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新闻] ESI 发布最新便携小声卡 Amber i1,无损内录跳线依然传承经典

( 20 )
12
 
[收藏]
-  第 1 页  -
#1 24-5-27 11:11

ESI 发布最新便携小声卡 Amber i1,无损内录跳线依然传承经典


3569



其实ESI也有不少高端产品,但它销量最高的还是入门级的便携式声卡,从最早的MAYA22到后来的U22  XT,ESI的便携小声卡一直以其物美价廉、小巧玲珑的特点广受用户喜爱,尤其适合初学录音编曲入门的用户以及有移动编曲录音需求的专业用户。这次我拿到的这款Amber  i1是ESI最新的入门产品,它其实就是之前U22  XT的升级换代产品,接口使用了现在最流行的Type-C接口,特别适合现在的移动设备。



Amber i1的命名方式和以往的声卡有所区别,i的意思是针对移动设备。它的外壳是全金属的铝合金材质,非常轻巧便携。颜色是一种灰绿色的颜色,而总输出大旋钮则做成了橙色,和之前U22  XT的颜色一致。ESI的产品最早期都是白色的,而后来则都改成了橙黄色的家族式配色。Amber一词其实也代表着这种颜色。

包装盒中除了声卡之外,还附赠了一条USB连接线。这条连接线只有一头是Type-C,另一端依然是传统的USB口,当然这条线连接电脑还是很方便的。但连接手机、平板你就得自己另购一根两头都是Type-C的线了。


  另外,包装中还有一些附赠的正版软件卡片,背面有序列号。这些软件有Bitwig  Studio 8-Track(工作站软件)、Wavlab LE(母带处理)、JackTrip  Virtual Studio(远程录音)和Cubasis LE(Cubase移动版)等。


这些软件中,比较实用的是Cubasis  LE,它其实就是Cubase的移动版本。手机和平板都可以安装。因为我平时编曲使用的就是Cubase,所以用起来很顺手。Cubasis本身打开之后就可以识别ESI以及其他一些经过授权的声卡,连接上这些声卡就可以使用。


首先要说的是这款声卡的接口,这是它的优势之所在。同时也建议刚入门的朋友在购买便携小声卡的时候一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Amber  i1的话放口和吉他口是分开的。也就是说,可以插着话筒的同时插吉他,这在录制吉他弹唱的时候很重要。有一些小声卡则是两者共用一个口,插了话筒就插不了吉他!
  • Amber  i1有独立的线路输入。是一对RCA莲花口。一左一右的立体声输入,非常实用,比如我们可以把其他播放器、乐器的声音通过线路录制进来。而不少同类小声卡没有线路输入!
  • Amber  i1有实体旋钮和实体电平表。它的话放、耳放、吉他增益以及主音量全都是物理旋钮。一个LED小电平表位于中间。48V供电也是实体按钮。很多小声卡只能在电脑驱动界面上调节。不如实体旋钮方便。


在这款声卡之前,ESI的产品整个外壳都做成了橙色,而这款则只留下了主音量大旋钮还是橙色而产品外壳改用了灰绿色,我们知道从最早的MAYA系列开始,ESI声卡经历过好几次风格改变,从白色的主配色变化为橙色,而这款Amberi1的风格也可能意味着ESI的系列产品又有了新的变化,而且它的金属外壳明显比以前要更加厚实了。

  由于使用了实体旋钮以及电平表,所以这款声卡的体积比起以前MAYA22之类的口袋式声卡还是要稍大一些,方方正正,但重量很轻巧,携带也很方便。但个人感觉这款声卡的使用理念还是放在桌面上使用的。这种造型的声卡很多品牌都有采用,但在同价位中,ESI的接口是最全的。

声卡背面接口简单而实用,一对线路。输出是一对6.5的平衡输出。最流行的Type-C接口。还有一个防盗锁的插口,在外面演出或演示用的时候可以用到。这款声卡的接口其实已经够丰富了,毕竟同级别很多小声卡连线路输入都不给。但以这个体积来说,如果要是加上数字口和MIDI口就更好了。当然现在确实光纤和MIDI用到的情况已经极少了。用光纤连接CD或MD的场景早已是历史,MIDI键盘也都是USB连接了,可能是我比较恋旧吧,对这些接口还是情有独钟,毕竟早期的MAYA等声卡还都是有MIDI和数字口辫子的。而且偶尔可能还是会用到。


Amberi1很适合配合笔记本电脑外出携带使用,编曲用要比电脑板载声卡性能更好,耳放的音质和推力也更好。自带48V幻相供电,可以直插电容话筒录音。而且供电开关也是实体的物理按钮。不像有些声卡只能在电脑上操作。

