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编曲休息“扯个淡”~【声卡是否参与DAW导出】~

( 200 )
 
[收藏]
-  第 6 页  -

530
#76 17-9-1 21:40
kang 发表于 17-9-1 09:44
哈哈 我看了半天 我发现离线导出和1:1导出,有品质上的区别,也就是说快速导出会导致音质轻微下滑。慢工出 ...

kang师傅说的好像有道理,难道电脑电源节约的时候,比高性能,音质更好?

9097
#77 17-9-4 19:07
这要试一试了哦,不过经验告诉我,如果你只用到CPU25%的资源导出来的音质(无论快导慢导)比占到75%的音质要好
观众反应
:75%有可能会因为资源分配问题产生一些爆音
: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1054
#78 17-9-6 03:34
kang 发表于 17-9-4 19:07
这要试一试了哦,不过经验告诉我,如果你只用到CPU25%的资源导出来的音质(无论快导慢导)比占到75%的音质 ...

kang老师,内录,实时,快速三种导出方式,出来的音质是会有些不同的,就像您说的CPU占用率,内存肯定会有影响。而且在导出的时候是否有其他的软件在运行,DAW是不是在固态硬盘,我觉得都会影响导出的质量。当然,这些的影响很小,除非电脑性能很差。

9097
#79 17-9-6 09:57
公爵 发表于 17-9-6 03:34
kang老师,内录,实时,快速三种导出方式,出来的音质是会有些不同的,就像您说的CPU占用率,内存肯定会 ...

嗯 你说的这些很正确,最关键的是CPU,其他的要影响小一些,硬盘只要数据吞吐量够,就没事。CPU如果占有率太高,音乐就变闷糊了。

6727
#80 17-9-7 15:11
确实要综合评定。  单方面的评价声卡也不太妥

如果,在前提不变的情况下:歌手不变, 话放不变, 录音师也不变
比如:
左边的一个棚  使用1000元的某某USB声卡+1073话放录音
接着到距离其10米远的右边一个同等装修 声学环境的2号棚,使用 英国Prism 3万级声卡+ 同一台1073录音
这两次录出来的声音是不可能没有差别的。因为这两个卡内部ADDA芯片、电路设计、声音调校,都是完全不同的!

而以上这两台不同声卡, 同一个混音工程,同一个宿主,使用直接导出,(未内录导出)
。 之后两轨反相后播放, 是几乎抵消的, 也就是说 声音几乎一模一样!

不过,如果是混音最后,用“内录导出”。(5分钟的歌就录5分钟作为同步导出。 8分钟的歌就录8分钟作为同步导出)
紧接着第二次,直接点击宿主的“直接导出”
那么,这时声音 就存在不小的差别了!
(因为好几年前本论坛内AVID技术争论那贴 就试过多次了。用Sam、等不同软件, 也试过的。)

当然了, 混音初期声卡回放的素质, 也多多少少影响着混音
比如:马头828  和Prism 天琴座  同时一个工程, 同用一个1031A监听箱子。  同一个声学装修的棚子。
刚刚混音不到3分钟, 你会真的发现, 前者马头中低频发糊! 这也是事实(用过马头的人, 大家都知道。)

听不准  肯定会导致“混音误判”。 导致在操作EQ频点、或压缩等插件调节时,就存在偏差了

6727
#81 17-9-7 15:12
公爵 发表于 17-9-6 03:34
kang老师,内录,实时,快速三种导出方式,出来的音质是会有些不同的,就像您说的CPU占用率,内存肯定会 ...

内存、固态硬盘  影响不小。

647
#82 17-9-8 23:07
南宫浩 发表于 17-8-17 16:46
你们要做这种实验之前,一定要排除掉一个干扰因素——很多音源插件是有采样循环功能的(为了克服“机关枪效 ...


111
#83 17-9-10 13:37
学习了,有道理

807
#84 17-9-12 01:51
尼古拉斯树 发表于 17-8-30 00:14
这是一个流程性的东西比如说没有显卡能看电影么?没有网卡能上网么,很简单道理,这是流程。必须参与这个过 ...

来自树哥的详细解说!

