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整理一些问题.....耗子尾汁.....标题好难起

( 15 )
12
 
[收藏]
-  第 1 页  -

1712
#1 20-11-23 10:53

整理一些问题.....耗子尾汁.....标题好难起

本来就很不喜欢做一些给别人擦屁股的事情
不过这次这屁股是在恶心到我了

顺便整理一下,之前帖子有些问题描述确实有点混乱加上跳跃,很多东西表达的不怎么清楚。

起因是某设计公司的一些.....



这个应该老帖子里面很多人聊过了,扩散板不能乱用,这里尤其不能用余数扩散板
这面墙对中低频几乎都是反射.....并且面前的墙面几乎是汇聚形状,
还把很多可以做空腔的空间都浪费掉了,靠薄薄的一层吸音材料....做标准的闷罐......

砌墙也是薄薄的一层......怎么隔音?

刚开始还是很耐心的与他们沟通,直到收到这样的回复

本来只是为了信任我的小伙伴可以最终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结果这.......还搬出来“清华大学做声学的技术人员”......还要平衡视觉和声学.....听着是不是挺能唬人?问题那么多还不好好学习.......

上面的问题很多帖子说了很多次了,不过表达确实有点混乱 ,
每次都是被一些乱搞的团队或者小伙伴气到.....才想起来发个帖子
随便翻点资料,有的是比较准确的方式。
别动一动就跑来求助,七嘴八舌加上以讹传讹,加上表达问题和理解偏差
能解决问题?哄鬼呢还是哄自己呢?
对于有基础的,可能看看就懂了,对于大部分小伙伴来说,从头学起来并不是那容易,
并且没有基础根本不能分辨一些东西对错...
有那学习+实践折腾的精力,如果用来好好做音乐,换来的成本不够请专业团队,
就自己审视一下自己,选择这一行业是否正确,
如果是刚毕业创业的小伙伴玩命的节约成本....纯爱好爱折腾的.....那先多看看书
建筑声学相关的教材很好找到,看懂了最起码隔音方面不会有太大问题
其他的比如录音棚装修手册也很好买到翻译版本,
图文并茂,也很准确,从原理到材料选择都说的很仔细

比如这些.....很多干货,之前有个帖子举例说一些问题,截了几个图

原文PDF版本也很容易下载到,实在找不到再私信我....
还有那个“录音棚设计与装修”
也说了很多关键问题,有一页我经常用来举例说问题



这次主要问题就在上面,首先很多人直接省略了下边那个钝角
这个钝角非常重要,可以直接避免一些声音反射回皇帝位,
另外的问题就是扩散板也不是随便都可以,这里如果要做,也是做比较宽比较深的阶梯扩散板
钝角后面空间还要藏低音吸收结构(个人这里穿孔板配合空腔用的多一些)
否则对关键的中低频没什么用,用余数板的可以直接面壁

举例看一个当年的“非凡耳”的设计图,这一点还是做的比较严格的




实际设计中,这个布局很关键
布局还要尽量考虑空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边边角角,
表面看到的倾斜,里面墙不一定是倾斜,里面可能有很多层。
搞清楚这些就不会有上面某些团队的设计那样的做法了。
很多小伙伴靠猜想加上以讹传讹造成很多错误的取经,
包括论坛里发出来的很多自己折腾的棚.....

空腔要足够容积,
之前有个帖子,我简单发出来了一个房间里顶部做了4立方米以上的空腔,
填充足够的吸音材料,还换了两种结构,实测频响也放那了
听起来干净很多,但是测试结果也只是低频整体下来一点点
没有黑洞一样的吸收,别指望几个低音陷阱能解决问题
大多数听起来和测试时候频响曲线的峰和谷,都是反射造成的相位干涉问题,
大部分反射问题由音箱对面墙和音箱背后墙反射造成
减少反射高频很容易,中频做好都很难,低频更是不容易


实际施工时候的一些建议我很多回帖也都说了,想做好的话
从地面开始做,完全屋中屋必须,能有效增加隔音量,还是最大的一个低音吸收空腔
这里不仅仅是靠空腔来吸收,
声波不同方向的撞击抵消,整体谐振,空气的阻尼,都很有利于吸收消耗能量。
当然要根据空间和成本来综合考虑。
举例说一个“某博士”的施工参考图
这里已经比很多小伙伴做的仔细很多,但是根本上还是有很多问题的

