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瞎说莫扎特

( 18 )
12
 
[收藏]
-  第 1 页  -

1251
#1 10-10-17 16:31

瞎说莫扎特

莫扎特---这个名字嘛,大家应该都相当熟悉,不过我对他可能相对一般人会更熟一点,或者说我算是有莫扎特情结的人,因为我生平拉过的作品中,就数莫扎特的最多(谁让他写那么多呢)。我生平第一次登台,遭遇的也是莫扎特逝世周年纪念音乐会,于是又是一大堆老莫的作品。我在少年乐团时代,1--2--3提的谱我基本拉遍了(因为小朋友“材料”不够的缘故,没有“儿童中提琴”,因此就把中提声部改为“3提”)。基本上,那个时代尽管大众推崇贝多芬多一点,但我还是认为莫扎特是史上最牛的音乐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觉得他写得够多)。不过,周而复始的捣鼓他的作品,时间长了就有些审美疲劳。一是因为他的作品实在是多如牛毛(到至今我也没听完过),二是因为他的作品千篇一律。这开始让我怀疑老莫的人品:“丫是不是没钱吃饭了,写一大堆拿来卖钱的”?不过这个部分到真的被我猜中了,至少老莫在婚后的一段日子,的确是为了弥补庞大开销而不停的接过一大堆活。实话实说,不管“神童”也好,“大师”也罢,总之我肯定不会相信“干活”的东西会是什么很好的作品。所谓“上帝之手”,不过是一种美化而已。毕竟音乐家也是人。--------“原来丫真是没钱吃饭了,然后把这堆拿来换面包的东西留给我们,还要说成是“经典”之作,老莫,你丫实在是太不厚道.......”,我当时自己在啃一个面包,然后心里面就这么想着,老莫在我心中的地位从此一落千丈。甚至教育同僚的时候都说:“学谁都行,可千万别学老莫”......云云!
      不过鄙视归鄙视,考试我还是乐意拉老莫的东西,因为觉得容易上手,而且摸清了他的套路,很多时候手一搭就知道该是什么音,所以觉得老莫也没那么一无是处。相比之下,贝多芬的东西就让我觉得不舒服很多,主要原因还是心理上的,因为那个年代,是个人样的,为了想表示自己“懂音乐”,都爱拿“贝多芬”说事,其实除了知道“贝多芬”三个字,以及《命运交响曲》这几个关键字以后,也就再也说不出更多的东西了,接下来,多数人在讲完贝多芬之后,为了显示自己“真的懂音乐”,什么“瞎子阿炳”,“聂耳”就来了,稍微上规格点的,就跟你说:“《梁祝》不错啊,盛中国拉得好啊......听他拉琴我都哭好几回了”.......云云!总之,那个年代我是不喜欢贝多芬的,再说我一向也觉得贝多芬的作品有点神经质(其实当时碍于他是“大师”,我没有直接说他的作品象“神经病”,要给面子嘛)!
    好了,回过头来说老莫,老莫基本上伴随了我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我就转投“老柴”门下,主攻研究老柴的作品,我觉得老柴太细腻了,细腻到让你怀疑他的性别。不好意思,我这个人就是这么乌鸦。我一猜,它就会变成事实,事实是,老柴就是同性恋者,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我们所熟知的作曲家,全部是男同志,没有女同志。是不是觉得太雄性了?没关系,我们还有老柴,基本上可以说,在音乐色彩的把握上,老柴填补了男性缺少的那一部分。如果说,历史条件准许,我们不要听名字,光听音乐,我想多数人会认为他的大部分作品是出自女人之手。
