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转贴] Cab的那些事

 
[收藏]

2192
#1 09-11-24 14:05

Cab的那些事

http://bbs.guitarchina.com/thread-919976-1-1.html <----原文地址!

Cab的那些事
前言:电吉他——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但又有多少人会仔细思考那“电”字。没有电,再好的琴也只是摆设。演奏电吉他其实需要一个系统,并不单是吉他本身,还有放大器和音箱,缺一不可!当然大家也知道这道理,近几年国内的玩家也逐渐对放大器重视起来,特别是电子管放大器,可喜可贺!但绝大部分玩家首要考虑的是吉他要最好的,拾音器、木材的类型、琴弦等等,之后才是放大器的前级、后级,用管等等,而最终发声的喇叭,仿佛只是幕后英雄,没有几位乐手能真正认识它。下图为典型的电吉他系统:
   Cab是cabinet的缩写,在电吉他系统里,通常包括喇叭和木质外壳箱体。这里先讲一下木箱体,吉他音箱的箱体根据结构可分为三种:开背式、封背式和倒相孔式。1、
  
开背式。
       顾名思义,就是音箱背面为部分开放的,也就是可以直接看到内部喇叭的,绝大部分的Combo(放大器与喇叭安装在同一个箱体内),由于通风散热要求,都是开背式设计(有极个别例外),另外很多独立的箱体也会采用开背式。这类型的箱体的声音来源除了正面的喇叭直接声音外,箱体背面也会有声音出来,但两个声音为反相(就是声波的相位相反,这点不需要深入理解,记住就行),这两个正、背的声音会部分相互抵消,但随环境的不同,听众的位置不同,抵消的频率和量也会有所不同。听觉上总体来说,开背式箱体会突出高频段,声音扩散的更广,更有空间感。回放清音时,由于任意时刻点上的声音的频率组成成分少,被抵消的量也小,所以听觉上清晰通透,空气感很好;而回放失真声音时,由于任意时刻点上声音的频率组成成分较多,被抵消的部分也变多了导致声音不够纯厚,有点混浊,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因环境和听者的位置不同,会有不同的听觉效果。乐手或调音师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摆位。另外,除了直接对着喇叭的轴向位置,开背式比封背式的音量稍大一些(因为它的声音是四周扩散的,封背式的音量主要集中在喇叭轴向的正前方)。2、
封背式。
   
    或许大家都知道,封背式的主要特点就是低频丰富、结实,原因就是它出来的声音只有喇叭的正前方,并没有像开背式那样从箱体的背后出来反相声波与之抵消(当然有部分来自于演奏所处空间的回声的抵消,这种抵消开背式一样也有)。回放失真声音时,封背式可获得更结实有力、更清晰的声音。另外,封背式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起到保护喇叭的作用,因为喇叭纸盆运动时,箱体内封闭的空气会与箱体外的空气形成气压差,就像有个外力在阻碍纸盆的运动,当喇叭接受到与之额定功率相当甚至更大的输入信号时,喇叭有可能因为音圈脱离它的轨道而损坏,封闭的空气这时就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了(当然这也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如果输给喇叭的功率继续增大,喇叭最终还是会损毁的)。3、
  