石膏板-龙骨-房顶之间通过木龙骨还是硬链接,固体传声效率要高很多
虽然有阻尼层吸收层,但是实际上隔音量要远低于全悬空结构,就算用了减震勾,减震龙骨类
也只是有点减少,并且这样相比全悬空少了一层有利于吸音的空腔。
不管哪种施工方式隔音也不可能做到完全隔绝。除非逃离地心引力......
有些为了卖产品不怎么负责的鼓吹,不要当真



这个是来自客户的评价晒图,很多细节其实做的不到位
这里顺便提一下隔音墙细节,左下角这张,
24小红砖夹棉,比较标准的做法去翻那本《录音棚装修手册》
不过不同场地不同需求有不同施工方式,要搞清楚原理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有的墙下面还是需要垫高密度的橡胶板减震才能达到最好的隔音效果
很多时候地面传声远远大于空气直接传播,
比如影视剧中常见,趴地上听到视线以外的马蹄声......
并且较厚双面抹灰能有效提高隔音量,在上面那个图中后砌墙靠棉那一面没有抹灰
工人会说里面不可能抹上,实际施工只要一层水泥板顶住岩棉,
用石子在砖墙和水泥板之间顶出来一些缝隙,一边填水泥一边砌墙就好
施工时候绝对不能因为工人的一些问题而迁就声学,必须严格


与一般施工相比细节问题还是很多的,逐步说一些论坛里常见的错误

本帖最后由 pansidaxian8888 于 20-11-23 11:00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2
#2 20-11-23 21:32
mark一下

2583
#3 20-11-23 23:05
说得比较专业,严谨

25
#4 20-11-25 11:16
认真学习领会。感谢老师的无私分享,都是干货。

241
#5 20-11-26 14:31
学习了,很专业。

1712
#6 20-11-29 15:06
承重,重中之重

根据场地确定方案首先要考虑建筑承重能力,
(一楼或厂房无地下建筑也需要考虑地面基础是够稳固)

很多建筑都不允许使用红砖砌墙,
尤其大家认为隔音好的小红砖24墙双面抹灰,如层高三米,每米接近2吨
5米长的墙就有近10吨重,还有很多隔音吸音材料、板材类,总计也要数吨
一般建筑设计不会考虑这么大的承重能力
一般建筑承重极限2吨/平方米
有些偷工减料的建筑直接减半。
比如最近遇到的一个办公楼

这边有个小梁

另一边的省略了。。。。。。

另一边的省略了,

只能使用轻体砖来分割房间,
注意:经常有必要做地梁加固,
沿着承重结构,架模具焊接钢筋浇筑混凝土
一旦因为承重问题出现问题,就很难搞了。
很多客户隔音要求很高,预算还很低
就看到了表面的布就知道填棉,以为一堆棉没多少钱
实际上可能我们做基础结构这一部分的成本就远超了他们的预算。
很多时和大家说选址非常合适,才能节约成本,这里也是一大部分

也不是说非要使用红砖才能做好,
轻体砖本身隔音量相比小红砖确实差很多
综合门窗隔音量,预算以及客户需求,最终满足客户即可
并且声音也不是全部靠这一层墙体硬隔
两侧还有每一间的悬浮和悬空结构

下一部分聊一下隔音吸音方面论坛里常见的问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712
#7 20-12-1 20:22
关于隔音

首先要稳固密闭,阻断空气传播
一般要求不太高的前提下,普通房间更换了隔音门窗就够能差不多了
见到好多自己乱装的案例,墙体小红砖夹棉,自己辛苦的去垒砖头,
门就是用普通木门,各种贴棉......然后说隔音够用了......门下面巨大一条缝隙
不用对讲都可以两边聊天.....很扯....

相比之下,如果隔音要求不是很高,为尽量降低成本考虑,
需要综合门窗和墙体的隔音量一起考虑,
如果门不用到够级别,那么没必要墙体搞那么复杂,


然后是减少硬连接传播
硬连接这里以前经常给人举一个例子解释
暴露年纪了.....某上古玩具,土电话
两个纸筒拉紧一根棉线,就可以远距离轻松的说悄悄话,这就是一条棉线硬连接传播
实际施工时候,一块木板,一根龙骨甚至于一根钉子带来的硬连接,可能毁掉整层
很多人施工中直接把龙骨钉墙上,缝隙填棉之后把石膏板钉龙骨上,
甚至于很多专业卖材料卖模块的都号称这是标准施工方式......
拜托,看看书吧,上面推荐那本书,20年前就有人已经把利弊都写上面了....
或者自己做做实验测试一下能增加多少隔音量再说也行.....
相对于差不多的墙体来说,石膏板(还有不少用九厘板或者其他木板的,那样更惨)更容易谐振
声音撞击石膏板以后石膏板谐振,再通过硬连接传播到墙体......在很多情况下,
如果有上述硬链接存在,至少接近板材固有谐振频率范围,隔音量不会增加,甚至可能会降低。

