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求助] 哪些方法可以让曲子听起来更“柔软”?

( 10 )
 
[收藏]

93
#1 19-6-14 20:56

哪些方法可以让曲子听起来更“柔软”?

我试着让这个问题描述尽量准确,因为有可能不好理解...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价值的...

首先这很可能是属于混音领域的内容,只是不知道是否与其他的也有关系;
然后主要表现是曲子听起来很硬,有一种很“生”的感觉。


比方说我们随便拿kontakt载入一些很清晰有质感的音源写一段,如果只是稍微做一些频率避让啊加点混响啊之类的,结果可能是听起来很“清晰但是却很“硬,偶尔在论坛里能听到一些经过初步混音的作品也是如此,但是如果我们去听商业发行的优质作品,总会用“柔和”、“融合度高”这类词汇来形容,同时并不是“糊”。



所以我想问的是,无论管弦的乐器组、流行的人声还是电子的合成器音色,将声音从一开始编排时的略感不适的硬变成符合商业规范的舒服的软,究竟做了什么工作?

4243
#2 19-6-14 21:11
混音

13867
#3 19-6-14 21:42
MIXING

7062
#4 19-6-14 21:52
您这个问题从编曲到混音可能都涉及到!~解决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

950
#5 19-6-15 00:18
以我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就算法插件而言,不同厂牌的建模算法不同,因此测试、对比时只能依据听感调整到大致相近的程度,在此前提下,每个厂牌的声音都有细微的差别,但不至于一耳朵就能听出来的程度,这是其一;
算法插件与采样插件(如AA)的对比在频响听感相近的情况下,(尤其是分轨混音中)采样插件的声音更松弛,分轨之间的融合度更高(或者说更analog),本人相关专业的知识不丰富,只能凭曾经对模拟混音的记忆和对数字算法浅薄的了解猜测一下,或许这是模拟采样与数字算法间信号宽容度的区别,此其二;

根据在墙外学习的观察、思考和总结,国外多数大师在in the box时,对算法插件参数的调整是非常谨慎的,单个插件(EQ、压缩为主)的参数动作基本上也是比较细微的(特殊目的与情况除外),会通过多种方式慢慢达到他们所想要的音色。更多的是以修正素材问题为主,然后再想办法做出自己满意的音色。结合我曾经踩过的雷,算法插件的参数调的越夸张,声音越容易严重畸形(相对模拟世界和采样插件而言),也就是楼主所说的“生”、“硬”。但现在的算法插件也有非常smooth(“柔软”)的厂牌和系列,比如softube和bx系列的算法我个人挺喜欢的,推荐楼主有兴趣尝试一下。

总的来说要让分轨声音清晰,最重要的还是balance和EQ避让的取舍,这点无论是模拟世界还是数字世界都是永恒的真理,然后混音手法上,根据两个世界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段,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即可。

观众反应

75
#6 19-6-15 01:44
多过硬件模拟设备 然后就是bus上的压缩

2583
#7 19-6-15 05:02
换不同的压缩尝试,有的硬有的软,基本上和音量(动态)和频率有关,个人感觉,可能不对

787
#8 19-6-15 05:12
数字的冰冷,给人硬的感觉,失真效果会感觉温暖柔软,不过也会降低清晰度

975
#9 19-6-15 05:22
母带压缩,我瞎说的

1485
#10 19-6-15 09:41
混音搞

312
#11 19-6-15 12:39
总线均衡适当衰减中高频,然后用Tape模拟效果器。只是一个思路,也有可能是作品响度过高导致动态范围太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