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实验一]盲听之Pro Tools12.7与2019

( 43 )
 
[收藏]
-  第 1 页  -

1712
#1 19-5-23 13:48

[实验一]盲听之Pro Tools12.7与2019

[实验一]盲听之Pro Tools12.7与2019


一、实验发起者的实验准备步骤:

1.下载 from http://audiobar.cn/forum.php?mod ... =537019&pid=5185553

2.解压,获得MIX2_01.wav和MIX3_01.wav。在此感谢文件的提供者(音频应用ID:huanghua521125)

3.将两个音频重命名为只有实验发起者认识的A和B,同时将到底A是MIX3_01还是B是MIX3_01记录在答案.TXT(已加密)中。

4.将A和B复制出A_01.wav和B_01.wav,作为干扰选项

5.从A、B、A_01、B_01中随机抽取两个,依次放入五个空文件夹1、2、3、4、5内。修改粘贴后的文件名均为1和2(音频的文件名不重要,答案中已经记录每个文件夹内随机抽取的音频分别是什么)

6.为了防止反相抵消作弊,每组会出现反相抵消的音频中都添加了-60dB左右的随机白噪声,因为原作者提供的时候文件内本身有-60dB的随机模拟底噪

7.为了防止文件比对作弊,每个音频的尾部,底噪都被部分复制一小段,粘贴不同长度后依次保存在各个文件夹的音频内。

*8.(2019-05-23 14:26补充编辑)个人认为,以上的编辑内容不会使对比失去公平。首先,将AB反相抵消后得到约-60dB的模拟底噪,这是原本的音频内容抵消后两轨道不同的随机底噪叠加后的结果。但是,由于需要用复制粘贴来制作干扰选项,复制粘贴后的内容是可以被反相抵消的,所以存在作弊的可能。为了防止作弊,在复制后的音频内添加了-60dB的随机白噪声。因为都添加了相同的随机内容,所以不会影响找出可能存在的区别。另外,尾部的粘贴仅仅影响最后一小段,建议大家不要去听最后几秒钟的内容。
这也是无奈之举,如果原本的音频是A A B B这样每次都是内录出来的四个音频,就不需要担心这种事情了。大家有权质疑编辑操作是否影响实验结果,我会在下一轮实验中优化这个问题。

二、参与实验的过程:


1.依次试听1、2、3、4、5文件夹中的1.wav和2.wav。


2.给出答案,回答1、2、3、4、5每个文件夹中的音频内容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还可以回答是MIX2_01还是MIX3_01。


3.答案格式如下(能够表达清楚意思即可):


        1相同、2不同、3相同、4不同、5相同


受试者也可以选择只试听某个或某几个文件夹中的音频文件,但如果不试听3个文件夹以上,测试结果将没有信服力。


4.受试者需将答案发布到音频应用论坛本帖下进行回复。


5.测试音频文件夹于此处获取:https://pan.baidu.com/s/12IoDIOgj-0xO22p7DRciGw
为了保证质量,文件较多且体积较大,下载速度可能较慢。为了尽快下载百度网盘文件,可以考虑使用Proxyee Down&Proxy SwitchyOmega或Pandownload等工具进行加速。


三、提示:


1.受试者无需但也可以选择区分哪个是Pro Tools 2019哪个是12.7,本人也并不清楚。最后希望可以邀请@huanghua521125 老师公布结果作为彩蛋。

2.由于文件夹内的音频均为随机抽取,所以并不能保证一定有或者有几个包含AB不同音频的文件夹存在,请不要根据概率进行推算,毕竟是随机事件。


3.答案由Encrypto加密后保存在网盘文件中,每一轮轮测试结束后我会公布密码并公布答案(之所以要做一个加密文件是为了防止有人怀疑我后修改了答案,可以通过网盘内固有的加密文件进行对比。加密文件的打开可能需要下载Mac的Encrypto)。

四、实验的意义:

1.如果受试者完美回答正确个文件夹内的音频是否相同,则可认为受试者听辨能力很强。但如有人质疑受试者作弊,则受试者可以选择是否参与下一轮测试以证明清白。参与下一轮测试并完美通过后任何人不得质疑受试者的能力。