1094
#85 17-9-13 10:50
看了前面的讨论,关注点是实时在线导出是否经过声卡的AD/DA。于是我刚才做了个实验,撤掉了物理声卡,启用虚拟声卡也能实时导出。

个人不太关心不同DAW的“音质”优劣的说法,比较在乎功能方面。

另外觉得,大家来音频时间不短了吧,做个音频分析难道不比“耳听为实”更靠谱吗?
观众反应
:支持实验派!~

4242
#86 17-9-14 00:12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17-9-14 00:45 编辑

实验是得到结论的有效手段,你既然撤掉了物理声卡,用虚拟声卡也能导出,何不多做一步,物理声卡导出一版、虚拟声卡导出一版,当是给我们些福利了,因为我个人关心的不是参与或者不参与,而是听到什么···人的听觉感受其实就是音乐的最终目的,是始终不能放弃的根本所在···脱离“人的听觉”,我们谈声音艺术,那也是扯淡···所以,两种方式下导出,如果没有听感差异,那也算能说明一些问题!···如果有听感差异,再寻求更好的方法,找找造成声音差异的缘由,并合理利用,为声音、音乐服务,毕竟声音是用来听的·······当然,这与主题似乎无关,只跟部分人在乎的东西有关了·····

另外,之前已经有人做过撤掉物理声卡的实验,据说不能导出,楼上用虚拟声卡替代,依然只能证明软件导出可能需要有声卡存在,不管声卡是物理的、虚拟的,这跟之前的实验结果并无太多差异,虚拟声卡就是物理声卡的替代而已(类似于更换一片声卡)···声卡的存在似乎基本是一个必要条件了···但这并没有直接支撑“声卡不参与导出”这一论点,当然···尽管极有可能,无论物理声卡和虚拟声卡都确实不参与导出,只是,你这个方式依然还不是证明此结论的有效依据···这是从逻辑上来说的···
观众反应

1094
#87 17-9-14 03:02
yousing 发表于 17-9-14 00:12
实验是得到结论的有效手段,你既然撤掉了物理声卡,用虚拟声卡也能导出,何不多做一步,物理声卡导出一版、 ...

不好意思,“耳听为实”并无贬义,而是人耳的感知受影响的因素太多,纠结音质说远不如提高一丁点混音技术更实在(这也没贬义)

前面没细说,我是在虚拟机上做的测试,并且撤掉了物理机上的物理声卡。其实reaper有个dummy audio驱动,这个应该是可以在物理机上撤掉物理声卡并实时导出的。

另外,我不想你来我往的纠结这个事儿,多没意思啊,本来我就不在乎这事,就不多做那一步了。如果可以,希望你来做那一步的事情。

4242
#88 17-9-14 03:22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17-9-14 03:59 编辑

说的就是个逻辑关系,你既然分析了,我只是顺带提了一提,如果你不愿意做,我也没理由要求你一定要去做···但作为专题讨论,自然是理性、严谨、细致为妥···跟纠结是两回事儿,更不要涉及歌唱水平和混音技术混杂去扯···,我倒是想做来着,只是我不玩虚拟声卡之类的东西···若是某天我有兴致了,弄俩不同的硬件物理卡可能会试试···

1094
#89 17-9-14 03:25
yousing 发表于 17-9-14 00:12
实验是得到结论的有效手段,你既然撤掉了物理声卡,用虚拟声卡也能导出,何不多做一步,物理声卡导出一版、 ...

对了,dummy audio驱动并不发声,它可以高达100MHz的频率,这个是不是能说明脱离了声卡的逻辑呢,还请你探索发现吧。还有昨晚群里讨论抖动的事情,我已经对比了cubase和reaper导出的音频,把其中一轨反相,并在master挂上higain放大器,电平表都是空的,这事儿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而有人却觉得声音不同。暂时没有得到共识,有结果了我来说一声吧。

4242
#90 17-9-14 03:27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17-9-14 09:32 编辑
GTM 发表于 17-9-14 03:25
对了,dummy audio驱动并不发声,它可以高达100MHz的频率,这个是不是能说明脱离了声卡的逻辑呢,还请你 ...

我不需要解释你的问题,我也不能解释你的问题,我只是逻辑上说明你的实验证明不了主题论点···这是不绕弯、不挪移的简单逻辑····我虽然说了,你的这个跟论点没有必然逻辑关系,不表示我就能证明他,更不表示你可以找一些额外的问题给我,我都能解释、都要去探索···同样,这些都没有逻辑关系~!

关于反相可以抵消,貌似有一贴说里面有朋友说了,你可以找找看,不是光看电平,他也有声场测试抓图,可视的,不需要听···你也可以试着看看相位和声场之类的可视软界面···听,是最抽象的···但很多时候确是很细密的···

就如某人感觉不舒服,明明是肠胃炎,但是却用温度计去测量体温,结果体温显示正常···我们不能说这人没生病,或者说···就认为那人感觉不舒服只是他的错觉···道理就是这样简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