  Amberi1在电脑上或是手机iPad移动设备上都是即插即用,但如果需要在电脑上控制它的功能,需要在官网下载一个驱动。安装之后,就可以在它的驱动界面里调节参数。


我们知道,ESI的声卡有个绝招,叫做DirectWire内录跳线,可以进行无损内录。这个功能很实用,从最早的MAYA那个时代就一直具备,现在依然有。无损内录真的是太方便了,比如,网上有些音乐不能免费下载,有了内录功能,咱直接一边播放一边录下来就可以了。也可以用这个功能把电影大片中的一些音效录下来,当做素材在自己的音乐里用,总之这功能真心的很实用!以前这个功能只有Win上有,Mac上没有。现在这款Amberi1在Mac上也可以内录了。
关于DirectWIRE跳线的使用,在以前的ESi声卡评测中我们也曾多次介绍过,但可能有些新手朋友不理解这个界面怎么用,其实,要理解这个跳线,主要是要理解它上边那些接口都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来说一下:

  •   INPUT:声卡上的物理输入端口。比如话筒、吉他以及线路输入,都是INPUT。
  •   MME/WDM :OUT是电脑里播放的声音,比如音乐播放器或者是网页上的音乐、视频等。IN是大多数直播、K歌软件的声音输入端口。
  •   ASIO:指我们常用的Cubase等录音、编曲软件或直播机架类效果软件,它们使用ASIO驱动。

  另外Amberi1声卡还具备四条虚拟通道可以灵活地进行声音路由。

如上图所示,将虚拟通道3/4或5/6连线即可无损内录。而正常录音时麦克风会直接进入到录音软件无需跳线。


用于直播时也可以参照上图连接,可以避免卡麦。一般直播软件都是使用WDM/MME驱动,比如游戏直播时,话筒的声音从INPUT连到WDM/MME的IN,同时,游戏的声音从虚拟3/4输出也进入WDM/MME的IN。如果话筒需要加效果或变声用到机架等软件的那种直播,比如演唱、表演,那些机架一般都是用ASIO驱动,就要连接到ASIO的IN。总之,这套虚拟跳线的使用是非常灵活的,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连接各通道,就像真正的硬件连线一样非常直观。


在PC版的Cubase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声卡Latency设置为32的时候,ASIO延迟可以达到惊人的0.6毫秒!当然一般我们只需要设置到256就足够使用了。此时ASIO延迟为5.3毫秒。可以说它的ASIO性能是非常强劲。

  这款最新的ESI声卡在Mac驱动方面也做了更新,我们可以看到,在Mac上它也拥有虚拟通道和内录跳线。

在Mac  OS中,Amberi1的跳线只能做到内录,而没有虚拟通道之间的随意跳线。这是苹果系统的限制所致。当然这也已经很实用了,以前Mac上是无法做到无损内录的。后来靠装BlackHole等软件可以做到,但还是不如ESI这个方便,而且这是真正无损的。

在Mac中,声卡最低可以做到3毫秒左右的ASIO延迟。和PC上有所不同。而在Cubase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虚拟通道也都是可用的。

在Logic中我们可以看到缓冲设置为128时延迟为11毫秒。

下面介绍一下在Mac下使用Amber  i1声卡进行无损内录的方法。以最常用的Cubase为例,其他工作站软件原理相同。在Cubase中按F4打开输入输出设置界面,将默认立体声左右输入的来源改为Loopback3/4即可。

然后打开声卡的DirectWIRE  Loopback跳线窗口,如图所示连接跳线,即可将电脑中播放器或是网页上的声音无损内录进Cubase了(内录时不要开实时监听小喇叭)。遇到那些不让下载的音乐,这办法是不是非常方便!当然,如果商用还是需要注意版权。


值得一提的是,Amber  i1使用的是ESI自己的芯片和电路!秉承了ESI多年的技术。而目前市场上同价位的同类入门级别小声卡,几乎绝大多数用的都是公版XMOS方案,所以那些声卡其实只是外壳不同,里面芯片一样,性能音质也大同小异。不是很了解XMOS芯片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一下。这里我不是说XMOS不好,XMOS也是很成熟并广泛应用的入门级声卡方案,我也评测过不少。但印象中我用192kHz采样率长时间测试,发现有些XMOS芯片的声卡可能用着用着采样率突然自己就跳到48了。而要知道早在20多年前ESI的Waveterminal  192系列产品的192kHz稳定性就已经稳如老狗,所以在这方面ESI有着绝对的技术优势和传承。