同时,受试者可以在发表关于软件不同版本声音区别的言论时任意引用本实验的结果,以增强其观点的可信度

2.如果受试者完美回答正确五个文件夹内所有包含相同音频的文件夹,但是没有回答正确包含不同音频的文件夹,则可根据是/否出现完美回答者认为受试者的听觉和回答十分诚实/客观,但并不能证明受试者的听辩能力如何。真实情况非常复杂,本实验太过简单,不能得出如此复杂的结论。期待他人对实验进行补充和优化。

3.如果受试者答错任何一个包含相同音频的文件夹,则可认为受试者在试听过程中对本身相同的音频产生了过度解读,也就是所谓的“脑放”。受试者可根据实验结论反省自身是否出现“脑放”现象,合理利用或抛弃脑放以获得技术上的提升。但受试者从此不应在论坛等公众平台发表关于本实验所研究的的不同软件版本之间声音质量有差别的言论,否则一经发现,任何人均可引用本实验结果否决他的观点并证明他的此类观点可信度存疑。以避免对广泛存在的新手产生可能毁灭性的误导。


五、其他

1.参与者不仅仅包括音频应用论坛坛友,也包括本人扩散转发得知的朋友。如果他们不愿意注册账号到音频应用发帖参与实验,将由本人截图聊天记录发送到本帖参与。目前暂定本轮实验将于参与者达到10名后公示答案,并重新随机生成下一轮实验,以供后来者测试。如在三天之内的参与人数突破了这个数字,则以三天为限。如本人忘记维护音频应用内的此帖,可以发邮件至1694546283@qq.com或直接添加QQ好友提醒我。

2.本实验过程均为随机产生,过程保证尽可能客观,不含任何个人主观色彩。如对实验的公正性有疑问,可以在本次测试结束联系我索要制作盲测实验的视频。

3.后续还会有其他实验,根据本人是否空闲决定。如果有同样想要发起实验的朋友,希望可以在本帖下方联系我,共同探讨如何制定尽可能客观的实验过程。


4.本人为个体户,并无收费教学/设备代理/软件开发等利益相关业务,发起盲听实验的目的仅仅为让大家认清自己的“脑放”现象,拥抱并专注于真正的技术,减少无端争论。如意外发现完美回答者数量较多,则可得出Pro Tools不同版本之间声音质量确有差别的结论,于是需进一步探讨研究。







六、杂谈(连篇累牍)

关于脑放,我是这样看待的:


很多人可能觉得我像是一只好斗的公鸡🐓,哪里有争论哪里就有我飞过去灌输我的观点或者打击别人。事实上我真没兴趣打击别人,流氓和无良商家除外。很多人可能也觉得我的想法很极端,要舌战所有我认为是脑放的大湿,实际不是这样的。对于脑放,我的看法并不是一边倒。


我们每个人的耳朵只是用于收集声音,并不会自动将声波转化为带有感情色彩的信息。每个人一出生的时候是不会知道什么样的声音听起来低频多,甜美的声音是中频多等等知识的。这些知识都是后天获取,并且存入我们的大脑。大脑负责依靠这些知识分析和解读耳朵传输的神经电信号。


尽管我们在听任何音频的时候耳朵状态可以认为基本都是正常的,可是大脑的活跃程度却可能不一样。


举个简单但不一定恰当的例子:在巴甫洛夫的狗摇铃实验中,狗狗对于铃铛的声音产生了解读,认为铃铛声可以带来食物。然而,铃铛声就是铃铛声,声音本身并不含有什么。


再举个切合实际的例子:我们过度工作产生听觉疲劳的时候,是大脑的听觉神经中枢对太多的神经刺激感到了适应,而非耳朵的听毛细胞死了一大片(当然,听觉疲劳太严重确实会产生耳朵的病变)。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广义上的“脑放”,脑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我们对声音的解读可能会受到环境、心情、生理状态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其中的心情自然也包括更换软件版本、使用服务器插件、DSP插件和Native插件、更换DAW软件等等(比如Kang老师就曾表示,更换Pro Tools版本让他失去了从容不迫的心情)。但是,不管我们的脑放如何变化,反相抵消实验告诉我们这些音频实际上是一样的。不论你是听着不一样了,还是听着一样了,它都在那里一样着。也就是说,我设计这个实验本身的目的就不是探究Pro Tools版本之间声音的区别,而是让大家认识到真的没区别,是自己脑放开大了(当然如果大家真的有很多人选择完全正确了,那么反思自身问题的人就应当是我了)。


