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声的处理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修正,一类是修饰。
混音的时候,先要对人声进行修正处理,比如降噪、压缩、均衡,这些效果器是对人声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这个概念是我个人提出来的,主要意思是对声音进行尽可能的准备混音状态】。录音的时候总有些不合适的地方,比如声音大了或者小了等等,先进行修正处理,期望得到一个良好的音频状态。
然后才是修饰处理,比如混响、声场之类的。
至于具体插件先后,这个可没有标准,看个人习惯。
我个人的处理习惯是先降噪—其实这个用得很少,一般录音都尽可能减少噪音干扰,降噪会有损音质。
然后画包络,对音量进行处理,然后加压缩,调整动态,然后处理均衡——这个均衡主要是调整高低频比例。
在这个基础上根据音乐进行修饰,先调整声场,然后加混响延迟什么的,其次调均衡,主要是对加了效果后的音频进行进一步调整,最后加个响度什么的,大致是这样,不过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个要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处理。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