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求助] 向版主请教一个关于音乐厚度的问题

( 31 )
 
[收藏]
-  第 2 页  -

490
#16 09-9-28 11:24
在工作区打算发招聘贴,没想到积分太低不允许发招聘贴,为了积分,只好借你帖子说几句吧。。只听了最上面两个对比,大概跟你说下。抛开混音师(或者自己)最终混音的步骤,编曲不只是做好乐器伴奏就行了,mix是必须的过程(必须),你要明白,这跟混音师最终混音是无关的。
而你那个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基本的问题就出在mix上,在mix上首先和台湾人做的版本就相差很大,效果自然不一样。先抛开楼上几位所说。
1,音量。首先你的乐器音量调整就不够均衡。在开始只有piano作为主奏的时候,你并没有去突出强调他,开始自然会没有人家效果好,而台湾人做那个版本叠加lead音色,本来就是因为piano作为主奏太单调,以及现代感不强等。所以你在只有piano的情况下,更要强调他,丰富他,方法有很多。必须音量上突出,采用双音或者和弦等演奏法来强化,甚至可以调整音色以及采用效果器。魔笛的钢琴音色是很犀利的,不存在音色差的问题,而是应用的原因。这个问题或许在其他乐器上也存在,你多注意听。
2,音色。这里说的音色和音色好坏无关,而是你选用的问题,比如你用的尼龙吉他优点是声音古典味道浓厚,但同时非常单薄,暗淡,而对方的钢弦吉他则明亮透彻很多。你编曲的很多乐器音色都有些这个问题,比如楼上说过的,你采用的底鼓音色,不能说差,但是可以说他没起到应有的底鼓的作用,鼓组中的底鼓和bass比较接近,在乐队中扮演的是“足”的位置,尤其是底鼓,没有“足”,又怎么能站稳,自然会轻飘飘的。
3,声相。也是关乎丰满的问题,而且和混音无关。你用的吉他,以及其他乐器,摆的太集中,所以听起来你的伴奏声场很窄。就拿吉他来说,另外的版本,做的是双吉他处理,(一般在歌曲里,只有吉他分解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时候,做左右声道双吉他处理是很常用的手段,如果你认为在后面段落很快会进入其他乐器,那么不一定必要。做双吉他一般有发送信号到另外声道,或者做不一样的演奏,用两把吉他)。这样的双吉他,首先左右声道对人的耳朵就是一种充斥,再加上其他乐器,自然效果立体感会强很多,而且不会显得过于单调。
4,混响深度。基本的mix,应该和真实的演奏接近为准(也不尽然),比如舞台上的小乐队,鼓是摆在中间靠后的位置(也有位置不一样,但是靠调音台来调整的),而你仔细听你的鼓,是摆在舞台中间靠前,也就是主唱的位置,这样给人的感觉,有点像鼓是歌唱者,鼓是最重要的声音,其实不是,一首歌,当然是歌手声音最重要。你其他乐器也存在同样这个问题,仔细听一下吧。

不知道说这点够不够加分,对你有帮助就行。最基本的mix重要性非常大,不要忽略,都是很简单的问题,你多听听,多修改,只要在制作当中注意这些问题,那么以后的听感肯定会好很多。

[ 本帖最后由 csy 于 09-9-28 13:01 编辑 ]
观众反应

5013
#17 09-9-28 12:03

回复 頑張 在 #2 的 pid=2392090 的贴子

好像人家一开始就用了两种不同的soft lead音色,你的里面没有。。。

937
#18 09-9-28 16:41
非常感谢上面详细的分析,而且对我而言很有用,也是一种启发,长时间我都是被听到的东西的和弦部分或者说具体的音符所吸引,
对音色的敏感度一直比较低,只是最近意识到了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再次对csy表示感谢!

490
#19 09-9-28 17:08
呵呵,对你有帮助就行,也不白写那么多字。可惜我到现在还在工作区发不了帖子,估计是加不了分了。

937
#20 09-9-28 17:25
呵呵我替你表示抗议,加分的事我也不大懂规则

3057
#21 09-9-29 20:22

回复 頑張 在 #1 的 pid=2392089 的贴子

适当改善乐器的演奏音区
会解决频段平衡的问题
大致听了一下你的作品
问题不是很严重

比如第一首
你的ep演奏音区太高了
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我本人不太赞成用复杂的MIX手段来改善配器手法

题外话
MIX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平衡
你可以稍微平衡下自己的作品也就好
不需要太多的其他技术
有个相对理想的监听可以让你的所有工作事半功倍

3057
#22 09-9-29 20:24

回复 頑張 在 #1 的 pid=2392089 的贴子

顺便在说一句你的和声基础挺好的
以后会编的很好
切记自己最大的敌人是懒惰

401
#23 09-10-3 14: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67
#24 09-10-17 14:54
感谢楼主的帖子让我学了很多东西
我们的通病可能就是 大量投入精力听自己的东西 变得听觉麻木或审美习惯于自己的编配,  而没有去用耳朵仔细去和好的作品对比
手法也许不要过于小心 适当的敢于运用夸张的手法 突出最该突出的美感很重要 许多优秀的画家都不在多描一两笔 。

523
#25 09-10-17 15:02
我之前也很困惑,因为编曲的时候总是觉得听觉上不够厚实,
可是加多了又觉得太刻意。


编曲真是一门学问啊!!!

希望大师们多多发技术贴,供我们学习!

464
#26 09-11-14 07:32
个人感觉,在虚拟音乐里,音色、锁魂等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常常需要一边编,一边混,否则,很影响感觉的,


作为听众,感觉你的和声感觉很好,


所以,在这个层次上单纯从编曲技术上进行对比就没有意义了吧,嘿嘿


建议玩张大哥可以一边编一边混,而不要把这两个环节割裂开,一家之言,拍砖勿打脸!


至于在锁魂方面的问题完全同意小东哥的观点。

784
#27 09-11-17 00:54
音色问题,比如鼓的选择。而且台湾人的虽然没缩混,但不代表他没有自己简单MIX过。但一楼两首对比,我觉得尼龙与钢弦代表两种风格,有时候用尼龙不一定要做得编曲整体非常厚与肥,看歌曲具体情况的。

1804
#28 09-11-17 12:04
我是菜鸟,我觉得第二首鼓的力度有问题,尤其是军鼓,好像鼓手有点手软的感觉。

1804
#29 09-11-17 12:05
还有一直觉得楼主的和声很强,我也想好好学学,不知道买点什么书好,楼主给指条明路吧~~~

151
#30 09-12-3 19:15

回复 頑張 在 #1 的 pid=2392089 的贴子

第一 你的    配   合   观念不强
第二 你的    衔   接   思维更弱
得罪莫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