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我老汉对“假唱”的认识,这是一个外行领导制造的天大的误会

( 45 )
 
[收藏]
-  第 1 页  -

389
#1 05-2-6 15:45

我老汉对“假唱”的认识,这是一个外行领导制造的天大的误会

关于反“假唱”的宣传,这几年比较流行,甚至上升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甚至政治问题的高度。如果仅仅是个别于音乐外行但有权有势的官员借题发挥,尚可以理解。后来那个崔健出来全国漫游反假唱,我就觉得恶心了,崔健你是知道流行歌曲的创作规律的,你这样做无非是炒作自己,拿音乐创作开涮,填补自己日益跌落的人气,这是一种艺术道德的堕落。

而在这里,音频技术论坛,还不时出现反假唱的帖子和言论,我觉得很茫然,不知这里有多少人是真正搞音频的。这样的问题,技术界是不能人云亦云的,更不能跟着政治风向走。

什么是“假唱”?什么是流行歌曲的“假唱”?我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假唱,就是拿着别人的录音来对自己的口形,这才是假唱,其他的要作分析,在电视转播中,在舞台上,只要是自己的演唱录音对自己的口形,就不是假唱,最多指责他不是现场演唱,是“秀”。

在所有的流行歌曲的演唱中,讲究的是音响的整合性而不是即时性,这和歌剧演唱有很大区别。歌剧是声乐艺术,主要表现歌声,所以传统的思维是要求现场唱的,这个理念现在也有点变,按下不表。但流行歌曲不是声乐第一的艺术,而是以音响效果为基础的情绪艺术和偶像艺术,其创作过程比歌剧演唱在现场气氛、音响效果的追求和制作上更复杂。

与典型的歌唱艺术不同,流行歌曲的演唱,是很依赖“制作”的。很多五音不全没嗓子的人也能当流行天王,为什么呢?因为流行歌曲的成功不完全是歌唱的成功,很多人买票到八万人体育场看刘德华演唱,这样的场子观众能听见啥嗓子?无非是看个人、体验一下现场气氛,和偶像近距离。而要达到这样的情绪煽动效果,场景制作、音响制作、节目编排、灯光处理都达到了高度整合的程度。就音响效果方面来说,限于技术条件,大部分效果在现场是不可能当场被做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会“假唱”的原因,这是前期制作的问题,不是作假。

做音频技术的应该知道,分轨录音为制作大部分音响效果创造了条件,我们可以分别处理不同的乐器声和不同的人声,然后合成,达到最好的效果。很多处理设备和手段只能在棚里,不能在现场;或者说制作过程需要摸索尝试最好效果,一次完成的把握不大。比如调整嗓音频响和加混响,在棚里弄,环境标准听得很仔细,做得恰如其分。但如果在一个自然的很大的场子里当场弄,恐怕神仙也难超越玩卡拉OK的效果了。歌星的演唱也是,在分轨录音的时候,我们可以让歌星一句一句甚至一个字一个字地唱,以达到最好效果,歌星其实不是歌唱家,他们是表演家,偶像大师,他们靠的不是一流的歌唱技巧,而是一流的煽情技巧。要不然,为什么大多数的歌剧演唱家不能有那么大的群众号召力呢?

在流行乐坛,歌星的歌声前期制作和后期作秀历来是分开的,个别歌星觉得自己技巧好,有实力,希望当场唱,这可以鼓励,但不能当惯例。这就像有些艺高胆大的杂技演员可以不系安全带走钢丝,但不能把这个作为全部杂技演员的表演标准来要求。

但是,有一些外行的领导,他们不了解行业技术,受了个别别有用心的演员的蛊惑(早期是那些老土的著名革命歌曲歌唱家,他们把自己混同于歌星,觉得歌星怎么可以不在现场唱,感到自己以前都是卖力气唱的,没赚到钱,吃亏了。后期是如崔健那样的人),指责流行歌曲歌星现场对口形是“假唱”。中国的政治大家懂的,大人物胡说也是真理,大家还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大跃进、文革就是这么搞起来的,不要以为上下一致唱和的东西就是真理。

这个假唱问题,搞得中央电视台都很狼狈,明明是领导不懂就里的胡指挥,还得贯彻,那么质量就不能兼顾了。1999年的春节晚会,央视就是搞完全“真唱”的,不敢“真唱”的一律下课。结果呢,唱跑调的有,唱错歌词的有,唱不下去的有,更离谱的是话筒回授啸叫有5次,限幅器自行错误动作超量压控次数达17次,无声段落相加累计超过3分钟,可谓洋相百出。事后总结,央视领导说:“我们今后真假结合,质量第一,再不能搞一刀切的真唱了,向领导解释清楚。”所以,在央视,所谓“假唱”已不是问题,“同一首歌”演唱会基本是“假唱”的。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再一次体现,这也是在最大程度上尊重了观众。