总结:   Amber i1是一款最新的产品,采用了最新的Type-C接口,它继承了ESI声卡以往的一切优势:音质纯净,性能稳定,无损内录,接口齐全。无论你是入门初学电脑音乐或是便携编曲使用,或是K歌、直播、娱乐以及发烧友欣赏音乐,ESI这款Amber  i1小声卡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优点:

  •   非公版XMOS方案,而是使用ESI在德国独立研发的芯片和电路,回放音质依旧是以往ESI的纯净风格,话放声音饱满,耳放推力足。
  • 接口齐全,一对线路输入,独立的吉他插口和话放插口。自带48V幻相供电。
  • 实体旋钮和按钮,实体LED电平表。
  • ASIO性能好,稳定性高,不掉线,采样率高。
  • 支持DirectWIRE  跳线,无论Win还是Mac上都可以无损内录,直播、K歌都很方便!
  • 支持移动设备,附赠的Cubasis  LE APP非常实用。

缺点:
  •   没有数字口和MIDI口。
  • 没有外接电源口,如需长时间连接手机平板使用如直播时,可另购转接头来供电。
  • 附赠连接线只有一根用于连接电脑,如需连接移动设备需要另购。
  • Mac上只能实现内录,没有虚拟通道之间的跳线。这是Mac  OS的系统限制所致。

                                                                        文章出处 https://www.midifan.com/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214
#2 24-5-27 12:31
为啥不多做个带OTG接口呢?

320
#3 24-5-27 14:21
ESI的入门卡还是相当给力的,我给很多新入坑的小伙伴都安利过。尤其是他的跳线,如果对路由要求不高的话甚至可以当做RME家TotalMix的青春版。

2105
#4 24-5-27 15:48
无损内录是啥意思?其他声卡带内录的不是无损?

192
#5 24-5-27 16:47
还不如我的ZOOMh6好用
观众反应
:H6是神器

515
#6 24-5-27 18:48
看到XMOS芯片先跳过~换ATMEL与Xilinx芯片倒是可以考虑

1616
#7 24-5-28 10:04
这外观颜色设计好古董啊,

1687
#8 24-5-28 10:26
稳定性如何,正常用不追求极致低延迟,256、128采样缓冲情况下,是否常有噼里啪啦作响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allentsei 于 24-5-28 10:36 编辑

6950
#9 24-5-28 10:47
很多品牌就是因为生产了很多低端的工业垃圾把口碑搞没了。

807
#10 24-6-16 21:29
很多年这公司都没出声卡了·····一千板载卡性价比不错···现在都是USB好多年了··他们一只没有出任何产品  儿这个产品我看外观都觉得差························

411
#11 24-10-21 01:45
对玛雅有着情怀,但是这个卖点在现在看来,有点牵强

143
#12 24-10-25 18:40
飛鼠 发表于 24-5-27 18:48
看到XMOS芯片先跳过~换ATMEL与Xilinx芯片倒是可以考虑

XMOS就是Xilinx旗下的。是FPGA+MCU架构

515
#13 24-10-25 20:22
应思量 发表于 24-10-25 18:40
XMOS就是Xilinx旗下的。是FPGA+MCU架构

Xilinx被AMD收购...
XMOS是USB DSD DA讯号的~~ 两者产地不太相关..
多数低阶声卡会使用XMOS~高阶才会出现Xilinx
Apogee RME Motu Focusrite Lyra
你可以去看拆解图文会更详细

143
#14 24-10-27 01:33
飛鼠 发表于 24-10-25 20:22
Xilinx被AMD收购...
XMOS是USB DSD DA讯号的~~ 两者产地不太相关..
多数低阶声卡会使用XMOS~高阶才会出 ...

我知道高端声卡会用xilinx,十几年前就知道。XMOS是后来的新产物,是Xilinx针对FPGA的音频传输架构特地合作建立的新品牌和产品。本质上是一家的。XMOS芯片也分高中低端。高端的性能也挺强,没必要非要纠结一定要Xilinx品牌的芯片。本身XMOS芯片的设计,就有Xilinx的成果在内。

515
#15 24-10-27 17:02
应思量 发表于 24-10-27 01:33
我知道高端声卡会用xilinx,十几年前就知道。XMOS是后来的新产物,是Xilinx针对FPGA的音频传输架构特地合 ...

你这问题就像M1 M2跟intel选者~ 本帖最后由 飛鼠 于 24-10-27 17:05 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