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求助] protools的插件怎么才能在录音的时候起作用?

( 41 )
 
[收藏]
-  第 3 页  -

34
#31 18-9-4 16:58
實驗結束。
實驗結果:
錄音時,聲音經過Aux Track,Aux Track中添加插件,再錄入Audio Track得到的聲音,與聲音直接錄在Audio Track中,然後在後期添加插件得到的聲音是一樣的。
並且,透過Aux Track錄進來的聲音,比直接錄入Audio Track中的聲音會有更多的延遲。


以下是實驗方法

實驗設備:

電腦:IMac (2017)
聲卡:Apollo Arrow
麥克風:Beta 57A

DAW:Pro tools 2018

插件:EQ3 7-Band, dbx-160, Izotope RX6


實驗方法:

1.在pro tools中開一條audio track,input選擇mic 1(以後這條track叫做track A)

2.在pro tools中開一條aux track,input也選擇mic 1,output選擇bus 1

3.在pro tools中開一條audio track,input選擇bus 1 (以後這條track叫做track B)

4.所有track開好後,在aux track中insert插件EQ3 7-Band和dbx-160,並且做簡單調整
5.track A和B同時錄音,得到兩個clips(track A錄得的clip是clip A, track B錄得的clip是clip B)

6.複製aux track中的插件到track B中,並且bounce這條track B,得到新的clip,叫做clip C

7.在RX6中對比clip A 和 clip C,反相疊加之後,可以完全抵銷,證明clip A和clip C是一樣的

實驗完畢。



807
#32 18-9-5 05:24
学习了

288
#33 18-11-14 11:07
YEUNGCHICHIU 发表于 18-9-4 16:58
實驗結束。
實驗結果:
錄音時,聲音經過Aux Track,Aux Track中添加插件,再錄入Audio Track得到的聲音 ...

怎么没人出来说话了

153
#34 18-11-14 11:27
其实我也觉得应该是一样的声音才对,逻辑上来讲这样才是合理的。死亡爱抚那位说得有点玄学的感觉,不合逻辑啊,都是在同一个音频上处理的。唯一区别就是延迟的问题,或者音质还不如录完之后后期加插件呢。

76
#35 18-11-14 12:25
学习了,同样觉得录完和后期一样

1403
#36 18-11-14 12:52
这个处理方式路由主要需要解决的是延时问题,pt的aux应该是延时补充不起作用。

2519
#37 18-11-14 15:10
这几天不见,这帖子走向歪了,
来来来,我用出差的空余时间整理一下,
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不是要降低延迟,
也不是为了测试aux与audio track串联与否所得出的信号是否一致,
而是我提出了一种增强信号处理的一种路由方式,
实验的方式应该是这样:
你直接录一个信号进audio track,然后直接在这一轨上做EQ与压缩,这是信号一;
然后用aux串联audio track,把信号一的插件原封不动的复制到aux轨道上,再进行录音,这是信号2;
现在对比信号1与信号2的听感。

343
#38 18-12-8 03:57
本帖最后由 haoran91 于 18-12-8 03:59 编辑

先说结论:我反对死亡爱抚所提出的方法。以下是我的观点和实验结果:

我们先从一张Protools内部信号流开始说起。


这张图展示了Protools在录音模式下和回放模式下内部的信号路由。
我们可以看到从音频接口进入到软件这个过程,音频信号已经通过ADC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了。所以很好理解的是,在话放前级添加压缩器是对模拟信号压缩,而在Protools中我们载入的压缩插件是对数字信号的压缩。这中间在听觉上的不同就是模拟压缩和软件压缩的区别,在此我不评价两种压缩的区别,见仁见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区别一定是有的,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会去买硬件压缩和均衡对吧。我也认为他的描述出问题的是信号一旦进入Protools后,实时录音加效果来模拟硬件效果器和录完之后再使用效果器之前到底有没有区别。我认为没有区别,他认为有区别。
我们再回来看一看这个信号路由。当录音的数字信号进入Protools之后,首先信号电平被Pre-fader Level Meter推前电平表捕获,然后会直接进硬盘。之后信号流才会依次通过插入效果器机架、推前发送、音量推子、静音、推后电平表、推后发送、输出选择、声像器再到硬件输出。如果按照死亡爱抚的理论,输入信号进Aux上接压缩/均衡后输出到另一轨音频轨并被录制下来。实际上就是信号走了一遍图片左边的路由,最后硬件发送实际又是输出到了另一个录音的轨道上,并被存到了硬盘上。下面这张图是我做的AUX轨道的路由情况。

