问题正常,非常严重问题全搞定一定说的有些过于满。

至于您这在客厅工作,因为家具装饰等等,本身声学环境并不会有太过于糟糕
我之前举例的频响图是严重问题的声学环境,空荡荡18平米只放了点声学套件,
连中高频都是严重的叠加抵消......太有代表性的严重问题的房间了
再那么严重问题下,还是在怀疑这些东西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之前也说,有点小问题调整好可以,作为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1613
#15 18-7-31 17:18
feiyusky520 发表于 18-7-31 16:25
态度是没问题的,我一开始也是怀疑态度,因为我是在客厅工作,声学问题嘛我也是知道的,之前也尝试用过so ...

至于价钱,如果真的可以处理好,肯定是很值的,
不用说能处理好糟糕的声学房间,处理好差不多的有一些问题的房间就很值了

搞这一圈烧设备谁也不少投入,要不是严重的强迫症谁费尽心机去搞这些
不用说别的,就几年前为了验证自己在声装上的一些想法,租了个城中村的小院,拆了装装了拆,拆了再装。前前后后花进去7万多,还有很多时间都泡在里面。
有的时候自己也觉得自己是疯了,强迫症晚期.......

最近还有另外一个声装中发现的问题,于是又准备筹划一个实验室..........
要否掉之前那个少反射到录音室耳朵的声装结构......我也是疯的一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