     不好意思,过渡一下,还是回来说老莫,记得某一天,有人在播放莫扎特的一个钢琴曲(不记得名字),我当时一听就是“莫式风格”。不过,那个时候已经过了很多年,重新听老莫,有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至少那首曲子应该不是干活的)。于是我觉得应该重新研究下老莫。然后我重新开始听他很多作品。渐渐的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要追捧他。这不是今天我们概念中的“选秀”,他运气好被选中而已。
    我们综合的分析一下,老莫号称“5岁作曲,11岁写歌剧”,这个资料,我个人认为有点夸张,或许“一闪一闪亮晶晶”这种“哼哼”,有可能,11岁写歌剧,我觉得这个资料也不太可靠,但也不能说它没有道理。其实老莫在36的生涯里,具有颠覆性,而且确定他霸主地位的,就是歌剧。而其他作品,实事求是的讲,如果浓缩进50个,也都算精品。
    主要是很多朋友对歌剧不是十分了解,不明白在当时,莫扎特的歌剧是个什么概念,我通俗点讲,相当于80年代,大家都在膜拜《青苹果乐园》那种劲爆的舞蹈加音乐的时候,突然冒出个Micheal Jackson。那种东西无疑是惊动全国人民的。在当时老莫就是震惊整个欧洲乐坛的人物(从17世纪中叶开始,歌剧就在欧洲广泛的流行,相当于今天流行舞曲,明天流行RNB),而老莫的艺术概念,大大提升了传统歌剧的表现性和色彩性以及人物感。老莫主张加强用音乐塑造人物的概念,而传统歌剧则强调音乐辅助戏剧,音乐只起到渲染唱词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卡拉OK概念)。而如今,所有歌剧,音乐剧,都是以老莫这样一个概念为基准进行创作的。(这么说好象就通俗容易懂点)。再回过头来说,18世纪,虽然逐渐步入古典主义时期,但其大思想仍然是笼罩在巴洛克时代的阴影里,有巴赫和亨德尔这两个“乐坛擎天柱”在那杵着,要想挣脱和颠覆,谈何容易??老莫当年也不过个是个20来岁的小年轻。到死也不过36。从这一点上,更能体现出老莫的“牛”。而古典主义时期,是影响了整个西方近代音乐的重要时期。西方近代音乐实际上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扩散的,而老莫是影响这个时代的人。换句话说,老莫也是影响近代西方音乐的人。(这个概念好象还是比较容易懂)
    所以你越研究越发现,传说的“神童”,“上帝之手”........似乎确实存在,至少在当今,我是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虽然当今流行乐坛出了个Micheal Jackson,但不知道200年后他是否还有这样的震慑力,他的概念是不是在200年以后也实用。这个还是留给子孙去看了。
总之老莫在我心里,既是天使,又是恶魔。我一想到他卖着“快餐曲”,过着奢华的生活,就少不了做噩梦。不过想想费加罗,巴巴吉诺,又觉得他形象还是很伟岸滴。
    好了,我已经自己报案了,我是瞎说的。所以大家也可以来说说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样瞎说的好处,就是可以提升一部分初学朋友的音乐概念。或许大家不一定喜欢自己看书,不过通过这样的闲聊方式来补充一些知识,我想是很多朋友喜欢的方式。谢谢大家,谢谢主办单位“音频应用”论坛给我这样一个演讲空间,再次感谢CCTV-1的全体工作人员。
观众反应