“歌唱的前期制作”和“假唱”不是一回事,不能形而上学地对待艺术和科学规律,如果这样僵化的话,领导作动员报告,一律要到现场一场一场地“真动员”,讲一次,登个报,发个文件,这不“假动员”嘛;生猛海鲜一定要现场到海里捞,死了还“生猛”个啥?办事一要实效二要可操作,这是科学的思维方法。

11571
#2 05-2-6 15:50
马叔的贴得顶一下~~

对咱们论坛用户而言,假如真的全面杜绝了“假唱”,很多人都会没饭吃,当然也许会催生其他行业。。。

8
#3 05-2-6 16:05
马叔说的好,学习ING.

234
#4 05-2-6 16:18
国外的高水平演出也是假唱??

290
#5 05-2-6 17:09
假唱----整个民族演唱水平低下的无奈之举!

336
#6 05-2-6 17:15
[:smilie:]20mellow.gif[/:smilie:]  [:smilie:]20mellow.gif[/:smilie:]

218
#7 05-2-6 17:44
这个坚决坚决不认同。

什么叫音乐,不管你是唱的还是弹,都是Performance。那是要投入的。

对于很多音乐,如果老马说只能在录音棚里做,这个坚决不同意——不过这个说起来也挺复杂。只能说是当今国内所谓“主流音乐人”的无能引起的。

比如说你在合成器上做了个音色,你又加了个“效果”,可能是很多的效果,最后出来的不是原来的音色了。你说在舞台上是实现不来的——这个是不可能的,舞台上没有实现不了的效果,但要看你以何种Performance来操作。


以前的 Performance,比如弹奏原声乐器等,是叫演奏,那么现在将所谓“舞台上出现不来”的效果在舞台上出现,难道这不是“演奏”吗,这也是演奏的一种,是在人类进入后工业时代所必须要与时俱进的“演奏形式”。

不知道老马听不听收音机头的唱片,“传统”的与“现代”的人家都能在舞台上“演奏”,这才叫不断裂的历史。

我觉得不管在技术上,还是文化上,都不能有投机心理,“音乐人”所做的音乐基本上代表了这个国家人民的精神状态,如果全都“投机”来回放音乐,何必去舞台,去舞台就是看你的Performance,但绝对不是看“小品”,如果要看小品,那我看赵本山大哥的好了,比那些假唱好看的多。

个人见解,随便说说 [:smilie:]05.gif[/:smilie:]

33
#8 05-2-6 17:54
文化部应该有硬性规定,音准和节奏不能达标就不允许进入这个行业!那样问题就从源头解决了!

934
#9 05-2-6 17:55
不过我看国外的歌手。。。。。。好像以真唱为主啊。。

33
#10 05-2-6 17:56
应该规定那些人不允许出唱片,不允许被包装,对每一个即将与唱片公司签约的人都进行音准和节奏考核,不能做到99%正确的一律不允许被包装被推广被允许进入出版领域! [:smilie:]89.gif[/:smilie:]

234
#11 05-2-6 18:03
引用最初由 audiofans 发布的贴子:
这个坚决坚决不认同。

什么叫音乐,不管你是唱的还是弹,都是Performance。那是要投入的。

对于很多音乐,如果老马说只能在录音棚里做,这个坚决不同意——不过这个?.

以下省略......


同意你的观点!
我觉得老马老师肯定不听收音机头!他们那个岁数的人怎么可能喜欢那种东西! [:smilie:]08touxiao.gif[/:smilie:]

1945
#12 05-2-6 18:35
引用最初由 TTMUSIC 发布的贴子:
马叔的贴得顶一下~~

对咱们论坛用户而言,假如真的全面杜绝了“假唱”,很多人都会没饭吃,当然也许会催生其他行业。。。



.........................老人家说的话也就姑且了,但你所说的简直就是把无耻当有型嘛! [:smilie:]12.gif[/:smilie:]

680
#13 05-2-6 19:06
杰克逊也有假唱的,:)

865
#14 05-2-6 19:14
引用最初由 顺其不自然 发布的贴子:
[quote]引用最初由 audiofans 发布的贴子:
这个坚决坚决不认同。

什么叫音乐,不管你是唱的还是弹,都是Performance。那是要投入的。

对于很?.

以下省略......

顶!

865
#15 05-2-6 19:20
本人喜欢现场演出(真唱)!尽管不完美,但真实!见真功!!尤其乐队的! [:smilie:]01ha.gif[/:smili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