可以看到,理论上在Aux上添加效果并且实时录音:
1、并没有改变输入信号。
2、添加了效果器并发送到新的音轨在过程上类似于母带制作的Mastering Layout中Print这个过程。
3、这个问题简单说下来就是在相同插件下实时效果和非实时效果之间的区别。

根据我的经验和对Protools信号流的理解下,我认为:

1、录音时添加效果和录音后添加效果是相同的,唯一可能产生的差别就是实时AUX效果在信号流上因为要走更多的环节,CPU会产生相位级别的延迟。
2、基于Protools所包含的Dalay Compensation延迟补偿功能,我甚至觉得这个延迟都不存在。


所以我设计了以下的实验:
实验的方法是通过模拟两种录音方式比对两种方式的不同,验证不同通过相位抵消来确认。

1、建立参考轨道导入一首歌曲所谓声源。轨道信号发送到Bus1作为录音总线上的信号。
2、新建一轨Aux1,输入接Bus1录音源,Aux1上面插入压缩和均衡效果器,Aux1输出到Bus2所谓效果后信号。
3、新建一轨音频轨Audio 1,开启录音功能,输入接效果后信号Bus2,用来直接记录被压缩和均衡过的信号。
4、新建一轨音频轨Audio 2,开启录音功能,输入接Bus1,用来记录原始的没有被压缩和均衡过的信号。
5、开始录制,获得Audio 1 处理后信号 和Audio 2 处理前信号。这里Audio 2信号和参考信号没有任何区别,我只是尽可能模拟死亡爱抚的说法。
6、在Audio 2轨道上添加和Aux 1上参数一样的效果器,用来模拟录制后效果。
7、Print出Audio 2,并命名为Audio 2 FX 轨道。这个轨道就是已经整合过效果的的轨道了。理论上,现在Audio 1的信号和Audio 2 FX的信号是相同的。
8、在Audio 1 或者 Audio 2 FX任意一个轨道上加上一个反向。
9、SOLO Audio 1和 Audio 2 FX 并且Bounce出一轨 Final轨。如果Final轨没有任何信号便意味着,在Protools中实时录音效果和非实时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10、结果是Final中没有任何信号。

附上我实验的截图:


另外说明一下,Protools的延迟补偿功能确实是有效果的。在两个轨道一个有效果一个没效果的情况下,延迟低的无效果轨道会延迟一段时间用来保证和有效果轨道在录音的时候达到相位级别的同步。在本次实验中Aux 1的两个插件给其他轨道施加了2048个采样的延迟用以同步。在我48kHz的采样率下约等于43ms的延迟。





观众反应
:你才是这个论坛需要的人,这脸打的好。

44
#39 19-4-7 23:28
我觉得这个可行,通过处理过的信号,再后期肯定事半功倍,并且可以主宰录音师傅,或者歌手需要什么样的声音

25
#40 19-4-23 06:51
38楼说的太好了,不能让这种看似有道理的玄学害人,也不知道这位仁兄用心理反应欺骗了自己耳朵多少年。

2871
#41 19-4-23 23:15
我只停留在 软件压缩扛不住暴音的阶段。其他的实在搞不懂。

2871
#42 19-4-23 23:17
haoran91 发表于 18-12-8 03:57
先说结论:我反对死亡爱抚所提出的方法。以下是我的观点和实验结果:

我们先从一张Protools内部信号流开 ...

只谈对错不谈利益 佩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