4423
#2 10-10-17 18:50
那个 关于18世纪 巴赫被埋没了   1829年才被门德尔松从阁楼里翻出来。
莫扎特当时的前辈 是海顿 说思想 巴赫和亨德尔的宗教音乐 对当时的欧洲的宫廷音乐或者说“流行音乐”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歌剧方面 欧洲流行的是意大利歌剧  莫扎特开创的是德奥体系的歌剧

其实 抛开风格 听作品 就是人格的展示  听莫扎特 仿佛就是他正在你眼前 哈哈大笑 或者起舞或者绘声绘色的在跟你讲一个故事
有些人喜欢莫扎特的乐观  天真   而有些人讨厌莫扎特的游戏人生的态度

莫扎特也算是德奥体系的一个异类吧  不像后来者 从贝多芬开始  舒伯特  勃拉姆斯  瓦格纳 到马勒

都是秉承德奥 严谨深刻冷静的艺术风格的。

我个人更喜欢后来者们。

[ 本帖最后由 ALUKD 于 10-10-17 18:51 编辑 ]

1251
#3 10-10-17 22:17
呃......可能我讲得有些误导了.我解释一下.我之前讲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切换到"现代"的角度,所以有点混淆.因为"讲故事",就要讲得通俗一些,比较有普及性,如果说得太深了,很多人会看不下去.可能我讲得不是很好,但我的目的不是让大家在我这里学习,而是让大家有了兴趣,可以根据我给的线索自己去看书籍.这样对于初级朋友来说,就比较有"目的性".
我在这稍微做一些八卦补充:巴赫跟亨德尔是同一年出生的,(我认为这句废话是有必要的),他们两人终身没有碰过面,但两人的音乐同时受意大利作曲家,也是小提琴家科莱里的影响很深.同一个时代,说到影响力,肯定是有的,多大,这个不好说.因为我没有活在那个时代,不过亨德尔在世凭借<弥塞亚>,名气可能会大一些.巴赫在活着的时代的确还没有被封为"大师".是1829年门德尔松翻出<马太受难曲>,才让世人重新见到他的真面目.从而奠定了他在巴洛克时期应该获得的位置.

关于莫扎特跟海顿的关系,其实这个问题更加八卦----我认为应该说他们是"兄弟"关系.当然,这个"兄弟"指的不是血缘关系,而是当时教会,或组织成员之间相互的称呼.因为海顿与莫扎特都是共济会成员.在莫扎特经济和精神上不太的一段时期,共济会给了他很大帮助.

1689
#4 10-10-18 00:00

回复 月下的镇魂歌 在 #1 的 pid=2803725 的贴子

Micheal Jackson和列侬一比,啥都不算了!

