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求助] protools的插件怎么才能在录音的时候起作用?

( 41 )
 
[收藏]
-  第 2 页  -

2500
#16 18-7-13 08:41
死亡爱抚 发表于 18-7-12 15:06
为什么不可以?
在没有硬件动态处理器的时候,
完全可以用插件搞定,

学习了。改天试试

1126
#17 18-7-13 09:00
死亡爱抚是个好同学!那些个天天打嘴仗的大师们都好好学学吧。

370
#18 18-7-13 09:01
这种好方法,以前想过单独找个电脑加载上效果做外效果器用,你这个方法更简便。先试试效果怎么样

2511
#19 18-7-13 14:02
超音速 发表于 18-7-13 09:00
死亡爱抚是个好同学!那些个天天打嘴仗的大师们都好好学学吧。

作为杠精,需要杠得有理才不至于被封号

2511
#20 18-7-13 14:02
mazehao2003 发表于 18-7-13 09:01
这种好方法,以前想过单独找个电脑加载上效果做外效果器用,你这个方法更简便。先试试效果怎么样

实验觉得有什么问题再来研讨。

3044
#21 18-7-17 18:20
这个方法有点意思 可以试试

207
#22 18-7-23 11:09
我录对白都是这么录,好久了。录音是会动AUX轨的推子调整录音电瓶的。觉得还挺方便。音质改变到没太注意

1718
#23 18-7-23 12:14
死亡爱抚 发表于 18-7-12 15:41
非也,通过插件录下来的信号,和完全录干声再挂插件的信号听感不一样,
比如API 550A/B,加上CLA76,
挂 ...

这里不讨论前置压缩之类的问题,对你的这个看法很感兴趣,然后自己录了ab对比,一个按你的方法实录一个是后期回录,没听出区别来。不知兄弟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二者会有区别?

2511
#24 18-7-26 14:31
wangnov1 发表于 18-7-23 12:14
这里不讨论前置压缩之类的问题,对你的这个看法很感兴趣,然后自己录了ab对比,一个按你的方法实录一个是 ...

朋友,
你能确定你的所有器材响应足够灵敏嘛?
再有一个,你有足够灵敏的表头嘛?
最后一个,你确定你听清楚了嘛?

1718
#25 18-7-26 16:10
死亡爱抚 发表于 18-7-26 14:31
朋友,
你能确定你的所有器材响应足够灵敏嘛?
再有一个,你有足够灵敏的表头嘛?

听的问题不用多说了,既然我明确表明我没听出来,不管是我耳朵有问题还是设备有问题,基本上我就是听不出来了。只想了解一下原理如何,可否赐教?

2511
#26 18-7-26 16:37
wangnov1 发表于 18-7-26 16:10
听的问题不用多说了,既然我明确表明我没听出来,不管是我耳朵有问题还是设备有问题,基本上我就是听不出 ...

这不是插件本身的问题,
以下为经验之谈:
PT众多母线中,
论信噪比和频响动态,
record母线优于其他任意母线,
而这种方式恰恰就是利用record母线的高信噪比与灵敏的动态频响反应。
同理,mix后实时导出与母带回录差别,
还是母带后回录要比直接实时导出也要好一些,因为利用的母线不同,
就算是最后都要实时导出,所得到的结果也确实不同(不信看表)。



1718
#27 18-7-26 17:47
死亡爱抚 发表于 18-7-26 16:37
这不是插件本身的问题,
以下为经验之谈:
PT众多母线中,

那不知可不可以这样利用这个做法:弃用插入方式的插件,改用轨道发送式(非母线发送,可能一轨就够了也可能其他插件要多开几轨,同时还可以调整插入式插件的mix量)。然后在最后的分轨母线回录summing前先将每一轨采用母线回录的方式记录下效果,能否达到您所说的意思?我明白您的观点在于录音阶段需要做一些必要的效果处理,但是我现在的想法是录音混音都使用您的这种方法,不知道是不是会有正面效果?

2511
#28 18-7-27 14:27
wangnov1 发表于 18-7-26 17:47
那不知可不可以这样利用这个做法:弃用插入方式的插件,改用轨道发送式(非母线发送,可能一轨就够了也可 ...

其实这个技术录音混音都可以用,
这只是个方式,
并不决定风格和方向,
只是针对PT的特殊性,
我们用这种方式能获得最高的信噪比以及最理想的频响与动态。
其实你说改用发送式不是不行,但是要考虑用什么类型的插件,
如果是动态处理,如EQ/COMP等,建议还是走串联式,也就是直接插入,
如果需要做并联处理,不妨多复制一路信号;
如果是空间以及时间类效果,如果不是做特殊类型音色(如失真吉他solo),
还是以并联式,就是发送为主。
当然,这只是普遍情况,还要看具体情况,毕竟创意无极限,
PT能够实现很复杂的信号路由设置,就是为了满足你的想象力。

在混音阶段使用这个技术,我们说纯粹的IN THE BOX这种,
可以极大程度的释放资源占用量,
其实就等于把之前的分轨混一遍,重新“导入”而已,
只不过“导入”的时候可能只需要发点时间空间效果,或者做点儿automation,
最后再做个pre-master。
至于有没有正面效果。
如果调教得当,我相信正面效果一定有。
不过,如果你的习惯和时间无法有效协调,
那么,该怎么来就怎么来,
毕竟,有的时候需要控制成本,
你觉得呢

15
#29 18-8-1 10:54
我就喜欢用硬件做前级录音,能前期做好的不留到后期做

34
#30 18-9-4 15:44
留名做實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