很多人说垫上一些隔音毡,橡胶板之类就不是硬连接了
其实还是错的,再去翻那本书,(确实详尽,大部分关键问题和原理甚至材料选择都有)
选择减震弹性材料一定要注意,要先根据方案计算上面材料重量,
过于软的弹性材料会被压到很扁失去减震效果,过于硬的材料减震效果又不会太好

注意使用木龙骨的方式,使用木龙骨可以利用木材本身弹性来做弹性连接,
一般木工会觉得又不稳固又浪费材料,但是为了减震必须这么做,
一条木龙骨直接钉墙上,距离要固定,另一根木龙骨错开位置,钉在墙上的龙骨上,
外面板材再次错开钉在龙骨上,
很遗憾的是目前我看到的案例使用木龙骨的没有一个是能做到弹性连接的

现在也有了很多减震勾、减震龙骨、墙壁减震器等选择,可以有效的减少硬链接

终极的处理方法是严格的屋中屋,
注意要从地面开始做,先使用地弹簧或者弹性材料把地面做一个减震
地面尤其重要,很多隔音的关键都在地面,太容易形成硬连接了,
声音在地面传播的速度和效率都高于空气中,
又举例.....影视剧中,趴地面上可以听到远处的马蹄声,趴铁轨上听到远处的火车声.....
在减震之上,需要一层缓冲层,缓冲层要足够稳重,这里是要有足够重量才会有足够缓冲能力

又非常考验下面的减震层以及再下面楼体(或地面)的承重能力
关于缓冲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胸口碎大石,
石头越大越重,越能缓冲掉锤子的冲击力,向下的撞击力越小.....这里也不多解释了
再加上一层吸收层,可以用龙骨框夹岩棉,老帖子有相关工艺介绍,可以用N层聚酯纤维板等等,
吸收层做好了也是一层减震,也能断开硬连接
同理,屋中屋的墙壁也要稳重一些的材料才有足够的缓冲能力,尽量不与墙壁和房顶连接,吸收层也是必须

上面所有这些,都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如预算、隔音需求、承重能力、房间结构层高等等

好像说的还是有点乱,删掉了部分内容凑合看吧
下面有空聊聊吸音

187
#8 20-12-2 11:23
写的太好了,感谢分享!!

1712
#9 20-12-18 11:01
一部分基础知识,其实之前有发帖子聊过,
整理到一起
声波是纵波
1在空气中的演示
要感谢科技的进步,用动画来演示纵波,不再用弹簧


并不是音响(或其他音源)把它周围的空气推成气浪打到你的脸上
而是像上图一样振动带动旁边空气振动传播
上图可以直接认为在没有辅助扩散的前提下一个面声源高频传播的一个层面的演示
点声源传播如下图,

这里,只能展示一个频率一个层面,实在没有找到合适的立体的演示图(这个图也有一点点疏密变化的问题)
实际上这些圈圈都是一个球体一样,声波的传播在没有干扰的前提下就像一个一直被吹大的气球一样(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比喻了)
因为空气分子间摩擦消耗能量,声波传播是阻尼振荡。会慢慢减弱

关键点,声波传播会引起传播路径上空气疏密变化,空气疏密变化又能引起声速变化,
上图是单一频率,如果叠加一个较高频率,对高频的影响是很复杂的,
越小的房间这个影响越复杂

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
声波在固体中传播受很多条件影响,不可以一概而论
这先举个例子,以地震波的一个图来演示
一个纯音的声波在密度均匀的一段固体里好好传播就是这个样子



这里还要提到一个著名的实验
恩斯特.查拉尼,18世纪德国的科学家和音乐家,
拿小提琴的弓子拉了一下一块铁板
铁板上的灰尘形成了一个图案,

人们才开始直观的了解声音在固体内的部传播
振动方向,传播方向,界面反射等等很多问题才被人们了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712
#10 20-12-18 11:36
关于吸音,之前有帖子聊过,说的很多很混乱,重新整理一部分出来


