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调音时人耳更管用

( 20 )
12
 
[收藏]
-  第 1 页  -

318
#1 09-3-11 00:12

调音时人耳更管用

作者:Jerrold Stevens


像我一样,我相信你们已经从很多音响工程师那里听到过这样的说法,有些还是业内很有名的人物。不可否认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许有着“金耳朵”,但我想他们可能忽略了系统均衡的优点,或者跟确切地说,是系统“优化”,也忽略了人耳听力的缺点。那么就看看我们能否推翻这种说法,找到更理想的方法吧!



首先,我要说你的耳朵是最好的优化音响系统的工具。毕竟我们的目标是使整个音频系统效果出色,并显示良好的极性响应。出于房间几何构造、声学条件和音响系统的使用目的等原因的考虑,响应很平直的系统听起来效果并不是很好(更多的是它自身原因)。

众所周知,诸如Rock、Pop、Hip-hop、Country等音乐需要非常强的低频响应,所以低频响应要比中频高出6 到8 dB。我们可能会需要增加一些6-8kHz以上的频率响应来给镲增加“空气感”。另外一方面,如果是供演讲使用,那么我们就要低频响应从100Hz左右进行低频滚降衰减,太多的高频会造成太多的齿音。如果这些就是音响系统优化所涉及到的所有问题的话,那么在好时候的情况下,那些“金耳朵”可能就会派上用场了

等等!你说的“好时候”是什么意思?这是取决于你最近这几个小时、最近几天甚至几年在做什么,取决于你的年龄,取决于你为重金属和朋克音乐做混音几年,取决于你昨晚睡得好不好,取决于你给这套系统调音的音量大小和时间长短,取决于你乘飞机从此地到彼地的飞行时长,取决于你服用了什么样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抗生素,取决于房间的噪音有多大,甚至取决于你今天早餐吃了什么!

大家都不会否认,音量很大的音乐和噪音都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暂时或永久的损害。但是有研究结果显示,特定的药物、太多的耳垢、静脉窦神经末梢感受器问题、过敏症和耳朵感染都会对我们的听觉和感受造成影响。基本上来说,我们的听觉不是静态的、绝对的或者连续的,但很多人确实比一般人的听觉相对要好一些。很少有人能在先后听了两套音响系统之后精确地说出而这的细微差别。我们很可能在不同的时间里听到同一个房间、同一条件下的的同一套音响系统的声音,然后认为自己听到的声音与先前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在做A-B听力测试的时候能很快的在声源之间选择并做出自己的评价。

按照以上的说法,我们应该能够听到音频系统的频率响应,但人耳对响应曲线的波峰的感知比波谷灵敏。我们无法描绘音箱传出的直接声,也无法描绘房间的对直接声施加了什么影响。我们能听到相位对频率和瞬变现象产生的影响,但我们无法听到确定的相位。光靠听力我们无法识别指定频率的相位变化。我们也无法判断微小的到达时间的差距(<40-50 ms)只能识别它们对频率响应的影响和局部的精确。所有这些因素都对多路音箱的频率和极性指向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些因素对摆位密集的多路音响阵列、以及对主音箱和延时音箱的关系之间都有影响。实际上我们使用的很多音箱系统都存在一种或几种上述情况。

以上原因说明了要想获得良好的音响效果,就必须精心保护好你的耳朵,同时还要懂得如何恰当地使用高质量的3D(强度、频率和时间)测量系统。RTA只能显示到达话筒的能量总量,而不能显示到达时间、直接声和反射声比例以及相位移动等,而这些东西能告诉我们该如何使用均衡器去调节,更重要的是,该采取哪些物理手段来修正异常响应。

所以你也许会说:“我做的是巡回现场演出,没有时间去做这些测量和调整。”我认同,因为要恰当地测量和优化一套复杂的音箱系统可能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但并不是说巡回演出就不需要这个步骤。可以在工作室先完成前期的大量测量工作,到了现场只需做最后的调整就可以了。为什么这种做法可行呢?因为恰当的系统优化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直接响应

要在工作室中进行修正音箱自身的异常响应,设置分频、换能器(Transducer)排列等工作。这些修正要在使用音箱的场所之外进行,在工作室或排练厅中可能更容易实现。要把来自音箱的直接声最大化,把反射声和噪音最小化。你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这些操作,而不是把这些工作拖到安装和测试的时候再来赶工。在工作室中完成这些步骤,这样你就不必重复做一次,除非音箱系统出现重大变动。平直相位的调整也要在工作室中进行。

要完成第一个步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恰当地使用高解析度的测量系统。当然你会想通过听力测试来确保获得理想的系统响应,但测量仪器能帮助你更好地完成工作。

