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转贴] AMD7000锐龙评测,结果让人有些意外!

( 14 )
 
[收藏]

2348
#1 22-9-27 11:33

AMD7000锐龙评测,结果让人有些意外!

极客湾: https://m.bilibili.com/video/BV1Qe411K7Vs
远古装机猿: https://m.bilibili.com/video/BV19e411K7LG
还有很多B站UP主已发评测,大家可以去看看!

看来12代的牙膏确实挤爆了,这次7000如此拉垮,13代估计也不会有太大提升了。


本帖最后由 huan 于 22-9-27 11:37 编辑

2170
#2 22-9-27 11:44
主要还是售价偏贵,特别是主板内存贵,等明年6月份估计7700X就能降到2000左右了

211
#3 22-9-27 12:04
这一代zen架构积热更严重了,热量导不出去,电脑放旁边跟火炉似的,冬天绝对可以不用开暖气。

3996
#4 22-9-27 13:50
我擦 为啥啊,不是台积电的4nm工艺么,咋能比7nm还热……

797
#5 22-9-27 13:59
看了测试,单核基本和12900k一样,多核性能略超12900K,但烤鸡温度比12900k高的多 本帖最后由 路啦啦 于 22-9-27 14:08 编辑

2170
#6 22-9-27 14:08
yangzushuai 发表于 22-9-27 13:50
我擦 为啥啊,不是台积电的4nm工艺么,咋能比7nm还热……

晶体管密度越高越热,AMD为了节约成本,ZEN4台积电5nm工艺制造的CCD只有70平方毫米,这么小的核心面积上施加近100W的功耗,不热才怪呢。

作为对比,同样是台积电5nm工艺的苹果M1 ULTRA,核心面积为850平方毫米,功耗大概215W,所以凉快的多。

但是,ZEN4日常使用还是不错的,能效比很高,毕竟日常使用只有几十瓦的功耗,就看价格了。
观众反应

1293
#7 22-9-27 15:31
上代牙膏挤多少了,起码要隔一两代再爆挤

7718
#8 22-9-27 15:58
AMD只有降价后才yes!首发那个价格也就看个乐呵吧,后面会降价的。

买首发是纯纯大冤种——那就不是让人来买的!只是为了发布而发布罢了。首发标高价,然后主板只出贵的,目的应该就是要给上一代产品清库存留出时间。


AMD7000系积热问题与它那个超厚的CPU顶盖有关系。有人尝试过给7000系CPU开盖,然后散热器直触芯片,据说温度降了20度——当然一般人没那个技术和经验敢那么玩。。。。

另外,AMD7000系列的功耗墙,是只管温度不管功耗的——只要温度还没到95度,就玩了命的往高了去睿频,直到触碰到95度温度墙。所以,甭管你用360水冷,还是用弱鸡风冷来压,它都是满载95度,但性能表现差异会很大。
观众反应

584
#9 22-9-27 16:35
回想当年K7同样的情况,高热,然后牙膏扣肉出产,很熟悉的味道。

1782
#10 22-9-27 18:19
我想买一个,在冬天把热能捐到寒冷的地方

2348
#11 22-9-28 08:22
看完了几个B站视频和下面的评论,打游戏最具性价比,就是5800X 3D,生产力兼玩游戏 性价比,就是12700KF。

7718
#12 22-9-28 16:56
huan 发表于 22-9-28 08:22
看完了几个B站视频和下面的评论,打游戏最具性价比,就是5800X 3D,生产力兼玩游戏 性价比,就是12700KF。

我个人的理解~~~~

打游戏帧数高的CPU,它应该做音乐也好使。因为都对低延迟运算有很高要求。

2348
#13 22-9-28 21:13
南宫浩 发表于 22-9-28 16:56
我个人的理解~~~~

打游戏帧数高的CPU,它应该做音乐也好使。因为都对低延迟运算有很高要求。

5800X 3D主频并不高,完全靠高缓存的吞吐,保持游戏性能,目前来看综合实力还是12700KF更强,兼顾生产力和游戏。

1981
#14 22-10-7 13:27
fzfzmp 发表于 22-9-27 16:35
回想当年K7同样的情况,高热,然后牙膏扣肉出产,很熟悉的味道。

K7后面可不是扣肉,K7只是能和Intel掰掰腕子,K7后面可是AMD最牛逼的Athlon64,有幸摸过X57和DFI NF4D。

1
#15 22-10-11 22:43
fzfzmp 发表于 22-9-27 16:35
回想当年K7同样的情况,高热,然后牙膏扣肉出产,很熟悉的味道。

K7 雷鸟对标的是P3铜矿,然后算是一定程度获得了平起平坐的力量。然后是Intel在P4以后陷入了超线程和高频的死胡同里面。这时候是Athlon64顺利逆袭。
但是之后AMD自己也陷入了这个单核高频的死路,然后Intel那边找到了扣肉这条路。
(很巧正好是K7 雷鸟700和Athlon64 3000用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