了解这件事情的指导意义在于,我们都知道要谨防听觉疲劳状态下录音混音,就是为了可以做出正确且客观的操作和判断。经常有人表示“第二天再听混的东西就是垃圾”,这就是没有控制好听觉疲劳现象的弊端。脑放(狭义的)也是一样,当你发现你认为软件版本更换大大影响到了你的混音时,你应该非常警醒:自己的脑放是不是开的太大了?大到影响工作了,也许自己应该让自己的心”休息一会儿“。


凡事过犹不及,脑放现象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可以合理的利用脑放,那么它会是一种”反向染色“,给你的录音混音带来奇思妙想和变化。但是如果你对你的脑放情况一无所知,只是跟风发表意见,那么它对你没有任何益处;如果你的脑放严重,影响到了你选择功能优秀的DAW,比如听信了某某大湿说的”Pro Tools‘音质’秒杀XXX“从而强迫自己适应Pro Tools(虽然Pro Tools已经很优秀了,但是从它的功能更新诚意来看,我彻底放弃它也许只是时间问题),那么你可能会失去一大片森林,这样的影响就是持之以恒的了,甚至影响你一生工作的效率。而且你也可能花费几千块钱去购买本不需要购买的软件(比如趁着打折购买一下Cubase,如果你并不喜欢Cubase而仅仅是听说Cubase10的“音质”很棒……),这种影响不可谓不可畏也。


我殷切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相信科学,相信论证严密的观点(而不是看似正确的废话们连在一起这种玄学吹嘘,其实我认为我描述脑放生理原理的部分就很站不住脚),在论坛可以友好且有效地交谈,共同提升技术,最终做出好音乐。还是那句话,我并不想推翻什么,因为这种“什么”根本不存在;我也不想打倒谁,除了为了利益敢信口开河的无良商家以外;我更不想标榜自己什么,我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户,并且也不靠网络营生。我只想帮助大家,帮助受脑放影响做不出好音乐的人,帮助被脑放趋势裹挟无法说出真话的人。但最重要的,我要帮助的是千千万万刚刚步入录音混音行业门槛,接触到音频应用的新手孩子们。他们的未来有无数可能性,说不定也可能有未来的格莱美在里面。但是如果一进门就被各种大湿脑放拐到了山区里,中国的录音混音还有未来么?


我尝试营造一个良好的中文讨论环境的出发点也没那么无私,为的也是我也想自己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看教程可以看我国的大师而不用去PureMix,未来也有很多新入行的人超过我并且可以提携我一把走向真正的技术,讨论数字音频可以在audiobar.cn而不是要去Gearslutz等地方用我并不怎么好的英文水平看同样可能并不怎么好的英文水平的人发的东西……全世界都在拥抱技术,相信科学,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学什么可以救得了中国人呢?是玄学,还是科学(我知道每个玄学大湿都不会承认自己是玄学,这才是最可怕的)?


与君共勉吧。



本帖最后由 wangnov1 于 19-5-23 14:28 编辑
观众反应
:你的音频,其实没有任何依据,大家不用浪费.

3493
#2 19-5-23 13:54
支持,我个人是木耳就不参与了。专业围观中
观众反应
:感谢支持

2652
#3 19-5-23 14:14
两个文件如果经过了其他软件的编辑,有可能有有失公允。
观众反应
:源文件染色再染色,甚至编辑,AV早玩过··.

2260
#4 19-5-23 14:16
木耳群众默默围观....

1712
#5 19-5-23 14:22
huanghua521125 发表于 19-5-23 14:14
两个文件如果经过了其他软件的编辑,有可能有有失公允。

编辑的内容已经发在前面,我并没有做“把A删除全都是B”来忽悠大家这样的事情,所以做的这些操作不会影响对比。
其实也是因为我只能复制粘贴,不能防止作弊。如果您可以多提供几个录音文件,就不用再编辑了。

2652
#6 19-5-23 14:27
wangnov1 发表于 19-5-23 14:22
编辑的内容已经发在前面,我并没有做“把A删除全都是B”来忽悠大家这样的事情,所以做的这些操作不会影响 ...