1689
#5 10-10-18 00:14
布伦德尔谈莫扎特  


本文选自瑞士作家马丁.迈尔采访钢琴家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的谈话录
马丁.迈尔:你把莫扎特视为作曲家中的形势大师。那么。是不是由于莫扎特的音乐中的美妙旋律,也就是他所说的“甜美”,使人们往往忽略了他对形式的把握?
布伦德尔:莫扎特的音乐有着完美的形式,同时作为一名“如歌”的作曲家,他音乐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美,感官上的美。莫扎特是最具美感的一名作曲家。他的音乐旋律给人带来无限的感官愉悦。我想起费鲁桥.布索尼说过的一句妙语,他对莫扎特有过很多精彩评论。他说,莫扎特以歌唱为出发点,由此滋生出贯穿于其全部作品中纯然的音乐美,宛如女人霓裳中透出的迷人胴体。如此美妙!在莫扎特的音乐中,你会发现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对此布索尼也不得不承认:莫扎特在很小的时候就根据自己的观察来刻画人物。他一直洞察着世间百态,用咏叹调的形式即兴创作,表现人们的情感关系;作为一个孩子,他以此为乐。莫扎特的音乐表现范围广泛,从滑稽可笑乃至恶魔――这也是我与布索尼意见相左的地方,他不承认莫扎特音乐在另一方面的表现――他认为,“如果说贝多芬的本性可比作雷雨般的宏伟壮观,那么莫扎特便是永恒的和煦阳光。”
迈:莫扎特真是才智惊人!
布:当然,要记住瓦格纳的话,他对莫扎特的一些作品推崇备至,誉之为“光明与爱的天才”,此外,舒曼也称赞莫扎特“洋溢着希腊的优雅”。他们言不为过。在1950年代,这种认识十分风行;当是对于莫扎特的作品,无论是演奏还是欣赏,都采取一种极致的阿波罗方式――井然有序、平衡和Xie和有纪律。我记得罗伯特.卡萨德絮(Robert Casadesus)演奏的“客观化”莫扎特。而此前的一些指挥家和钢琴家,像布鲁诺.瓦尔特、艾德温.菲舍尔和富特文格勒,他们的方式则截然不同。当然。还有著名的弗里茨.布什(Fritz Busch)指挥的《唐乔瓦尼》。
迈:对于莫扎特天才中黑暗的一面,你是如何发现的?当你开始专注与他时,心里就清楚这一点了吗?
布:没有,当时并不是很清楚。在19世纪60年代我的第一个莫扎特时期,是阿波罗方式。那时的一些录音仍给我带来快乐。但后来就开始变了,或许跟我年龄增大有关系。莫扎特的音乐形式――作为作曲家中的形势大师――当然不会一成不变。风格不是死的,而是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变化的。对我来说,莫扎特的晚期风格趋于简约,有时听起来可能会烦;我的演奏与沃尔夫冈.希尔德斯海默(德国作家著有《莫扎特》一书)演绎的莫扎特是不一样的。那么问题就来了,究竟莫扎特的作品中有没有较差的,有没有人敢于谈论这些。对此,我一直非常小心,坚持这样一条原则;如果我们对大师的作品品头论足,或许错的是我们。不过,我要说,莫扎特的一些晚期作品,比如《魔笛》中的萨拉斯特罗,听起来缺乏特色,显然,莫扎特不喜欢清规戒律。
迈:这大概跟歌剧的主题有关。
布:是的,《魔笛》中萨拉斯特罗对莫洛斯塔托斯的所作所为,还有他有关女人的观点,都很有教唆性。莫扎特不少晚期作品都趋于平和――《加冕协奏曲》第二乐章尤为典型。虽然缺乏情绪上的对比,这个乐章在19世纪后期却极为流行。我曾经把它比作是拉斐尔圣母像那种苍白的美,结果惹火了我尊敬的朋友恩斯特.贡布里希(著名艺术史学家)。
迈:你能否想起莫扎特其他任何表现出不足的作品?
布:我会婉转而有保留地说到一些钢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C大调第十三钢琴协奏曲》K415的行板乐章和《第十八钢琴协奏曲》K456的前两个乐章都十分精彩,但这两首协奏曲最后的回旋曲却都有点差强人意――它们不常被演奏,就是这个原因。
迈:什么会使莫扎特在这些回旋曲上如此草率?
布:人们并不是总能清楚自己干了些什么,哪怕是创作水平极高的莫扎特。就说说海顿吧。他在匈牙利艾什泰哈齐王府期间忙的不可开交:演奏别人的新作,训练乐手和歌手,管理木偶剧团,还要按照一名王子的要求学习弹奏维奥尔琴。即便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觉得海顿也不能保证每部作品都在同一水平上――作曲就象吃饭和呼吸一样。或许,我们该谈论一下莫扎特特别突出的作品。



