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转一篇拜亚监听耳机的好文

( 18 )
12
 
[收藏]
-  第 1 页  -

87
#1 13-6-26 14:24

转一篇拜亚监听耳机的好文

前言——沿着历史的窥探
说起拜亚,每位略懂耳机的玩家都能道出一二,无论是盖世太保与DT48之间的传奇故事,还是坚持“德国制造”的虔诚理念,在百叶窗和电话线里,我们总能闻到一股严谨踏实的德味。作为被古典乐浸淫已久的国度中最老牌的耳机大厂,拜亚之风味莫过于宽频响、高解析、低音染,高标准的回放诉求使其在HiFi之路上走得坚定纯粹;而在专业监听领域,拜亚的权威与造诣也决不输于任一竞争对手。说及监听,其与HiFi之间并非水火不容相生相克,前者的染色通常少于后者,后者更有市场妥协性,所以监听往往能融于HiFi(例如定位于缩混监听的DT880PRO),HiFi作监听则相对不妥(例如DT770)。其实“PRO”一词就足以说明一些问题——没有妩媚动人的外观,只是本着专业和实用。目前拜亚的监听耳机系列型号大致如下(如不全面欢迎补充):DT100、DT102、DT150、DT231PRO、DT250、DT252、DT48A、DT48E、DT770M、DT770PRO、DT880PRO、DT990PRO。这篇文章的主角就在这些貌不惊人的监听耳机之中。

小评——关乎素质的阐述
朴实无华、平衡中正、温文尔雅——DT250(以下简称250)
250的三频能量分布较平均,叫互不妥协更恰当些,其衔接上的顺滑度和880Pro比有差距,用一个词形容整体听感就是——“平实”。音色呈中性,声底偏厚。低频段的量感不少但不会令人不适,可惜弹性缺了那么一点,速度稍慢、质感略硬、下潜中规中矩(用SX500光纤输出+MAD D10解码直推则是基本没有下潜…),低频的层次感没有交代得很清晰,中低频段量感少而理性。接着说中频,250的人声“平庸”但不会显得涩,能量很充沛,没有什么线条感,量感铺开却未予雕琢,虽然不精致,但这种不强调精致染色的特立独行是非常耐听的,人声位置略靠前,口型适中,齿音相当少,结象感出色。中高频、高频段是老实的250令人惊喜的部分,至少不再像低频、中频那般敦厚甚至带有一点呆板。小提琴音色足够华丽!中高频段的染色可谓250强势的宣泄,注重量的表达,结象还是稍粗糙了些,高频并不刺激但毫不妥协,那些攀岩而上的铮铮力量是可以深刻感受到的,其实250的高频量感一点不少。至于声场,250的规模不大,声音还是较为平面化,纵深显得不够。解析方面中高频和高频表现良好,低频也不会给人以混闷感。动态是250的软肋之一,总的说来,就是差了那么一丝丝灵气和活力。

生龙活虎、气宇轩昂、澎湃激烈——DT150(以下简称150)
这是副足够冷门但很容易一闻倾心的耳机,整体风格暖,声底厚实。高素质前提下维持良好的听感,是得益于其令人惊讶的低频表现。150的低频理应接受足够的赞美:量感不滥,弹性甚佳,下潜极深,气贯长虹,层次感非常清楚,中低频量感不肥不瘦。250的低频在150面前显得缩手缩脚、紧张局促,在低频解析方面,150也是胜出一筹,速度感和动态的表现均属优异。我丝毫不掩饰对150低频的喜爱,就像耳塞中对TF10的青睐一样。可喜的是,150异常惹眼的低频并未盖住人声的锋芒:量感不瘦、质感扎实,线条不粗但够硬朗,密度比250大,毛刺感略微偏多但是细节更加丰富,不再像250那样理性,鼻音小过一点,人声位置仍然是靠前的,染色透着些胆味,带着毛茸茸的包围感。延伸至中高频,150一下子收敛了很多,甚至显得圆润细腻,到了高频则出现了150的硬伤,其滚降较为严重,失去了250的锋利感。声场是150另一个值得称道之处,在封闭式构造的耳机中有如此的规模难能可贵,三频比250打得开是较为明显的,纵深好过横向,上下均有可观规模,整体空间立体感强,形状也相当工整,在暖声风格和大声场两者矛盾的处理上,150调配的极为恰当,做到这点殊为不易。

