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试比较电影《走出非洲》与《大红灯笼高高挂》在音乐创作方面的区别

 
[收藏]

125
#1 02-11-13 22:15

试比较电影《走出非洲》与《大红灯笼高高挂》在音乐创作方面的区别

试比较电影《走出非洲》与《大红灯笼高高挂》在音乐创作方面的区别
1985年美国导演西德尼·波拉克拍摄的电影《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或译“远离非洲”)在音乐创作上是最具艺术性、最富有内涵的一部电影。所以它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原作音乐奖。而影片的配乐是由英国作曲家约翰·巴瑞创作。 而国产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我国导演张艺谋早期的作品。担任音乐创作的是国内著名电影配乐大师赵季平。

  《走出非洲》全片是从女作家卡琳·布里克森的回忆开始的。出现在片头的配乐主题,是作曲家根据影片一开始我们就听到、而且后来一再出现的一首古典乐曲——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主题的动机创作的。这是男主人公最喜爱的音乐作品。带有着作曲家约翰·巴瑞最鲜明、最迷人的创作特征。它节奏沉稳,和声宽广,旋律优美,舒展流畅,是约翰·巴瑞最受人喜爱的银幕旋律之一。在以后的电影创作中,如:《与浪共舞》中约翰·巴瑞也使用这种既能体现出景色优美又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乐曲旋律。《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开场是具有典型中国戏曲韵味的配乐主题,这也与剧中一位戏曲人物有着紧密的联系。《走出非洲》的情节大多是在室外辽阔的非洲大陆上发展,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情节则是在室内比较狭窄的四合院内发展,所以《走出非洲》的配乐更为宽广,优美。而《大红灯笼高高挂》则趋向为更加尖锐和清冷。这也是受剧中人物的感情和剧情的发展所影响。

  莫扎特的作品在影片《走出非洲》中是以“画面有源音响”方式出现的。从丹尼斯送给卡琳一架留声机的情节起,就不断地听到莫扎特的几首器乐作品片段。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积极参与了故事叙事的,是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其中第二乐章明显带有室内乐性质。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乐章已被多次使用在世界电影作品中。单簧管独奏的主题质朴宁静、意味深长。在影片的后半部它时时伴随男主人公丹尼斯在镜头中出现。此时使用单簧管独奏更加烘托出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也采用了“有源音响”方式,只不过是由剧中另一位女主人公亲自演唱出来的。也选择了中国传统的一出戏曲片段,而此段则与剧中所呈现的感情呈尖锐的对立。由此来反衬出人物的内心情感。

   《走出非洲》影片高潮出现在男主人公驾驶飞机与女主人公飞行在非洲大陆上空时。画面上,随着飞机的爬升和景色的变化,音乐的织体在不断地丰满,音色也在不断地变幻。开始时音乐一直是在做着铺垫工作,当音乐中的情绪积累到饱和的时候,镜头切换成飞机降低高度飞行在湖面上,一大片非洲火烈鸟随之起飞时,这时才真正进入乐曲的主旋律。音乐高潮与画面高潮配合使片中人物感情得到升华。而在这一点上《大红灯笼高高挂》所运用的方法则与《走出非洲》相似。根据剧中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来进行音乐创作,以她的情感变化来揭示出影片的主题思想。
  
《走出非洲》的音乐创作所表现的是浪漫爱情结合优美景色,所以它创作中是以风景气势辽阔,人物感情柔美为原则的,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音乐创作是以是封建社会中婚姻制度的残忍,人物内心斗争的激烈为原则的,所以音乐创作更加的尖锐和凄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