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编曲休息“扯个淡”~【声卡是否参与DAW导出】~

( 200 )
 
[收藏]
-  第 8 页  -

243
#106 17-11-18 14:52
我觉得主要是软件算法吧,saw、金字塔、protools。目前最现金的3大算法。导出看的主要是软件的混缩能力,简单点100轨导出混缩成立体声,protools肯定质量比cubase高不少,这个可以自己做实验哈~

1160
#107 17-11-19 05:47
祁光远 发表于 17-11-18 11:19
“反向”和“反相”是两回事儿啊!~不是吹毛求疵,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在同一个软件中做反相,是在没有 ...

实时和非实时导出,也能完全抵消吧?

125
#108 17-11-20 07:47
个人的拙见,全凭臆断:声卡在导出时应该不参与运算,所谓的实时导出和离线导出,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没有太多技术上的区别,应该都是CPU运算的结果,所谓有区别个人感觉应该是精细度上吧!比如我们说的可有几级纠错那样子的。离线导出一般就是运算时仅精力排除错误,精度低的运算吧。所谓实际的导出可以纠错或者是比对系数更高的意思吧。不是很懂其中原因,但离线导出的质量的确比实时要差很多。

97
#109 17-12-6 17:54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测试,可以在DAW里选No Audio Device,S1就允许这样使用。在这种情况下DAW还是能离线或者实时导出的,说明声卡不参与运算。实际上声卡也没有参与运算的能力,必要和意义。声卡只是IO而已。除非带有DSP的声卡比如Apollo,在工程里带有UAD插件的情况下会参与运算。
观众反应

1160
#110 17-12-18 17:06
本帖最后由 jelon007 于 17-12-18 21:38 编辑

最近在做实验,为了严谨性,以后再跟贴。

1160
#111 17-12-27 16:32
以上的跟贴反复看了两三遍,结合自己所做的实验,补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及结论:
实验条件:44.1 16bit文件,排除(各抖动,输出电平相等,无任何插件及其它想到的)随机性影响因素。
关于离线、实时导出、外部对插的AES、spdif内录:
我用Cubase LE AI Elements 8宿主测试的结果,离线、实时各生成3个文件,6个文件可彼此相互完全反向抵消(无任何底噪)对插的内录也一样,但Mixbus32C不行。
我个人的目前解释:1.应该是由cpu计算生成,纯数字D到D的过程,DA的过程虽然实时导出时用了,但记录的只是到D就行了,宿主实时导出的功能设计,还是为硬件效果器接入考虑设计的;2.各宿主的主输出设计可能不一样,个别宿主可能是带音染的,所以导致影响对实验结论的判断;3.但真正干活出作品时,建议还是按实时导出,原因你会发现:如果声卡的buffer设置无限小,实时导出无法播放咔到爆时但离线导出依然可以生成文件,但这样生成的东西可能会觉得不靠谱。
观众反应

1024
#112 18-1-13 13: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727
#113 18-2-12 13:48
本帖最后由 Salinx 于 18-2-12 14:42 编辑
jelon007 发表于 17-12-27 16:32
以上的跟贴反复看了两三遍,结合自己所做的实验,补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及结论:
实验条件:44.1 16bit文件 ...


讨论是非常有必要的。欢迎007以及楼上各位朋友
98楼南宫 做的对比,我也做过, 确实如他所说,完完全全的“反相抵消”了。
但这只是属于宿主自带的“离线导出”。 我还做了下面这个 两种不同“导出”形式的对比测试。
http://www.audiobar.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18988&extra=page%3D1

这是我做的 但并没有发生 反相抵消的想象。(抵消顶多-40dB左右)  。
也并没有发生“ 完全抵消”、 无任何底噪的现象!

此外,1年多前 我还借过两台一模一样的RME UC声卡, 做过下面这个测试:
一个12轨的分轨 混音临近结束时。 第一台RME 播放, (从5、6模拟口输出)。 与此同时, 另一台电脑+另一台RME (模拟口输入端 接上一台RME的 5、6)

然后两个SAM 宿主,一台播放, 一台同步外录。  最后生成的WAV, 与CTRL+E 宿主直接的离线导出。 同一个分轨工程 这两次无法反相抵消的。  (无论再怎么对齐  他们两都是无法抵消的。)

我甚至还做过,  两台声卡的对录连接线的对比:
  L通道的一根外录线为: 1米“美噶米2549”。  R通道的一根外录线为:10米“范登美过机线”。
实践证明   无论如何对齐两轨, 时钟还是抵消不了的。

PS: 007朋友说的AES数字口实时同步外录。 也是一些道理的。
         但个人觉得,不能等同于模拟口 实时同步啊外录也是如此。
         最后,我想说的“反相抵消” 并不能作为衡量标准的手段。
         但有些朋友 觉得“反相抵消”是衡量两段音频 差异化,最简单最科学的方式.... ...... 我也就 呵呵了
         正如我同意007朋友  楼上所说的,96khz  24Bit的一段音频  与96khz  32Bit浮点离线导出的,完全“反相抵消”。
          这并不能说明差异化的一致性



6727
#114 18-2-12 14:05
本帖最后由 Salinx 于 18-2-12 14:34 编辑
jelon007 发表于 17-12-27 16:32
以上的跟贴反复看了两三遍,结合自己所做的实验,补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及结论:
实验条件:44.1 16bit文件 ...


此外, 你最后说的 “3.但真正干活出作品时,建议还是按实时导出原因你会发现:如果声卡的buffer设置无限小,实时导出无法播放咔到爆时但离线导出依然可以生成文件,但这样生成的东西可能会觉得不靠谱。”


这是??

1160
#115 18-2-12 15:18
Salinx 发表于 18-2-12 13:48
讨论是非常有必要的。欢迎007以及楼上各位朋友
98楼南宫 做的对比,我也做过, 确实如他所说,完完全 ...

左老师,您说的和我的并不矛盾,也是我没说清楚,我这个是用1轨文件来做的,并且是纯数字的,不涉及到模拟口的问题。

1160
#116 18-2-12 15:27
Salinx 发表于 18-2-12 14:05
此外, 你最后说的 “3.但真正干活出作品时,建议还是按实时导出,原因你会发现:如果声卡的buffer设置 ...

这条我写的,也持保留态度。sawstudio,buffer设置无限小后导出,听感会更细腻。

6727
#117 18-2-12 15:30
jelon007 发表于 18-2-12 15:18
左老师,您说的和我的并不矛盾,也是我没说清楚,我这个是用1轨文件来做的,并且是纯数字的,不涉及到模 ...

嗯, 是的。 数字口确实和模拟口不一样的声音

530
#118 18-2-17 15:57
我认为不参与导出,声卡拔掉也能导出,从这里看貌似跟声卡没关系

530
#119 18-2-17 15:58
祁光远 发表于 17-11-18 11:19
“反向”和“反相”是两回事儿啊!~不是吹毛求疵,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在同一个软件中做反相,是在没有 ...

老兄别探讨了,声卡不参与导出,我研究过了。

530
#120 18-2-17 16:03
首先我是这么办的我把声卡拔掉,导出跟离线导出,然后插上,声音没区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