直接声+早反射声

单音箱的周边环境设置和多音箱阵列中的交互影响的修正也要在工作室中进行。音箱阵列的优化业可以在工作室中完成,除非阵列摆位将会有重大改动。

在最初的两个步骤中,可以同时使用测量手段和听觉来完成系统的优化。测量系统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对独立换能器、独立音箱和整个音箱阵列使用窄带、宽带整形和延迟。这是整个系统优化过程中更为费时的步骤,在工作室中完成这些步骤可以为现场工作节省时间。

由于音箱阵列会因为周围物体如天花板和墙壁等影响而产生异常响应,所以在每个演出场合都应该要考虑到对这些异常情况的修正。

直接声+早反射声+回声

这主要是针对一个目标曲线对话筒上所有声音能量进行的宽带修正。它也包括对反馈抑制进行的陷波滤波过程,但我很多次发现,当系统得到很好的优化和拥有足够的指向控制的时候,是不需要对反馈进行陷波处理的。测量系统能快速识别异常频率和最佳滤波形状,加快工作进程,而人耳是最后一个步骤的主要测量工具。

当采用这个方法进行系统优化的时候,使用一个开放式DSP处理器能够创建信号处理方案来简化优化过程。我在处理过程中的不同地方设置EQ和延时来实现上述的三个步骤。

我会在每个分频输出上使用EQ和延时来作为房间效果补偿和反馈抑制。固定结构的DSP处理器则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所以,有人能只靠耳朵更好地为系统调音吗?我相信有一些音响师能只靠听觉来使声音系统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我想使用测量系统能够使效果更为出色。实际上,我认为在一些展会上做这样的测试会很有趣:在房间中搭建一个典型的大中型音箱系统,先后让两个分别只使用听觉调音和只使用测量技术调音的人来对系统进行优化,然后在两个调整之间来回转换,让测试者听不同的声音,并对结果作出评价。

[ 本帖最后由 SOS 于 09-3-11 01:1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观众反应

8
#2 09-3-11 03:56
说的有一定道理。新手受教了!但是每个人的耳朵所听的频响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不一样,那怎么满足所有人?说不定你调的效果很好,但是么人的耳朵不好你怎么办?

2077
#3 09-3-11 18:50
thanks for sharing 对啊,如果我的耳朵不好怎么办呢

77
#4 09-3-11 20:05
谢谢您的工作。。。。老师。。。。

299
#5 09-3-12 19:07
原帖由 星夜流心 于 09-3-11 03:56 发表
说的有一定道理。新手受教了!但是每个人的耳朵所听的频响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不一样,那怎么满足所有人?说不定你调的效果很好,但是么人的耳朵不好你怎么办?

把自己的耳朵上挂一个EQ,修正一下。耳朵就是监听。之前要校正一下知道自己耳朵再什么频率有问题。

1279
#6 09-3-15 01:43
学习学习

292
#7 09-3-15 21:35
很长,写的太专业了,看的我眼疼~~~~

学习了,耳朵是很重要,在音乐里边不管哪个范围里都很重要,
观众反应
:耳朵水平有多高,音乐水平就有多高!

1408
#8 09-3-18 08:00
好文章,又学习了,感谢楼主老师为音乐人所作的贡献!

222
#9 09-12-20 12:23
学习了!~谢谢~

208
#10 09-12-21 10:27
学习了!谢谢!!!!!吴老师

558
#11 09-12-21 11:00
好文。收藏。

349
#12 09-12-21 12:00
翻译得非常好!
同时,赞一下这句话:
人耳是最后一个步骤的主要测量工具。

4103
#13 09-12-23 16:21
为什么我看来看去都觉得作者在说不要全部依赖人耳朵呢?
“像我一样,我相信你们已经从很多音响工程师那里听到过这样的说法,有些还是业内很有名的人物。不可否认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许有着“金耳朵”,但我想他们可能忽略了系统均衡的优点,或者跟确切地说,是系统“优化”,也忽略了人耳听力的缺点。”
这句全文的第一句话很明显不是在讲要依靠耳朵的

92
#14 09-12-24 01:16
人家用频谱仪折腾了四五天,越搞越乱,我过去用耳朵二十分钟搞定。
观众反应

349
#15 09-12-24 01:45
赞同。全文明明在讲不能完全依靠耳朵。
“人耳是最后一个步骤的主要测量工具”,这句话,直接说明了耳朵的重要性,也暗示了最后一个步骤之前是需要靠设备调试的。
原帖ddyykk_hello 于 09-12-23 03:21 发表
为什么我看来看去都觉得作者在说不要全部依赖人耳朵呢?
“像我一样,我相信你们已经从很多音响工程师那里听到过这样的说法,有些还是业内很有名的人物。不可否认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许有着“金耳朵”,但我想他们可能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