清晰明朗、冷静大气、直白凛冽——DT770PRO(以下简称770)
250中庸温和,150澎湃激昂,听久了770,却不知如何用简短的语言形容,声底薄、染色少、背景暗是最初的印象。其低频的性格过于强烈,未推好的(SX500光纤输出+MAD D10解码直推)结果是发糊、成团、中低频肥大、中频干瘪无力,而发挥得不错的770的低频,是以质取胜的,不仅是收紧、凝聚,下潜也更加充分,中低频量感弱化收紧以获得更硬朗的线条。其低频解析介于150和250之间,瞬态比250出色,气势一般、灵性足够,人声虽然不再空洞乏力,但比起150和250依然偏干,位置也靠后不少,毛刺感比150稍重些,味道还是正的,但欠了些密度和染色,少了份厚实的韵味。到了中高频和高频,770的特点才终于发挥得淋漓:一流的延伸和线条感,解析度非常高,扶摇直上,虽不及250的华丽,但胜在声音的结实度、音色的饱满度,此频段的素质770稍高于250,而听感上个人更倾向与250。声场方面,770横向和150难分轩轾,纵向略小,论及空间的规整度,770的比例还是适当的,至少比250工整,但上下声场表现较模糊,整个声场略微偏下,带有一定的压抑感。


宽松舒适、细腻柔美、清新灵秀——DT880PRO(以下简称880)
四副耳机中最为平衡的耳机非880莫属,它也是染色最少的耳机。搭配不佳易出现较强毛刺感,发挥可观则是平衡耐听、干净中性,其低频速度很快,下潜尚可,量感最少,弹性稍好于250、770,880的低频不仅仅是点到为止,良好的瞬态是种讨巧的表达,虽然整体含蓄但不会失去对氛围的营造,更不会影响到人声的表现。其人声密度比770稍好,不再干涩、瘦弱,而是轻灵秀气,甚至带有淡淡甜味;位置还是略微偏后、质感略欠、时而有细、碎之感,线条还勾勒得不够清晰。中高频段是880的拿手好戏,质感甚好,山泉般清澈、甘洌,延伸明朗、量感丰富,雕刻感很强,打击乐器、弦乐器、弹拨乐器上的演绎毫不矫揉造作,对细节的刻画相当自然,高频虽亦鲜有修饰,但却不求量感,此频段的解析一如既往的出色,胜过150和250,至于整体听感是否过亮就得看前端的控制力了,做到通透还是足够轻松的一件事。至于声场,880的半开放优势体现得并不是很明显,横向最宽,而纵深仅强过250,与770和150相比并不占上风,所呈现的画面较为开阔但依然不够立体。

聆听音乐的味道
由于搭配的器材较少(未能听过A1下的880实为遗憾),四副耳机的脾性还尚未完全摸透,下面的文字仅仅围绕适合的音乐类型展开,以提供尽可能直观的参考意见。
先说对耳机硬素质要求最高的古典乐。150的定位、结象、分离度和声场规整度均是最好,但高频是掣肘;250三频量感均衡度适宜但声场偏挤,解析也显得力不从心。770和880的拿手好戏在于解析、横向声场与高频,定位感770比880略好,880的中频比770润泽,两者的染色都很少,大编制表现,770比880更磅礴激昂、大气凛冽,小编制上,880雕刻得更为细腻、精致,定位感和结象能力略好于770。两者的瞬态表现都是相当出色的。需要提到的是,880的动态、残响和低频氛围的营造均不如770,在小提琴协奏曲上还是更推荐770。

880对新世纪音乐的诠释可谓卓越,“不食人间烟火”之妙境由880赋予,一尘不染的音色配合开阔明亮的画面,卓然脱俗、浮想联翩,难以否认880的泛音是欠缺的,但这种在全频高解析前提下拉伸中高频并提升高频量感的调音在享受小提琴独奏时不会令人不适。很多人不喜880偏干的中频和中高频毛刺,但在前端控制力良好的前提下,880中频会变润一些,毛刺感随之少很多,中低频、中频密度偏薄的问题还是存在,这是为获得横向声场所作出的妥协。相对880,770对前端要求更高,中频干涩的问题更严重些,低频如何收放自如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部分,而880的淡雅风格对前端更具亲和力一些。

虽然880和250同属平衡性极佳的耳机,但在杂食性上,声底更加厚实的250无疑更占上风,250牺牲最多的部分是横向声场,但是三频的量感分布均匀,低频和中频的量感都要多过880,质感密实,中高频的华丽染色是250难得高调表现,更多时候250都表现出一股朴实之风,解析上没有880凌厉。耐听比动听重要,这就是DT250的理念。

