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求助] 谁能用人话解释一下压缩器的建立时间和释放时间?

( 38 )
 
[收藏]
-  第 3 页  -

345
#31 19-2-18 07:50
看了楼主的描述,应该是歧义了,压缩器上的attack release参数虽然叫xx时间,但实际上不是时间而是速度。后面讨论到具体的时间叫产生歧义。
其实这个参数是表示的压缩速度,如果是0就表示跳变,否则理想情况下就是慢慢上升/下降到本身设定的压缩。这个书上有图的,压缩器的工作流程可以理解为,先通过一个侧链,获取超过门限的电平信号(这部分就是实际被压缩的信号),然后根据压缩比计算出压缩了以后的信号,转化为应该补偿的电平数据,通过电平控制起到压缩的效果。这是整个一个压缩的流程。
建立时间和释放时间指的是在把侧链信号转化为电平数据的时候,用一个指数函数去缓慢的上升/下降(后面也有线性情况的例子),这样整个过程会平滑一点。而不是说10ms就是信号超过门限在等10ms才开始工作这种。不管怎么设定,压缩器都是等电平到了门限,开始工作,进行压缩,然后等电平低于门限开始释放,只是建立/衰减时间影响它的快慢。
如果说建立时间/衰减时间过长会影响压缩比,不是指压缩比本身变化了,而是压缩还没完成就开始衰减了,实际的压缩比就没那么高。
本帖最后由 Liculver 于 19-2-18 08:09 编辑

4393
#32 19-2-19 20:12
我来回复一下吧。

首先是《混音指南》说的并没有错,关于attack与release的中文翻译基本上是准确的,如果你有看过英文原版,自然会晓得翻译其实很准,只是一些语法,对于非理科,或者电路/算法基础的朋友会看不明白而已。

首先,关于Attack与Release,一直流传一些误解。

常见误解一:Attack是效果器侦测到信号超过Threshold之后,需要隔多久的时间才开始启动

常见误解二:Attack是效果器侦测到信号超过Threshold之后,超出Threshold部分的信号从不压缩状态渐变到完全压缩的状态,或者是压缩比从1:1渐变到目标压缩比,从而进入到稳态压缩需要的时间

这两个理解都是不对,贴出各类测试截图,试验出真相。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探讨的压缩器参数,往往是基于精确算法的数字压缩器(Digital compressors)而言的-因为其准确度极高,较适合用来阐述各功能的具体定义。以下试验大部分均基于数字压缩器而言,其他特性的压缩器并未列入考量对象

本帖最后由 wendadi 于 19-2-19 20:16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观众反应

4393
#33 19-2-19 20:28
取决于不同的数字压缩器算法(我们暂且先讨论算法压缩,模拟压缩特性不同,一起讨论很容易混淆),Attack与Release所影响的增益变化速度是不一样的。各位感兴趣跟帖我再贴图了,贴图很累。
对于比较常见的建立时间和释放时间都是以毫秒为单位的。建立时间的变化范围通常在0.010ms~25ms。释放时间的变化范围通常在5~3000ms。重要的是一定要清楚这两个时间常数表示的都是增益衰减能够以多快的速度进行变化,而不是增益衰减产生变化所需要的时间。例如,释放时间为1s表示压缩器可能需要1s的时间,来恢复10dB的增益衰减量。因此,恢复5db的增益衰减量所需要的时间就为5dB。这种情况可以与VU表的指针运动情况进行类比。当信号产生一个快速的峰值衰减时,VU表指针所显示出的衰减是渐变的。而当信号峰值衰减较慢时,VU表的读数与峰值表的显示类似。压缩器的建立时间和释放时间对增益衰减量所产生的影响与上述情况类似。“这一段,其实表述也是正确的。


压缩器的GR变化,常见的设计基于两种,一种是可变时间常数,
Gian Reduction跟随常数变化,Attack越短,GR量变化越快(常见数字算法压缩器都是如此)。一种是定值衰减,一个固定的
Gian Reduction,在固定的时间内去完成。可以见DBX 160压缩器,模拟压缩器更可能会采用这种设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393
#34 19-2-19 21:03
如果要进一步深究为什么Attack/Release叫做“时间常数”,那就要回到高中物理,无理数e了。各位可以掏出计算机,计算一下1-1/e等于多少。得到的结果,就是在模拟电路中,使用电容充放电来改变Attack/Release的时候,,可以达到最大的GR比率。感兴趣的朋友自行谷歌,comperssion attack 63%,一堆答案等着你。也可以参见各类压缩器的英文说明档案,都可以经常见到类似的描述。
观众反应

310
#35 19-2-22 16:22
唉,自己找个带VU表的压缩器,调整一下数值,看一下不就行了

2871
#36 19-2-24 13:43
开来还是要靠审美。这下好了,这个行业还能值点钱儿。

8
#37 19-2-24 14:50
可以简单的理解: 建立时间越快 压缩感就越强烈,建立时间越慢就越自然(只是相对的,比如说底鼓依然有冲击力,但不是绝对的因为太慢了就没压缩)。
释放时间你应该在多轨混音里去感觉,你想一个乐器越靠前就越快的释放时间,想要乐器靠后就比较慢的释放时间(当然还需要EQ加暗辅助,或者混响也可以靠后)。
你有 几十个 混音曲目的经验就明白了,压缩最需要的学习就是经验,道理讲得再复杂还是不如你直接上手好理解。
   

8
#38 19-2-24 14:52
我觉得群里那个(如何使用压缩器)挺好的,你看看吧,那个解释的很实用

37
#39 19-3-8 19:44
bibby 发表于 19-2-18 01:09
戳戳下去夹距 圈上,会考

老兄,认...认...认真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