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夷仙乐以制夷!”——我觉得中国的音乐爱好者应该这样学音乐!
C,对,就是C。
Am,对,就是Am.
《真的爱你》,对,就是《真的爱你》。
《爱的罗曼史》,对,就是《爱的罗曼史》。
跑弦,对,就是跑弦。
跑音,对,就是跑音。
没乐感,对,就是没乐感。
校园晚会吉他扩不出,对,就是扩不出。
第一千次还是扩不出,对!就是扩不出。
顶多加个C7。
顶多加个G。
顶多加个《挪威的森林》。
顶多加个《雨滴》。
顶多用键盘的音不跑。
顶多歌舞团的唱不跑。
顶多几个人有乐感。
顶多用电的。
顶多放磁带CD。
中国的流行歌曲。中国的校园歌曲。
中国的校园流行歌曲。
当我不再是小孩子,当我领略了国外大师的风采,甚至仅仅当我第一次听到Face的<Together>,甚至仅仅是当我被学校的加拿大外教先生那纯正纯熟高超优美的吉他伴唱和卓越的乐感震动得几个月无法平静的时候……
那时侯,我看看满大教室黑压压的同学的时候,想起我们那可怜的音乐供养仅仅是C,是Am,是《老鼠爱大米》,是跑弦的廉价吉他和昏头昏脑的草坪调调的时候,对比那大学生可怜的乐感和一个加拿大平民的优秀底蕴的时候……我感到中国的音乐简直还是一片未开化的洪荒世界。
没错。大陆玩香港剩下的,香港玩台湾剩下的,台湾玩日韩剩下的,日韩玩美欧剩下的,对音频里的知音、良师爱得痴狂的我才逐渐认识到,是时候开大听特听,大学特学欧美音乐的时候了。
为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崛起,师夷仙乐以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