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求助] 学习和声以来,一直疑问的几个地方,请各位高手参与讨论一下。

( 44 )
 
[收藏]
-  第 1 页  -

1689
#1 11-9-30 14:01

学习和声以来,一直疑问的几个地方,请各位高手参与讨论一下。

疑问1:属变和弦可以升高2级音也可以降低2级音,于是产生了D7(#5),D7(b5),DVII7(#3),DVII7(b3),,
             可是重属变和弦为啥只有降低6级音的DD34(b5)以及DDVII56(b3)?可不可以使用升高6级音的DD34(#5)以及DDVII56(#3)?
             如图,如果我这样用可以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689
#2 11-9-30 14:08
疑问2:和声教程中的转调的中介和弦,总感觉有时候中介和弦的选择太过牵强附会。比如下图:前调的D=后调的SII(b1),这样牵强附会来解释好像也可以,但是听觉上第2小节到第3小节明明感觉过于突兀,无厘头!我觉得这样的转调手法还不如说是纸面上的、理论上的,却不是听觉上的。听觉上还不如说换调更合适一些。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这种牵强附会的转调手法?

[ 本帖最后由 小崔 于 11-9-30 14:2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689
#3 11-9-30 14:14
疑问3:假如a小调中出现图中所示的和弦,该当做关系大调的DDVII7, 还是当做a小调自己的tSVI7(#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187
#4 11-9-30 15:47
那神马,换成piano roll视觉看着看着看着就像是转了两次有木有啊有木有

而且

觉着是

的马甲
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75
#5 11-9-30 16:20
参与下
疑问一:肯定不能升VI
疑问二:这只是演示
疑问三:得看后面接的是什么功能和弦(接5或者#5)

1689
#6 11-9-30 16:52

回复 xoandxo 在 #5 的 pid=3268351 的贴子

为啥不能升VI级?有啥理论依据么?

844
#7 11-10-1 12:24
楼主疑问1 .  疑问3. 主要源于对调式变音的知识的掌握 建议你看看 李重光 《基本乐理简明教程》第十章 调性变音及半音音阶  就会明白  我就不多说了

关于你的疑问3. 我还要说
单独一个和弦 不好明确他的所在音级  也就不好明确他的功能属性了 虽然你说他是在 a小调中     从你所提供的谱例   我只能说  他可能属于G 自然大调的 DⅦ7   或者 e小调的sⅡ7  从一般的用法  他更应该属于后者  因为自从有了和声大调  几乎 半减七和弦就成为sⅡ7的专利了   换言之  在和声分析的时候  看到一个 半减七和弦  我们就应该考虑考虑 他是不是 某个调的sⅡ7

关于你的疑问2.
如果仅从谱例分析( 假定这个谱例是完整的) 似乎 分析为 G: S  D56  T              K46 D7  T                                                                                            
                                                                                                       #F: b1sⅡ
更合适
和弦有内在的逻辑  声部写作通顺  和弦排列考究  和声写作简练   音响应该不错   
至于   听觉上感到 突兀    可能是来源于  b1sⅡ  K46  两个相距半音关系的和弦连接    但是  这正是所谓  转调的突然性啊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啊    如果听多了这种关系的和弦的音响  可能就好了   上面是从传统和声理论的角度的解释
进而 如果从 童钟良 先生 同中音和弦的理论 来看   G 大调   #F大调   可视为互为  高位调(低位调) 他们的关系就更近了  几乎是一个调的不同表现形式  所谓高位 低位 而已 【G和弦  G B D   他的同主音和弦是 g小和弦  G  bB  D    和弦的中音bB=#A    因此   #F 和弦  #F #A  #C   和g小和弦是  同中音和弦
楼主的帖子总是有所谓  高手的字样   什么高手啊  都是同仁  都是网友   都是乐奴  而已   呵呵
以上供你参考   也求教于大家

1689
#8 11-10-1 12:51
疑问2中的谱例是来自斯波索宾和声教程第53章(p492),上面的确写的是C大调转到#F大调,其实按照cdwdz所说,似乎也合理,同样的谱例居然不同人分析的结果各不相同,而且都有道理。。。。

1689
#9 11-10-1 13:04
关于疑问1,还请cdwdz帮我讲一下,我手头没有那本书。
关于疑问3,如果当某调的sⅡ7当然没问题。但是下面的谱例,老柴的胡桃夹子里的一段。
我感觉23小节第一拍的和声如果分析成属小调(b小调)的sⅡ7,恐怕不太合适,因为第二拍是e小调(主调)的属和弦,所以我觉得这里分析成主调的tSVI7(#1)更合适呢?