吸音棉材料并不是普通的人造海绵,材料之间的小孔必须是不均匀并且有很多连通的才会有相对比较好的吸音能力,大部分淘宝上的,就呵呵了吧
不管是鸡蛋面还是金字塔棉,这些尖角结构是可以有效的提高吸音能力的,吸收频率范围和尖角尺寸有关。
再有就是常用的岩棉,玻璃棉,聚酯纤维棉,聚酯纤维板类
注意,现在市面上多数号称岩棉的都是玻璃棉,不过容重一样的材料吸声效率差不多,
岩棉或者玻璃棉细小的毛刺容易扎入皮肤造成刺痒,更多的问题是担心吸入肺里造成肺部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有致癌的风险。
这里要说明本身岩棉没有那么可怕,处理好了不会有碎屑毛刺飞出。少量吸入肺中也没有那么容易进入肺泡。相比之下,还不如吸烟或者2手烟危害大。


注意的是,上述所有材料,对声音仅仅是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吸音棉类的吸引是声音进入吸音棉中的小孔吸收,岩棉玻璃棉聚酯纤维棉类的是纤维之间跟随声波振动摩擦,变成热能消耗能量。
注意上述吸音材料直接贴装仅仅对高频效率比较高,对中频一般,对低频没什么直接吸收能力

这里要注意,声波到达我们吸引材料的界面首先是反射,反射量与材料本身密度有关,材料越轻,越容易被空气带动振动,反射量越小。
但是密度低相对震动消耗量也就越小,越需要更多的厚度来达到要求的效果。密度越大阻力越大反射量越大。







1712
#11 20-12-18 17:13
插入一本书,稍微搜一搜就能下载到,为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建议联系作者购买

虽然有点古老,但是比那本录音棚装修手册新鲜很多。
有很多地方还是有可取之处,
了解范围内的有几个专业团队还在使用其中施工方式。


挑一些内容发一点,原书很多页
封面

前言

内容还是很丰富

内容自己看.....

继续看

年代久远,部分材料已经有更新,作者说的橡胶皮认为是隔音毡。



这一页之前曾引用来说明一些问题

这个下面介绍的低音陷阱结构比较靠谱,尤其板式谐振那个,
不过成本也非常高。那些只会切一点点墙角的只能是骗自己。

注意音箱入墙部分后面单独聊,这本书上提供的方式不完全可取
入墙部分连接空腔有很多细节问题,
做不好的话某些频率会被整体墙体谐振,可能会有某些频率突然加强

下面说的“省钱的办法”对低频也没多大用处,不要激动

桌面和摆放的影响....可能就是很多人纠结的问题的原因

一些国际知名棚的介绍,平面图很多有参考价值





看看就行了,有几个有这么大空间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712
#12 20-12-18 17:32
一些角度问题
经常要做一些微角度来避免一些问题,
尽量不引起棚主强迫症的前提下,
空间足的时候有可能是表面布看起来是平的,其实内部是有倾斜结构的
现在真的强迫症越来越多了,看看上面老外那几个有名的棚,大多顶部都是斜的

为什么不能是直角

有方向的中高频声音传播路径,遇到直角的效果,错开一点沿平行方向返回
带来很多问题,这里要注意:房间不是仅有四个墙角,还有4个顶角和4个地脚
也不是堆几块木板可以搞好

钝角时候的典型,


角度略大的锐角,多了一次反射沿边缘传播

角度比较小的锐角

这也就是尖劈结构吸音能力强的原因,
声音只会向角里面多次反射,多次吸收直到能量消耗殆尽
低频也会被合理的尖劈结构很有效的吸收,空气被挤进尖劈的角内很多能量被吸音材料消耗

随便有点吸音材料,大部分中高频都不足以形成多次反射,
低频的传播方式和方向性强的中高频不同
低音有衍射绕过障碍物的能力,大部分时候需要考虑想办法捕获低频,才有了“低音陷阱”这个名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712
#13 20-12-18 18:02
补充一些关于音箱入墙的问题也刚给某个团队擦了个屁股......挺恶心的,谐振问题根本没考虑
不过入墙不是那么简单,做不好问题会有很多
不建议肆意模仿

这一部分还否定了上面那本书里写的一些方式,包括某些国际知名棚.......

没事看看真力的说明书.......人家写的不够清楚吗.....


再看看真力公众号上某视频.......不是要给真力广告.......就是引用.......

郭明老师的背影

这里有很多种方式,不过没有不费劲的

隐蔽工程太多了

比如这面墙背后,身后的布背后,
不是很多人钉几块板子填点棉那么简单,
再次建议小白不要轻易尝试,
出问题拆了再装也挺费钱。
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实际上一点点小细节都可能带来大问题
视频里这点内容也仅仅就是对说明书上音箱的安装方式做了个演示而已
不要想太多
顺便想唾一下某些团队,说明书放那了,你们还乱搞,是不识字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观众反应

813
#14 21-4-26 19:11
老师能加您vx吗

1712
#15 21-4-30 00:28
已私信了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