你需要什么样的文件,我这里找找看

1712
#7 19-5-23 14:29
huanghua521125 发表于 19-5-23 14:27
你需要什么样的文件,我这里找找看

您看一下
一、
8.
我补充编辑的内容,就是


*8.(2019-05-23 14:26补充编辑)个人认为,以上的编辑内容不会使对比失去公平。首先,将AB反相抵消后得到约-60dB的模拟底噪,这是原本的音频内容抵消后两轨道不同的随机底噪叠加后的结果。但是,由于需要用复制粘贴来制作干扰选项,复制粘贴后的内容是可以被反相抵消的,所以存在作弊的可能。为了防止作弊,在复制后的音频内都添加了-60dB的随机白噪声。因为都添加了相同的随机内容,所以不会影响找出可能存在的区别。另外,尾部的粘贴仅仅影响最后一小段,建议大家不要去听最后几秒钟的内容。
这也是无奈之举,如果原本的音频是A A B B这样每次都是内录出来的四个音频,就不需要担心这种事情了。大家有权质疑编辑操作是否影响实验结果,我会在下一轮实验中优化这个问题。

——————

也就是说为了做干扰选项,A A两个都是Pro Tools 12导出的音频以及BB两个都是2019的不能被反相抵消,否则有作弊的可能。您的模拟设备底噪正好就是这样的。所以需要多录几个出来。
下一轮实验还没有开始,目前没有人参与实验,所以如果您提供比较快的话还是可以立刻修改的。感谢! 本帖最后由 wangnov1 于 19-5-23 14:30 编辑

2652
#8 19-5-23 14:32
我无法提供文件了,因为我必须把2019卸了,装回pt12,这个两个版本不能共存于我的电脑,这样折腾我怕影响我正常干活。

1712
#9 19-5-23 14:34
huanghua521125 发表于 19-5-23 14:32
我无法提供文件了,因为我必须把2019卸了,装回pt12,这个两个版本不能共存于我的电脑,这样折腾我怕影响我 ...

是的,我也考虑到这样的问题,不好这么麻烦您。下一轮实验我会考虑到这种情况自己制作没有争议的对比音频。这一轮就先凑合吧,谢谢!

3477
#10 19-5-23 14:37
这实验优化不了,肯定有漏洞,你后期编辑过,这就不科学了,做不到完美,你两个一样的,有心人只要作弊你也阻止不了。
观众反应

3477
#11 19-5-23 14:41
wangnov1 发表于 19-5-23 06:29
您看一下
一、
8.

那你这样就又得先做一个实验证明同一个DAW两次导出的东西是一样的,虽然除开随机算法之外,本来就是一样的,但是很多人觉得不一样,这跟很多人认为实时导出和离线导出声音不一样是同样的道理。

1712
#12 19-5-23 14:52
Erilan 发表于 19-5-23 14:41
那你这样就又得先做一个实验证明同一个DAW两次导出的东西是一样的,虽然除开随机算法之外,本来就是一样 ...

实验我都做过了,录屏保存等到这个实验结束后有人要就发给他。因为我的立场问题,所有操作我都是经过录屏保存证明公正性的。如果再觉得我恶意剪辑那就真没招了,考虑求助其他人提供音频

1712
#13 19-5-23 14:54
Erilan 发表于 19-5-23 14:37
这实验优化不了,肯定有漏洞,你后期编辑过,这就不科学了,做不到完美,你两个一样的,有心人只要作弊你也 ...

在变量保留的前提下,两个音频引入相同的常量,变量依然存在的。也就是说,原本要是有区别,现在还是有区别。
不能说“编辑”了就否认区别,得看是怎么编辑的。但是毕竟是个妥协方案,下次我就提前准备好了。

1712
#14 19-5-23 14:55
Erilan 发表于 19-5-23 14:37
这实验优化不了,肯定有漏洞,你后期编辑过,这就不科学了,做不到完美,你两个一样的,有心人只要作弊你也 ...

至于阻止作弊我实在是尽力了。你可以自己测试一下看看能不能作弊,我反正是没办法

516
#15 19-5-23 15:00
你吓尿再坐的大师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