迈:太好了,你把《朱纳霍姆协奏曲》K271(E大调第九钢琴协奏曲)称为音乐界的奇观,它表现出一个全新的莫扎特。
布: 绝对的。要是在不知情的前提下你去听一听莫扎特此前的钢琴协奏曲,你几乎会怀疑它们是否是莫扎特的作品。而这部作品焕然一新,质量上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朱纳霍姆协奏曲》是莫扎特的第一部杰作。谱写这部作品时,他是21岁;这么看来,莫扎特并非门德尔松式的少年天才,虽然此前他已经创作出了许多出色的作品,奠定他以后的大师道路,但是真正的起点就是这部《朱纳霍姆协奏曲》――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部早熟的杰作,因为莫扎特在数年之后才再次达到如此高的水平。我发现,他后来创作的钢琴协奏曲都没有超越这部作品。真正的天赋宛如昙花一现,的确如此。
迈:它是莫扎特其他重要作品的先兆?
布:是的。《朱纳霍姆协奏曲》引领着未来,尽管它源自一个后来不复延续的巴拉克传统。中间的小行板乐章可谓是更高水平的格鲁克风格。顺便说一下,这部协奏曲中的装饰音是非常有趣的。其中包括了所有要素:引子、华彩乐段,均是前所未有过的精彩。后来的作品在中则不再需要这种形式的装饰音了。有时就会产生这样一种误解,即后期钢琴协奏曲不再精雕细刻,必须进行补充,应仿效早期的作品。对此我不以为然。同时我也不赞成两位年轻的莫扎特同时代人约翰.内波穆克.胡梅尔和菲利普.卡尔.霍夫曼的做法,他们对莫扎特的音乐过分装饰,充斥着过多的音符,结果使行板变成了广板。这绝不是莫扎特修饰自己音乐的手法。莫扎特在音乐细节上的精心安排足以让我们明白了演奏时应该把握的分寸。
迈:不过还有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对一些钢琴协奏曲进行有益的修饰,特别是缓慢的乐章。
布:对我来说,无论如何也不会像今天某些历史作品的演奏家。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必须经受住进行必要的处理:比如,当一个简单的主题多次出现时,而莫扎特并没有加以变化,那么演奏者可以自己进行变化。而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莫扎特本人,对于哪怕是非常细小微弱的变化,也是十分谨慎的,这其中大有学问。看一看《第二十四钢琴协奏曲》:在小广板乐章,他对主题的变奏和阐释极为谨慎,但却十分充分――任何在此添油加醋的演奏者都是门外汉。
迈:但也不能说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有一种更加奢华的趋向。就像你曾明确的指出,《B小调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K595是一部充满迷惑力的简朴的作品。
布:是的。另一方面,这部钢琴协奏曲有些地方仅标出了最初和最后的音符,历代钢琴家中,有些人严格按照曲谱进行演奏,包括阿图尔.施纳贝尔和克拉拉.哈丝姬尔――不过我觉得这类钢琴家实在太少了。而像艾德温.菲舍尔和旺达.兰多芙斯卡,他们的演奏相当胆大。无论如何,只有忠于莫扎特原作,才能成为典范。另外,当说到《朱纳霍姆协奏曲》时,我还想到了其他的一些既有创新而又成功的作品,比如,《A小调第八钢琴协奏曲》K310,它把悲歌剧那种宏伟的风格运用到了钢琴上,特别是在第二乐章。
迈:真正出色地跨越了乐器的局限性。
布:是的,我认为对多数钢琴作品的阐释不能仅仅靠琴键,这部奏鸣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交响曲般的第一乐章,假如演奏十分到位,听众会被完全镇住。第二乐章就像是女高音咏叹调,中间段落富于表现力。我甚至能猜出大致的歌词,想想一下,这一乐章充满了动感,反复出现的遛四和弦直彻心肺。我们仿佛看见了一位高傲的妇人,站在那里歌唱:哪怕你让我心碎,我仍爱着你,一直真心的爱你,就是让我死去,也不会拒绝你。第三乐章则是幽异的管乐嬉游曲。这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中非常普遍:以管乐器代替弦乐……
迈:能否谈谈你曾分析过的莫扎特的多动性?他的音乐发展,还有小节之间的如何转换?
布:可以。那当然是他在程式上的一种趋向,显而易见。莫扎特另一部突破性的作品就是《后宫诱逃》,德国第一部伟大的歌剧,它至今仍能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作曲家把握歌剧的高超技艺令人叹服。其次,是莫扎特非凡的五重奏――即便是在博凯里尼的作品中,我们也听不到如此奇妙的音乐。最后,就是音乐会咏叹调,绝佳的例子就是为女高音、钢琴和管弦乐团谱写的那段“Ch’ io mi scordi di te?”。
莫扎特音乐的一大特色就是公众与个体之间的鲜明对比。你应该能想到某些钢琴协奏曲中的合奏,特别是《C大调第二十五钢琴协奏曲》K503,其中几乎没有独奏段落,因为这部适于正式、欢庆和公共场合的作品就是要深度的展开。
迈:很喜欢《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K467吗?
布:还可以,尽管是庄严的快板,这部钢琴协奏曲还是非常风趣和雅致,只是第二乐章中兴高采烈、充满热情的夜曲除外。莫扎特音乐中还有以下各种对比:宿命于个人;潇洒、优雅与庄严;滑稽与严肃;反语与直白――特别是在《女人心》中。始于何处,终于何处?一个永恒的话题……
迈:在此,有一个思辨问题让我不解,对于贝多芬,我们可以想像出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心灵上经历的痛苦挣扎。在演奏贝多芬的作品时,人们就能想起他来。但是对于莫扎特来说,情况则完全不同。在他的作品和他的人格之间,是否存在着一面无法穿越的壁垒?
布: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基本上同意这样的观点:你不应该从作曲家的作品中来概括作曲家本人,也不能根据作曲家本人来推断他的作品。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这么做,但那只是例外。我个人更偏向于 让所有艺术家大隐于市,就像莎士比亚,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人知道他。人们对艺术家的理解越少越好,特别是对作曲家。当贝多芬被描绘成为一名包容一切的博爱者时,我不得不指出,除了《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以及《费德里奥》最活一幕大合唱以外,贝多芬还谱写了许其他作品。如果说到作品的寓意,莫扎特的“魔笛”和巴赫的“受难曲”都具有深刻的寓意。贝多芬的音乐表现,涉及到从公众到个人、从超然到俗趣、从才智敏锐到“永恒的真理”。然而,他的《迪亚贝利变奏曲》中却不带丝毫的悲悯。无论如何,你也看不出其中的如何寓意,除非像德国作家克赖斯特所说的,“当感知穿越了无穷,优雅就会再现。”当然,如果你已经形成了英雄贝多芬的传统观念,这句话怕是难以理解了。

