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X79单核最强cpu是?

( 13 )
 
[收藏]

2158
#1 22-7-30 19:54
likaistudio 发表于 22-7-29 00:23
至于磨练技术嘛。。。有点太难了。。。。我主要做管弦多,影视配乐。流行的最近做的少。本人获得过多次权威 ...

朋友,我觉得你方向错了,做影视配乐一直用MIDI做最终会走进死胡同的,天天趴在屏幕前身体也吃不消,我觉得应该录真乐队,这倒和作品质量没关系,这个行业就是这样,不整出点名堂,搞不来钱的。

2158
#2 22-7-30 22:31
likaistudio 发表于 22-7-30 22:06
你想进真乐队,首先小样要通过总监的耳朵。如果小样太差,就不会给钱你进真乐队。相反,如果你小样做好了 ...

确实现在影视配乐的成本被压的很低,这是行业畸形发展。按我的理解,就是你帮着制片人省钱了,这些钱被资本赚走了或者转移给其他分工了,但是自己却不得不考虑为了省钱购买二手产品。我觉得是事在人为,更多的是取决于合作方的想法。

2158
#3 22-8-1 08:54
likaistudio 发表于 22-7-31 05:20
如果还是有问题的话,我会接着考虑分出几台电脑的方案。

是的,我个人觉得多台一手电脑的方案更靠谱点,用VE PRO连接就行了。让这几台服务器的性价处于甜点区间,其实很多高端货因为产量低成本下不来,所以已经不在甜点区间了,多花一倍的钱可能只能获得10%的提升。如果预算有限,这也是一种思路。

你可以不追求CPU和硬盘的极致性能,用B660+i5+128GB+4T SSD的组合组两台,每台的价格大概也就是7000,4台服务器总共是24核心+512G+16T(而且这个24核心绝对比低频老架构的洋垃圾猛很多),四台不到3W,所有的硬件都有3年以上的保修,采样长期加载内存里,服务器不用时你可以休眠,也不会影响你主电脑的稳定性。


本帖最后由 32768 于 22-8-1 09:45 编辑

2158
#4 22-8-1 09:03
实际上,播放音色直读硬盘数据时对于硬盘的压力很小,你可以实测一下,看看任务管理器就知道了,即便是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也够了,瓶颈不在于硬盘IO,SATA接口SSD和PCIE的在4K性能上差距没有持续读写那么大。如果觉得带不动,可以找找其他的系统性能瓶颈 本帖最后由 32768 于 22-8-1 09:05 编辑

2158
#5 22-8-1 10:44
likaistudio 发表于 22-8-1 10:33
请问b660是服务器还是普通PC?

我指的服务器是实现服务器的功能,加载音色分摊算力,也不需要接显示器和鼠标键盘,B660本身是PC主板

2158
#6 22-8-1 10:51
likaistudio 发表于 22-8-1 10:24
瓶颈是很难准确测出是CPU,内存还是硬盘io的吧?

性能瓶颈是可以分析出来的,虽然有一定难度,你也可以查看ASIO性能表来辅助分析,但是如果音色放到固态硬盘上,在实时演奏播放时,大概率硬盘IO不会是瓶颈。

很多延迟实际上是通用计算机架构和操作系统软件架构导致的,并不是给硬件简单加个速就能解决的。如果你用的是硬件合成器,里边也有不少大的采样了,而实际上里边的音色切换几乎不会有延迟,并不是合成器里边的硬件有多强大,而是因为那种属于专用计算机,底层架构就和通用计算机不一样。

当然如果你要对拷音色文件夹,不同等级的硬盘肯定会有比较大的差距,但这不是使用的常态

2158
#7 22-8-1 11:13
我们一般用的PC,严格的说是叫分时操作系统通用计算机,这种架构本身在实时处理数据上就是有天生的瓶颈,本身设计之初也不是为了做实时运算的。只不过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厂家尝试在PC上设计制造音乐方面的软件,通过特殊的驱动和硬件,尽量将系统延迟降低到几十毫秒这个级别。但由于天生架构的局限性,这种结构的电脑即便是性能再高,也是有一个瓶颈的。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由于计算机演化的路径依赖和历史包袱。相对而言,服务器应用领域对于延迟更没有要求,因此不要简单的人为加强某一个零件的性能,或者换成服务器硬件,就可以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就像城市的交通一样,只要还是这种有红绿灯,办事儿要在两个地方穿梭的城市架构,就算你买了法拉利、特斯拉这种高性能的车,该堵车还是会堵车,虽然确实有时候会比开五菱宏光快一点点,但提升量极为有限。你的问题就好比在问,孩子上学路上时间太长太堵,买辆二手布加迪能不能解决问题一样。


目前民用电脑中,我看到有一定突破的就是苹果的M系列架构,使用了统一内存,SOC,RISC精简指令集,这种架构相对而言更有利于降低系统延迟,更有利于音乐方面的应用。但是苹果依然是分时操作系统,和很多实时操作系统的专用计算机还是比不了。

本帖最后由 32768 于 22-8-1 11:53 编辑

2158
#8 22-8-1 11:31
likaistudio 发表于 22-8-1 11:05
9a1的iops是68万,1733是150万。而且1733宣传是永不宕机的固态,能自动把坏的部分隔离出来,并且把数据恢 ...

