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转贴] 五线谱固定唱名法及其它

( 4 )
 
[收藏]

671
#1 11-8-3 17:59

五线谱固定唱名法及其它

五线谱固定唱名法及其它
看到坛子里有好些关于讨论首调、固定调、线谱、简谱的帖子。下面转一个著名指挥卞祖善的一篇文章。可能对大家有用。( 说不定已火星了)为节省空间本人略有删节,捡重要的内容贴上。如需全文可联系我。

五线谱固定唱名法及其它


作者:卞祖善

在本届CCTV电视歌手大奖赛民族唱法单项决赛过程中,一些观众认为考核歌手视唱的试题应采用简谱,监审组当场请赵季平评委就此问题予以解答。
赵季平认为专业人员必须采用五线谱并提倡固定唱名法。毋庸置疑,这一解答是完全正确的和十分明智的。
众所周知,五线谱早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记谱法。
意大利中古时代的音乐理论家奎多·达雷佐(约990—1050)约在一千年前对记谱法进行改革,扩展了用横线来表达音高的原则。


奎多是教授视唱的鼻祖。鉴于古希腊、古罗马式的字母音名体系并不实用,他发明了唱名法。
采用ut(即do)re、mi、fa、sol、la等唱名来指明音阶中各音的相对位置,从而结束了学习曲调只能依靠口头传授的历史,其意义之深远不言而喻。
13世纪,四线谱表用于素歌(西方基督教传统仪式曲调)和单声部的歌曲;五线谱表用于复调音乐。而在16世纪英国的键盘乐曲中,还应用过六线或七线谱表。
至17世纪,五线谱表得以不断丰富完善。无论升降号、变化音的应用,拍号、小节线、节奏和休止符,和弦、琶音、各种演奏法以及附加的表情术语等符号与提示,逐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程度。成为从事音乐创作、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理论研究的科学依据。
尽管如此,五线谱并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因此,它仍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在古典和近现代的乐队总谱中,各种移调乐器的记谱法,与其说是为演奏者提供了不少方便,倒不如说给演奏者带来更大的“祸害”:
由于移调乐器实际发出的音高与谱面标记不符的现象,导致演奏者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首调唱名法的门徒。
因此,可以断言移调记谱法弊大于利。在19世纪上半叶的总谱中,为了转调方便,圆号声部常写有两个不同调性的谱表,如瓦格纳的歌剧《黎恩济》序曲、《漂泊的荷兰人》序曲和《罗恩格林》前奏曲等;更有甚者,在柏辽兹的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的场景》一段中,圆号四个声部,竟然是一个声部一个调(E、F、A、D)。可见,要谱写这样的总谱,对于作曲家来说,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给后人留下的读谱难题就自不消说了。
因此,普罗科菲耶夫对此进行了改革,他的总谱各声部一律谱写实际音高,而在复制分谱时再按需要分别移调。 1921年,捷克作曲家哈巴(1893—1973)提倡用四分之一、六分之一和五分之四音,甚至三分之一音写作,从而创立了微分音记谱体系。所幸的是这种体系的寿命不长。
统的谱表记谱法自20世纪50年代起,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总体序列主义,机遇音乐等先锋派手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非常规的记谱法和各种新发明的符号层出不穷。
至20世纪70年代,现代音乐记谱符号的新技术已逐步标准化了。
1992年2月,人民音乐出版社翻译出版了美国霍华德·里萨蒂选编的《新音乐语汇——现代音乐记谱法指南》一书,这是一部研究了六百多部现代音乐作品总谱成果的实用手册,为我国这一学术领域填补了空白。










[ 本帖最后由 mryc 于 11-8-3 20:00 编辑 ]

