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Castle Story 『古堡物語』- 管弦乐小品, 8Dio Adagio Strings/Clarinet

( 16 )
12
 
[收藏]
-  第 1 页  -

1128
#1 13-9-1 13:50
谢谢楼上的朋友们!!!弦乐是8Dio 的Adagio 系列

1128
#2 13-9-3 00:41
原帖 由 烟头 于 13-9-2 17:01 发表
回到技术讨论范畴,引用姚恒璐老师的一个概述吧:

音色旋律"学说最初是由勋伯格在1911年提出的,它表明在一条旋律线中,音高之间明显带有音色设计的进行方式,作曲家在其中暗示了一个单一音高的音色的转移,能够像在旋律进行中一样被人们感受到,因而音色在作品中可以作为结构因素.他在1909年创作的<五首管弦乐小品>的第三首,尝试了这种技法.威伯恩随后追寻了这一概念,澄清了在一首作品中的音色结构,同时加强了作品中音高的结构作用."点描主义"是一种特殊的作曲方法,其中,个别音高或音程起着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动机、主题、乐节"的作用。在音程的前后关系、音响的空间中,是以表面上孤立、互无联系的音高,来体现乐思的线条作用和特殊的音乐表现力。

楼主的作品运用的是以功能和声为主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点描是无调性音乐兴起后用点状音色取代传统调性音高线条的技术探索  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

我们有评论作品的权利,也有评论评论的权利。看清楚再说话,沟通才不会那么痛苦。


烟头老师的回复太赞了!其实我还一直等这百度大师说点儿除了点描以外的,怎么不来个整体序列?要不玩玩扩展乐器演奏法咋样?实在不行既然这么强调色彩,那还得上个spectralism不是。只可惜大师太命短哎

[ 本帖最后由 dykgxydr 于 13-9-3 01:19 编辑 ]

1128
#3 13-10-5 10:35
谢谢dason和zs!没错,去年我在参加哈佛大学的作曲研讨会的时候,我最喜欢的那个教授在演讲的时候说了句让我一辈子也忘不掉的话,他说他自己“一直保持着一颗初学者的心”。我也一直在用这句话来鞭策我自己。
让我在这简单的还原下这个贴子里发生的经过吧,毕竟始作俑者--“结构功能“大湿已经被踢出界了,他自己发的帖子都已经被论坛给屏了蔽。
首先,他在第一个回帖里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堆话,意思就是说我这首曲子配器无聊,结构混乱,主题脉络不清,没意思没想法,动机色彩(?)模糊他听不明白之类的。
如果说他能给我一个详细的清单,比如那分哪秒哪个乐器使用不对,哪个段落哪一句的发展不够好之类的,解释下什么叫他所谓的动机色彩,然后再给我一些比较有可行性的修改方案,那我绝对会表达我最大的感谢然后紧抱大腿去拜师学艺。可恰恰相反,大湿给我的解决方案是个八杆子打不着十万八千里远的“点描”。这就真的让我哭笑不得了。
举个简单的栗子,你精心做了个草莓蛋糕,这时一个自称新东方一级厨师的过来吃了口,说你这蛋糕样子倒胃口,口感恶心,味道让人作呕!怎么办? 他说了“给我往里加袋辣椒酱!” 这时候大概您能做的就是拿着蛋糕糊他一脸了吧。
所以说,凡是有真功夫的都能一眼看出来这位名字装b的结构功能大湿简直在扯丁丁蛋。可是同样的,坛子上也有不少不明真相的群众朋友被他忽悠进了套。这时候就有一些明眼的朋友和老师过来跟大湿理论。可结构大湿虽然业务不怎么样,胡搅蛮缠的功夫倒是值得钦佩,于是这帖子也就逐渐歪了楼,成了现在的样子。不过苍天有眼,如果他真的有两把刷子,怎么会账号还没注册过两天就直接被坛主一脚踢去了西天?

其实上面说了这么多,我绝对不是在说我这曲子就完美无缺。相反的,里面我听着不满意的地方我自己就能列出两页纸。不过像“结构功能”这种打着学术旗号到处乱踩的奇葩,我表示绝对不能容忍这种人污染环境。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老师朋友的鼓励!!这次得了奖算是个很好的开头,后面还有很长的路等着去闯呢~

[ 本帖最后由 dykgxydr 于 13-10-5 10:42 编辑 ]
观众反应
:“打着学术旗号到处乱踩的奇葩” 这样的人太 ...
z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