250和150相对更适合听人声,前者平实真切、后者丰满水润。250的三频算不上紧凑,但声场略挤,这样组合的结果是背景黯淡整体结象突前,照顾大场面时会显得力不从心,而人声则游刃有余,由于中高频的优秀染色和良好解析,250对小编制也有足够的信心去把握。关于人声的理解是件太过复杂的事情,就像食客们对烹调口味的不同需求一般,250的味道是属于淡的,但很扎实,150的味道浓不少,但稍唐突。女声上150的表现会更讨喜些,如席梦思一般舒适温暖,某些细声线歌手的曲目用880听也不失为一种享受,那是帐幔包裹下的夜色浪漫。男声表现150无疑最为合适,250至刚,880偏柔,770过散,150则是把灵性、力量和厚度有机结合,这种质感不会称得上“肉”,毕竟他的名字还是拜亚。

150适于表现通俗流行乐,而对吉他的演绎也特别动听。其中频犹如一块多汁的牛排,质、量兼备,而质感尤其出色,厚实不乏光泽度。中低频和中频解析的水准优异,染色也相对较多,对吉他音色修饰的成分多于还原,音符的跃动感更强;150低频弹性十足,动态对比明显,在爵士乐和摇滚乐的表现上,不满足于250的中规中矩,其低频下潜和解析上的优势可以掩盖整体风格较为粗犷、声音发冲的小缺陷,强烈的包围感带着厚重的暖意。虽未曾听过DT990,但150已经足够证明拜亚耳机的味道并非都是清淡。

尾声
三言两语做个总结:
250的监听味道十分纯粹,毫不偏颇的声音调校加上扎实的声底,高耐听度可作退烧药使。
150的命运就像当初的Yuin PK1一般,早早的诞生却难觅伯乐,素质听感俱佳而少人问津。
770被笼罩在880和990的光环下,仍用极高素质的解析和高频苦苦秉持拜亚的专业精神。
880不像是对经典的致敬,倒仿佛把历史更为延续,当其中频亦显舒展时,传承变为了超越。
厚薄两相宜——250和880讲究均衡中性、适合长期聆听,区别在于一厚一薄、一实一虚。
浓淡皆有味——150和770坚持特立独行、适合按需搭配,区别在于一浓一淡、一低一高。

后记
对于这篇文章,如果希望看到开苞图并想了解做工、线材、耳罩、收纳盒甚至保修卡的介绍,那么您可以单独询问;如果希望从中获得频响曲线、阻抗匹配等技术方面的知识,那么您可以一笑置之。我更希望各位把它看作一篇选购指南,把文中的耳机味道提炼出来自行品评并作出选择。理性发烧是每位烧友怡情的前提,既然读文难以尽兴、毒文更易乱性,那就抱上自己的器材亲自聆听。关乎耳机的嘻笑怒骂早已令人疲倦,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太喜爱音乐。最后谨希望大家烧得乐呵、听着愉快。

转载自耳机大家坛,原文链接:http://www.erji.net/read.php?tid=966228&keyword=
观众反应

125
#2 13-6-26 15:14
在用880pro
观众反应

1026
#3 13-6-26 15:45
感谢LZ的转载!

87
#4 13-6-29 14:27
原帖zerozeroyu 于 13-6-26 15:14 发表
在用880pro

感觉如何

688
#5 13-7-1 12:09
为啥没说990 Pro?我有了770 Pro想再买个990 Pro

320
#6 13-7-1 14:13
990PRO应该是影视后期的

94
#7 14-5-20 09:03
学习一下!

242
#8 14-5-20 11:39
总感觉ERJI.COM那帮人是玩玄学的。。。
观众反应

25
#9 14-6-13 23:07
我只想晓得这些耳机都要什么样的耳放才能推起来

105
#10 14-6-29 17:14
原帖凡水成冰 于 14-6-13 23:07 发表
我只想晓得这些耳机都要什么样的耳放才能推起来

A1淘2手的好成色差不多4000左右吧

93
#11 14-7-1 08:54
770还是一款不错的耳机.

1551
#12 14-8-18 12:20
在用880pro  

A1  配880 真的牛??

186
#13 14-8-18 15:40
刚收了一个770 用lyra1推感觉还不错

115
#14 14-9-4 17:52
看到一堆字的得就没耐心看

154
#15 14-9-14 12:59
没有T1呢,呵呵呵。声场空间感超过前面介绍的,舒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