1251
#6 10-10-18 07:07
小崔同学,MJ跟Lennon,好象没有什么可比性吧.怎么能混为一谈并且作比较呢?你这个对比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就算你是披头士的狂热粉丝,也不要说这种话打击其他领域的高手哦.这种言论可能会遭到其他粉丝的不满,引发口水战.打破论坛平静和Xie,所以以后这样的话还是少说为妙.你可以保留你的意见,欣赏你认为的不错的音乐家,但不要为了提升自己偶像的地位去打击其他领域的成就者.除非你认为你打击的人连你都不如.好吧?

好了,感谢小崔同学以上补充的这个资料,我也没看过,不过我认为,对于任何作品,或者音乐家的理解,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自己的见解.我以前在一些地方跟人讨论也发表过,就是说,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爱情观,价值观......等等,这些概念每一个都是不可复制的.无论莫扎也好,贝多也好,每一个人在倾向一个作品(聆听或演奏),或者一个音乐家的创作风格的时候,其实都是因为他的以上思想比较靠近这个音乐家.而在演奏家中,这个"倾向性"再结合自己的"独立性",最后就成为了一个完全独立的东西,所以我们不难发现,10个演奏家在完成同一个作品的时候,处理方式完全不同,最终自己给这个作品定义的色彩也是不同的.通俗的讲,就是演奏家具有,或者"应该具有"二次创作的构思.
但在作曲当中,这个"倾向性",至少我个人认为,是不太好的东西.因为作曲是完全独立的思维模式,你只能根据别的途径来获取素材.就象老莫说的:"我可以用诗歌和色彩方式来表达我的情感,但我不是诗人,也不是画家,怎么办呢?那我就用音乐来表达".所以我很长时间都一再的强调,"搞创作一定要扩大自己艺术范围内,甚至艺术范围外的认知和理解力",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当然,作为初级朋友,可以首先"用音乐来表现音乐".这也是当下许多朋友的认知,虽然很多朋友说:"我想写一首歌来表达我现在的心情",但事实上"我想写一首歌"这个潜意识概念,就是用音乐在表达音乐(这么说可能稍微复杂了点,有些朋友可能暂时理解不过来).
    总而言知,音乐创作其实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时间长了,我们会发现,从中思考得来的东西,已经远远超过了音乐创作本身.可能很多问题的答案是你整个人生都需要解答的.
      好了,今天起得早,谢谢大家的捧场,希望大家继续分享心得