671
#2 11-8-3 18:01
(接上)
固定唱名法源于法国,不论何调性(包括所有的变化音)皆按实际音高唱出。如音名C音永远读作ut,即“固定的do”,余类推。而只有把固定唱名法作为整体指导观念,在日常的专业实践过程中——在无论唱、听、读(读谱)、默(默谱)等一切与音高、音符打交道的专业磨练过程中,一律应用固定唱名法,持之以恒,不断地反复比较、识别、强化固定音高的感知能力,才能最终建立牢固的、终生受益的固定唱名法观念和功力。否则,仍然无法挣脱首调唱名法的桎梏,只能一辈子当首调唱名法的俘虏。
首调唱名法的历史并不长,19世纪40年代起源于英国。不论何调的大音阶的各级音通唱do、re、mi、fa、sol、la、si,即各调的主音均唱do,称之为“可动的do”;小音阶为la、si、do……因此,首调唱名法必然造就只具备相对听觉能力的音乐家,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建立首调唱名法观念的过程,往往是轻而易举,甚至于无师自通便可实现的。但可怕的是,一旦形成了首调唱名法的观念之后,它就变得十分牢
固,甚至顽固。想要改变、推翻它,重新建立固定唱名法的观念,却是极其艰难的,特别是对于成年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首调唱名法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气候,是和一位大人物——卢梭(1717—1778)的发明分不开的。卢梭这位瑞士钟表匠的儿子,18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的天才,作为一名音乐家却鲜为人知。卢梭作有歌剧《风流才女》和田园歌剧《乡村卜者》,后者于1752年首演极受欢迎,成为屡演不衰的剧目。而莫扎特谱
写的歌剧《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安娜的爱情》(1768),即《乡村卜者》的德语本。此外,他还作有歌曲集《聊慰一生伤心事》。作为一名音乐理论家,他为狄德
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撰写了全部音乐条目,由他编纂出版的《音乐辞典》(1767)为后人提供了“有关当时的音乐术语和音乐思想的宝贵资料” 。
1742年8月22日,卢梭在巴黎学士院宣读了他的数字记谱法(即简谱)论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被指定为审查Wei员的三位院士之中,一位是数学家、一位是化学家、另一位是天文学家。


[ 本帖最后由 mryc 于 11-8-3 20:04 编辑 ]

671
#3 11-8-3 18:04
正如作者所指望的那样,简谱“掀起一场革命”,成为传达音乐构成信息最简便、最大众化的一种手段。同时它也成为造就众多首调唱名法门徒最有效的催化剂。
所有采用简谱的人,一个个毫无例外地戴上了“有色眼镜”,无论大千音乐世界是多么绚丽多彩,在他们“看”来都只有一个色调:首调。
而以固定唱名法训练成为具有绝对听觉和内心听觉的音乐家们,却能分辨不同音高形成的“五颜六色”与千变万化的差别,甚至能以内心听觉感应音乐。对于拥有绝
对听觉的音乐家们来说,听音乐犹如聆听母语一样直接,其听觉能力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界。这本应是所有音乐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都是简谱惹的祸!让无数掉进首调陷阱的学者不能自拔。倘若卢梭生前对他发明的数字记谱法,产生的负面影响有所醒悟的话,相信他会在其《忏悔录》中夸耀该发明的同时,向世人道歉谢罪的。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音乐家贺绿汀多次呼吁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要大力推广五线谱”(见1980年5月7日《音乐创作座谈会简报》第13期)。并“建议在编中、小学音乐教材甚至幼儿园的音乐教材及音乐课程中都用五线谱,这样对提高我们的音乐文化水平是有很大好处的。”

贺老同时指出:“简谱是从日本传到中国来的,但日本老早就不用了,我们却反而把它当宝贝。现在全世界都用五线谱,唯独我们用简谱,这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也是有严重障碍的。”(

[ 本帖最后由 mryc 于 11-8-3 20:01 编辑 ]

671
#4 11-8-3 20:34

回复 无要还 在 #3 的 pid=3201368 的贴子

谢谢mryc的编辑。

518
#5 11-8-3 21:25
首调和固定调都有弊端。 最好的办法就是抛弃唱名,用“a"或者“la"等随便什么直接唱音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