[ 本帖最后由 小崔 于 11-10-1 13:0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44
#10 11-10-1 14:54
我分析这里应该是e旋律小调
谱例中  没有七和弦啊   (没有半减七啊)是减三啊
前六拍 是三声部写法 两个平行六和弦 接 四个平行四六和弦  。。。。外声部是很有力度的平行六度连续    和声写法正适合旋律的轻巧 跳动  巧妙的是中声部从第三拍起 还和旋律构成了下八度 两拍的模仿  和弦选择以减三为主  有内在的紧张性 。。。。
和声标记为  e: #1sⅥ6  DⅦ6   #1sⅥ46  DⅦ46  |   t46     #1sⅥ46   D
你看 是不
我现在有事  一会回来  复你的疑问1.

[ 本帖最后由 cdwdz 于 11-10-1 17:35 编辑 ]

844
#11 11-10-1 15:28
我找到了   李重光《基本乐理简明教程》你看看吧  主要看第十章  第二节

有问题 我们再交换看法  你看可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689
#12 11-10-1 19:17
还是看不出为啥不能用#6啊!
升高6级音的DD34(#5)以及DDVII56(#3),进行的方向肯定是D,也就是说DD7(#5)显然是一个离调和弦,也就是说是属和弦的属变和弦!
既然传统和声学里,属和弦可以#5, 属和弦的属和弦为啥不能#5?大家都是“属”类嘛!

844
#13 11-10-1 19:58
其实 升高那一级音都可以   只是从音乐实践上看 其在音乐中价值有所不同  我们经常使用的 还是那些所谓 具有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
你说的 DD34(#5)有啊  可以啊     
你说的#六级音(在本调看)是不对的       应该是说升高的是  属调的 #二级音(虽然他们是一个音  但是所属的调性不同  所以级数也不一样)    这时候 他已经不是本调的二级上的和弦       而是 属调五级上的和弦    我不是在玩弄文字游戏   而是在明确 DD  是属于哪个调   虽然有时候 我们可以视DD 为本调的和弦  那是多半在他后面是 K46的时候  他起到下属功能的作用     其实 他本质上还是 属调的属和弦  是属于属调的
你的疑问1. 的谱例 实际上已经转到了G大调   于是那个#A   不是C 大调的#六级  而是 G大调的 #二级
  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

[ 本帖最后由 cdwdz 于 11-10-1 22:33 编辑 ]

844
#14 11-10-1 22:27
在小调中 所以有#Ⅵ  是为了避免因和声小调升高了自然七级音 使Ⅵ 与#Ⅶ 构成的增二度音程   自然小调同时 # Ⅵ   #Ⅶ  于是被固定下来  使我们得到旋律小调的形式
这是你都知道的   虽然小调中的这个#Ⅵ    不属于具有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

1689
#15 11-10-1 22:46
原帖cdwdz 于 11-10-1 19:58 发表
其实 升高那一级音都可以   只是从音乐实践上看 其在音乐中价值有所不同  我们经常使用的 还是那些所谓 具有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
你说的 DD34(#5)有啊  可以啊     
你说的#六级音(在本调看)是不对的       应该 ...


这个我知道,我前面也说了,DD34(#5)是个离调和弦,是依附于属和弦的。
我的问题是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中关于重属变和弦的那一节里,为啥只讨论了DD34(b5),DDVII56(b3),却只字未提DD34(#5)以及DDVII56(#3)?
好像实际应用中也基本上没有看见DD34(#5)以及DDVII56(#3)?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