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朋友打来电话,说2年前我给他们录制过一个音乐快板节目,在剧场里演出时有人提意见,说人声比音乐的音量小,需要调整一下。今天早晨我收到了邮件,听了一下音乐,果然是这样。人声是比音乐的音量偏小,当然不是小得太过分,如果把人声音量提升3个分贝应该就合适了。
当时不知道怎么会犯下如此低级的失误,怎么处理呢?
2年前的录音,移动硬盘里已经没有项目的备份了。脑子里能想到的就是调整EQ,通过提升人声的频率来勉强处理一下,为什么说勉强呢?因为在提升人声频率的时候,音乐必然也会跟着提升,这并不是个好办法。
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忽然,我想到了MashTactic。
可能有很多朋友已经知道MashTactic是款用来消音的软件,比较傻瓜化的操作方式、可能是目前最好的消音效果,都是大家选择它的原因。
MashTactic消音的原理是:人声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居中的,而音乐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立体声的,声场比人声的要宽得多,通过在MashTactic的界面中选择中间的人声部分对它进行衰减,达到消去人声而伴奏音乐基本保持不变的效果。
既然能把中间部分的人声选出来,当然也可以把它的音量进行增益,而不是衰减了!
在Samplitude中加载音乐,再在音轨上加载MashTactic插件,选中中间的人声部分,注意观察的话一步就能调整到位,如果不熟悉软件的话,可以在选中之
后,把界面最上方的Onset Gain的旋钮拉到最小,听听人声是不是最小化了,如果是的话,那就说明选中的部分就是人声。
这时我们把Onset Gain的旋钮调整到1点钟的位置,然后再把最下方的Exclution Gain调整到11点钟的位置,听听音乐,是不是实现了人声增大,伴奏减小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提升中间部分的人声的时候,可能也会同时提升了低鼓和贝司的音量。在音乐缩混中,大家公认的立体声设置方式之一,就是把低鼓和贝司居中。所以我们要适当地通过使用EQ衰减一下这一音轨的低频,不要太多了,2到3个分贝就够了。
这样实现的效果是相对比较完美的。
通过这一例子来说,效果器的使用有多种可能性,关键在于我们的思维要不拘泥,并有实验精神。
当然最好的是在制作时更仔细些,少犯些低级错误,减少后期再次处理的难度。
http://www.musicdiy.com/content.asp?id=1639
[
本帖最后由 啊嚏 于 14-9-28 09:4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