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接录音混音母带处理的业务!

( 347 )
 
[收藏]
-  第 20 页  -

475
#286 16-5-28 20:51
一个问题争论这么多年也真是。。醉了

81
#287 16-5-29 13:23
母带应该是可以用纯软件做  只不过对adda 音响 和声学环境要求非常高

169
#288 16-10-7 21:17
路过

2587
#289 16-10-23 15:51
楼主也可以做要求不高的母带,非出版发行的那种,但是问题来了,这样的活需要做1000的母带么,往往连录带混也差不多就1000或者多点,人家也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所以也不会找你做。说的难听点,有不错的混音水平,在PT的调音台Master轨道上面挂一个软件母带怎么着都够一般干活了,再要求高点,弄个GML之类的硬件过一下也很不错,犯得着花这个费用独立做母带么?

能要求做独立母带处理的客户,要求就不一样了,就你的水平和硬件是达不到的,人家也不会找你做。况且人家有人牛B的硬件和能力的人费用也比你贵不了多少。

假如奔驰的车价格只比国产的垃圾车贵一点点,你会选择奔驰还是国产的垃圾车呢??

90
#290 16-11-4 05:30
你想说明什么呢,你连录带混1000所以水平不高就应该来这里嘚瑟?你选不选垃圾车,不关我事。你有牛b硬件另开帖嘚瑟去。不要来这里滥竽充数

2501
#291 16-11-20 22:51
关注了好几年的帖子,从开始到现在。
第一,我觉得楼主在进步,实实在在的进步。他没有忘记提升自己。
第二,论坛里混喷的帖子也不缺这一个,有些风气不知道怎么说,在我看来是炫富喷,有高端硬件的人,去喷一些低配的人。似乎做某某品质,就必须要具备某某硬件才行。这是一个交流的论坛,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去交流硬件上的东西,技术上的东西越来越少。有时候大神们买了一堆牛逼硬件,而新手们可能要攒下半年的钱才买得起一个像样的声卡。但至少都是凭着一股热爱去追求。能不能多引导,少嘲笑??
第三,我开始支持楼主了,为他的不容易。
观众反应
:好
:因为热爱才去做。

49
#292 16-12-13 11:04
搭个顺风车~年底发点活,现招一名兼职混音师合作,要求有专业的硬件和过硬的技术,不是大师也得是个高手,歌曲以流行音乐四大件为主,轨数并不多相对也好混,费用3000一首,按规矩混一首提前支付你一半的定金,请把你混过的大作和联系方式发到 1984703250@qq.com

763
#293 16-12-15 01:54
没有硬件的母带,全是扯淡,完全扯淡。。。

11
#294 16-12-16 15:55
报告老师,我看完了

290
#295 16-12-16 16:18
chkhuang 发表于 11-9-14 17:09
做ZhengFu的东西的确很挣钱,1万左右的业务都接的到。
不过你也不必把自己贬的一文不值,你贬别人180 ...

确实,都是同行,何必互相黑,你贵你接你的贵活,我便宜一样可以做的比你贵的活好,设备差不一定技术差,技术差,给你再牛逼的设备也是一对垃圾。支持楼主,这年头有很多傻逼就他知道拼设备,结果做的活一样垃圾,脑子是空的,给他装个至强cpu一样是个傻子!
观众反应

1629
#296 17-1-18 09:09
DLL 发表于 13-2-6 02:42
母带处理 并不仅仅是混音后续的补救,好的混音是无需做母带处理的。母带处理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针对不同 ...

请问有什么教材可以学习呢?

1629
#297 17-1-18 18:31
终于看完了,佩服各位前辈的坚持,晚辈入行时间还没有这一架吵得久所以不敢多做评论。但发现一个现象:
其实在反对楼主的人群中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认为做母带软件和硬件相差不大,但是对声学环境,监听环境,声音的数模转换要求很高,所以楼主的设备无法胜任。
还有一种是认为软件和硬件差距不小,必须要用硬件或者软硬结合才能出好声音。
而楼主的观点更倾向于软件可以很大程度上代替硬件。
由于资历尚浅我也无法判断哪种观点更正确,但楼主有一点优势的地方就在于他不断贴出自己的最新作品,并且我的确在其中听出了进步。而其它人除了康版似乎并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来作说明。
理论方面大家已经讲了不少,但更希望能有权威的人物看到这帖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作为更加信服的事实论据并加以说明,以供我们这些晚辈学习。



680
#298 17-1-19 18:14
其实听烦躁的,看了这么久竟然没有看明白。本来想学点东西,没想到看到了不该看到的。

134
#299 17-1-31 16:09
这个帖子告诉我了一个道理,千万别碰母带,还是老老实实混音吧~

22
#300 17-2-1 14:23
不支持任何一方,谈谈自己的认知:
1、母带其实是混音的最后一个环节,母带是在把整张专辑调整到一种听感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听感(包括音量、响度、均衡、音色等)。其实它就是为了发行前的再混音。我个人认为,本帖说的很多母带的功能应该是混音的任务。过分强调母带,其实是本末倒置;
2、母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最极端的做法是,每次听歌前都让混音师到你听歌的地点,用你听歌的设备,帮你重混一下,以达到最理想的听音效果。当然,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世界上的听音设备万万千,就算同一个设备,音量大小、听音环境也会影响听音效果。
3、母带也随着放音设备的更新而与之俱进,尤其是现在移动端的听音需求大幅提升,母带制作也要充分考虑这一点,这是手游游戏音效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好了,重点来了,本帖争论的焦点在于,软件母带(混音)好,还是硬件母带(混音)好,或者应该两者兼顾好。这个比较可以和前些年比较“”软件音源好还是硬件音源或实录好“”的事件相提并论,到现在为止软件音源也没有取代实录,但已经基本取代了硬音源。道理浅显易知,取不取代取决于软件技术。不过目前混音方面的软件技术貌似还未到取代硬件的水平。相信会在未来某一天取代的。甚至取代监听音箱,让计算机看着波形,掐指一算,便知达不达标。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