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重要和必须的功能。而且有可能会把Arrage搞得很混乱(就跟Reaper似的,每个片段上一堆标示符)。事实上,将需要使用效果器处理的片段单独分配到一个轨道上更加合理。你所有使用的效果器都会出现在混音台里,观察和调整都非常方便。
如果你非要把他们放在同一个轨道上,变通方法是Automation。在需要效果器的地方开启效果器,不需要的地方关闭。
另一个变通方法是,在轨道上加入你想要的效果器。选中要处理的片段,然后⌃B(Control+B),Bounce in Place,可以导出一个处理过的片段到新的轨道。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新出现的片段拖回原始轨道。最后关闭效果器,并删除新增的音频轨。并不比单独使用效果器麻烦。而且如果你使用Automation方式,还可以保留事后继续调整效果器的机会。
很好奇你为什么要“破坏性处理”,DAW的开发者想了一堆办法来让用户尽可能不使用破坏性编辑,因为破坏性编辑无法undo,有时甚至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LPX在默认情况下,破坏性音频编辑器甚至是隐藏的。所以你也许应该改变一下思路,尽量使用非破坏性编辑。
另外也并不是所有其他DAW都支持片段独立效果器,Live和Reason都不支持。
LPX里的Bounce in Place非常好用。你甚至可以把一堆分布在不同轨道的片段(MIDI和音频)全部选中然后Bounce in Place,最终这些片段全部静音,非常节省CPU资源。LPX会自动终止所有不工作的效果器的CPU耗用,目前我了解的所有DAW,只有LPX支持这一功能。
所以没必要心烦,仅仅因为缺失一个小小的并没有太大作用的而且很容易使用变通方法代替的功能。LPX的功能太强大了,慢慢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