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搞坏了音乐创作圈
我也觉得作为唱片公司的哨头兵企宣有相当大的嫌疑
只是开这个话题,再转一个乐评人的一篇文章,引用了李春波的呛声,希望管理员不要将这个帖子转到不务正业区,这个话题很务正业哩
转刘蜀秋:企宣该不该写歌?
因为新专辑主打歌《楼兰新娘》的词曲作者杨海潮曾经屡屡在唱片公司企宣跟前碰壁,李春波近日向企宣开炮,指责企宣垄断词曲市场的结党营私行为实乃歌坛一大毒瘤,这事儿很有意思。
《楼兰新娘》这首歌我是知道的,10多年前我甚至陪着杨海潮跑过多家唱片公司自荐这首歌,就像李春波所言,每一次无不碰得头破血流,所以我要承认,李春波的观点,虽然不免失之于偏激,却也不是无的放矢。
可能是中国唱片史上最优秀的企宣魏风在告别唱片业时如此说过:唱片公司是企宣们卧薪尝胆的地方,他们的目标是当歌手,当词曲作者,心思根本不在工作上,所以这个行业,很让人绝望。
可悲的是,据我所知,他们说的都没有错。但即使如此,我仍然不同意把整个企宣一棍子打死,毕竟,结党营私者是有,但不是全部。
通常会有一些企宣,他们或者会哼点旋律,或者会写几句似乎叫歌词的东西,便毅然将自己定位为词曲作者,这也难怪,人家孙燕姿从企宣都变成歌手了,为什么我就不能写歌?
似乎是这个道理。拿破仑不是说过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问题是,如果我说不想当总统的厨师不是好厨师,你会同意吗?
是的,我的意思是,企宣之于词曲作者,就像厨师之于总统一样,毫无逻辑关系,犯不着去较劲。
我有幸在《体坛周报》工作过一段时间,总结其巨大的成功,其中一点我认为就是它严格的采编分离制度。《体坛周报》的编辑个个一流,却从不写稿,他们所执著的工作是,千方百计约最适合写某一篇稿子的记者和作者来写这篇稿子。
我觉得企宣和词曲作者的关系也该是这种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当然,你实在有瘾或有梦,也不是不可以写,但如果真的一意孤行的排斥民间优秀作品,那就真成了唱片公司这个特洛伊城里的木马了。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能全怪企宣,他们的收入实在是太微薄了,吃的是草凭什么一定要为你挤出牛奶和血?你真的当全世界都是活雷锋?
1998年以来,我做过许多份工作,其中收入最少的一份恰恰发生在唱片公司,那会儿我在sony music当企宣部经理,收入甚至不如我后面某一份工作的零头——你想想,一个国际公司的企宣头目尚且如此,那些基层企宣过的该是什么日子?饥寒起盗心,这可是圣人的话。
下面的话是说给唱片公司老板听的,当然也不至于就少儿不宜。我要说,假如我开了家唱片公司,我会招这样的企宣:第一他唱歌必须跑调,第二他必须不识谱,第三他最好不识字,这样就基本可以让他踏踏实实的干好本职工作了。但是如果你也这么做的话,我要奉劝你一定要给人高一点的薪水,否则,我和你打个赌,就算是一字不识的文盲,也会被你逼得去写歌的。
我自己觉得:一个体面的企宣一定要是个有正确审美观念而且又厚道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