就是中了1733的毒,实际上自动替换坏块这种操作,几乎所有的SSD都有,只不过不同定位的产品固件策略不同,永不宕机这种说法更是无稽之谈,再怎么着也是电子产品,厂家都有设计寿命,写入量、温度、年限。

iops这种理论性能看看就好,实际民用情况下,不同等级固态硬盘的性能根本用不出什么明显区别。

2158
#9 22-8-1 14:39
likaistudio 发表于 22-8-1 13:59
请问实时计算机都有哪些?

我只是想告诉你,咱们的电脑从根上就不是为做音乐准备的,只不过由于普及程度高成本低,大部分厂家都会基于PC开发音乐软件,本身起源上就是有所取舍的,所以你也不需要这么追求极致。

分时操作系统=迟到的答案也是正确的答案
实时操作系统=迟到的答案就是错误的答案

要说到实时系统,WINDOWS肯定不算,但里边的功能也有一部分有实时系统的特性。很大一部分嵌入式系统都是实时系统,一般用在金融、工控、网络交换机、航空、自动驾驶领域比较多。有些数字混响器,PT HD运算卡、数字调音台、硬件合成器应该可以归为实时系统,但具体只有厂家的研发人员才知道。一般人用过的实时操作系统,诺基亚的塞班算一个。

2158
#10 22-8-2 08:29
likaistudio 发表于 22-8-1 21:53
我只要求能跑十年前的音源,而且是最多两个话筒。不算要求太高吧,,也不要求声卡4ms缓存

我还可以说我十年前的电脑还可以跑现在最新的音源呢我家里电脑确实超过10年了

2158
#11 22-8-2 16:37
likaistudio 发表于 22-8-2 14:39
既然你认为io不在硬盘,那我就买5个SATA小固态来跑管弦啦

瓶颈确实不在硬盘,当然如果价格差不多,接口又富余,当然可以选择PCIE NVME的硬盘了。

我刚才测试了一下我的工作电脑,CPU是i9-10900,PLAY引擎好莱坞弦乐放到MX500 SATA-SSD里,尽可能的从SSD里直读,2048缓存,加载100轨同时播放时也是ASIOCPU先出现了瓶颈。 本帖最后由 32768 于 22-8-2 16:52 编辑

2158
#12 22-8-3 12:16

我觉得更多的是PC+WINDOWS架构上的瓶颈,现在的问题是,提升哪个硬件能缓解这个瓶颈。从我的试验看来,提升硬盘不会。

我不知道你的平台,如果你是WINDOWS+CUBASE这类的平台,可以根据任务管理器里不同硬件的占用率和CUBASE里音频性能表来判断哪里是瓶颈。

我自己的测试成绩是这样的,MX500 SATA固态硬盘,载入采样时间是42秒,把采样目录改到PM981上,载入时间下降为30秒(没有理论性能差距这么大)。但在播放过程中,他们的峰值都远低于瓶颈。
本帖最后由 32768 于 22-8-3 15:30 编辑

2158
#13 22-8-4 08:02
DreameRing 发表于 22-8-3 22:41
理论差距也差不多啊,就是队列深度下的随机性能,4K随机这个表现应该差不了太多。所以,应该用我的傲腾试 ...

对,基本上和4K成绩一致,但除了载入音色速度那十几秒的区别外,在播放环节就没区别了。

我没傲腾啊,哈哈

2158
#14 22-8-4 08:09
likaistudio 发表于 22-8-3 23:25
42秒和30秒和他们的4K对比更像,而不是顺序读写速度。所以我对iops更看重。傲腾的4k是200左右,M2是四五 ...

你要把音色存在傲腾里理论上载入应该会快一些。实际使用中播放中都一样,瓶颈不在硬盘IO。

我测试过采样内存载入级别,对CPU占用没什么明显的区别,到一定数量该爆还会爆。

我现在平时不会做大编制的管弦,这种要不就转给其他人做,要不就真录,我正在逐渐退出编曲方面的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