倒相孔式。
       这种形式的箱体被广泛应用于HIFI领域,在吉他箱体里并不多见,但基本上都是吉他箱体的经典。所谓倒相孔,就是在前面板(安装喇叭的那块板)开一个或多个孔,或者是前面板做成错开的两块,总之就是让箱体内的空气与前面板外的空气连通。这种方式与封背式有相似之处,但它还可以通过开孔的大小、位置和方式的不同设计,获得想要的混响响应和频率响应。最经典的是早期的Fender showman的个别型号的箱体,现在Dr. Z的Best Cab也是这样的设计,另外Tone Tubby和Mesa也有类似的。这种箱体由于设计和工艺都比较复杂,所以市面上并不多见。
看完箱体的形式,我们来看看Combo与分体的设计。Combo是把放大器部分也安装在喇叭的箱体里,运输和使用都更为方便,但对电子管本身来说并没有好处,由于电子管距离喇叭较近,长期受到喇叭声场的振动,故障率较高,通常都是机械损坏早于电子损坏,另外演出时如果把Combo朝向观众,通常要调节它的放置高度来让乐手与观众听到相同的音色。分体式的放大器通常称为“Head”,箱体叫“Cab”,只有一个Cab,上面放台Head的,叫“Half stack”,两个Cab(通常是4×12箱体)上放一台或两台Head时,叫“Full stack”。分体的好处当然很多,首先是管子离喇叭的声场远了,寿命更长,还有就是Head与Cab的搭配更加灵活(当然有些Combo也可以外加箱体搭配),另外stack的形式由于喇叭的数量较多,堆叠较高,乐手与观众很容易同时听到相同的音色。这里需要加插说明一下喇叭的扬声特性,从纸盆振动发出的声音会因频率的不同而发散的范围也不同,一般低频会自由的向各个方向传播,随着声音频率的升高,传播方向也会慢慢变集中,所以高频声音会相对集中沿喇叭线圈中心轴(即喇叭的圆心)传播,这样,听者的耳朵越接近喇叭的轴线,听到的高频声音也就越多。所以,如果2×12的箱体放在舞台的地板上时,由于乐手的耳朵比观众的耳朵处于更高的位置,也就是离喇叭的轴线更远,他调到自己满意的音色时,观众就可能会听到更亮更刺耳的声音,而采用4×12或两只4×12堆叠时,喇叭的轴线有两个或四个水平高度,更有利于听觉的统一。如下图示意:
    接下来看看究竟装载不同大小、数量的喇叭的箱体到底与音色有何联系。我们知道吉他喇叭一般有8吋、10吋和12吋,8吋的使用较少,一般用在小型的小功率Combo里,如Fender的Champ系列,10吋会有1×10、2×10、4×10等形式,但也没有12吋用的多。相同情况下,相同设计的大尺寸喇叭的低频会较小尺寸喇叭的下潜得多一些,听觉上就是低频更丰富。另外,相同情况下,装载更多喇叭的箱体,推动空气的质量也更大,听觉上音量也稍大一点(当然,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是一样的)。同型号的喇叭,数量的多少对音色的影响并不明显,区别主要是喇叭增多后,各喇叭会相互影响,有电子学上的和声学上的,电子学上的暂且不表了,声学上各喇叭之间的声音会部分抵消(一定频率在一定的距离会形成反相抵消),然而这种情况很多时候反而产生更平滑,更圆润的音色,比单喇叭是跟肥厚,更有质感(当然这只是大部分情况下,并不包括一些极端的测试)。另一方面,多喇叭的音色没有单喇叭的结实、清晰。根据多喇叭箱体的种种特性,一些高端的设计和制造者会采用不同大小、不同型号、不同灵敏度的喇叭混合使用,以达到自己理想的需要,喜欢动手的爱好者也可以多做尝试,找到自己喜欢的音色。
最后,箱体的木材对音色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一般多层板和密度板比实木板跟牢固稳定一些,但共鸣特性较弱。市面上绝大部分箱体都是采用多层板或密度板,主要是稳固、一致性好,选择品种好的板材是好声音的保证。实木板的箱体通常会使用松木pine、铅笔柏red cedar等一些软质木材,或者更高档的乐器用木材,这类箱体声音柔和,共鸣优越,音乐性更强。
    由于箱体所涉及的知识面实在太广,还有箱体的大小、形状设计对音色也有很大影响,详细讲就得写书了。这里只是选了一些概要的、重点的与大家分享,不一定面面俱到,敬请留意。
下期预告:speaker的那些事
  Cab的那些事前传之1960的那些事
观众反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