208
#7 11-3-2 22:17
莫扎特真是个神童啊,看了楼主的帖子受益匪浅啊

119
#8 11-4-1 11:39
呵呵,前段时间刚在风行下了《莫扎特传》,看了一半赶紧上班走了,后半部分一直没看,只是听老婆简单介绍了一下后面跟宫廷作曲家的冲突以及莫扎特的窘迫,当时老婆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话:有时候在这个世界上真正了解你的人不是你朝夕相处的朋友和亲人,而是你的敌人!!——受益匪浅呀!!哈哈!!

734
#9 11-4-6 07:32
把文中的莫扎特换成巴赫,又是一篇新文章

其实贝多芬真的不行。虽说他“被认为”浪漫主义的奠基人,但他的音乐真的不悦耳

[ 本帖最后由 SVAFnms 于 11-4-6 07:41 编辑 ]

734
#10 11-4-6 07:40
<delete> unidentified content </delete>

[ 本帖最后由 SVAFnms 于 11-4-6 07:42 编辑 ]

39
#11 11-5-19 19:05
贝多芬对音乐发展作了贡献,尤其在曲式上。
莫扎特是灰常厉害的,因为时人不是瞎子或聋子。
莫扎特很多作曲都比较欢悦,他生活中对每个事物都很好奇。
贝多芬是个可怜人,长得又不漂亮,也没人爱。作曲一惊一炸的。
在失去视觉和听觉后写的第十交响曲可以听听。

[ 本帖最后由 贝多婚 于 11-5-19 19:13 编辑 ]

2620
#12 11-5-19 20:05
期待abda老师的精彩回贴

58
#13 11-5-19 20:52
莫扎特是绝对的天才,似乎我认为被称得上天才的只有2个,一个是门德尔松一个是肖邦
他们都有着相同的特点,就是音乐太流畅了,流畅到一种自然了,似乎音乐本该如此发展下去
但是后2位在莫扎特面前依然暗淡无光,在贝多芬之前,莫扎特,海顿主要为宫廷创作音乐,其交响30号以后都是精品

贝多芬在创作中相对于莫扎特海顿要更加严谨,曲式的发展,和声的发展,其实看下贝多芬晚期的奏鸣曲
你会非常惊讶,这些手法居然都是浪漫主义晚期才出现的,甚至出现在20世界新音乐...
话说贝多芬死后在他的遗物中找到许多绘画和设计的作品,里面有类似潜艇,直升机的设计,很NB了

虽然浪漫主义有很多里程碑,自由猎手,幻想都是,但是就个人认为浪漫主义三大基石就是贝多芬,勃拉姆斯和马勒,都有一种超前性

1689
#14 11-5-20 01:41
从纯天赋角度来看,门德尔松和肖邦不但不比莫扎特差,甚至比莫扎特还要强,尤其是肖邦!
莫扎特的作品,编号一直到3-4百号之后才逐渐出现精品。也就是说莫扎特25岁之后的作品才有了足够的质量保证。
看看门德尔松,16岁写仲夏夜之梦!莫扎特16岁的时候好像还没有特别杰出的作品。
再看看肖邦,作品10就是12首最精彩的练习曲,再看看莫扎特的第10号作品,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小朋友练习之作!

1108
#15 11-5-20 19:16
巴赫,贝多芬,一个极致,一个创新,其他的星光弱一些些。
Charlie Parker,Pat Metheny,一个极致,一个创新,其他的星星小一点点。

别和我较真,我只是路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