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音乐史前史
“工业文化?工业‘现象’就有,我不肯定它是否足够被称为‘文化’,但我的确认为 我们所做的对世界产生了一定影响。”------Genesis P. Orridge(Throbbing Gristle)
一直觉得该有人来写写工业音乐的历史。毕竟雷鬼 (reggae) 和说唱乐都有历史,至于 摇滚、爵士、民谣、古典这些音乐的历史就简直数之不尽。很不幸,最好的几本关于工 业音乐历史的书(Re/Search的《工业文化手册》Industrial Culture Handbook 和 Charles Neal 的《录音带延迟》Tape Delay)都是在这种音乐尚新,尚在变化时写 的,而且两本都没有告诉我们工业音乐的起源。最近的一本新书,Dave Thompson 的 《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 中充斥着美国中心论,冗长乏味,低级错误不 少,而且主要着重于电子舞曲和工业摇滚。不过,这篇文章仍然不能算我想要看到的那 样的历史,完成这个任务需要一个比我更称职的人。但是,我在这里提供了一种“史前 史”,检视了一遍工业音乐的遗产、传统和家谱。对于工业音乐提供给我们的新鲜的东 西,如果不把它们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去考察就很难明白它们的成就。(如果有的话)手 法和态度是真正“原创”的,虽然它整合各种元素的方式完全属于那个时代。
在“史前史”开始之前,我们先得搞清楚什么是工业音乐,或者说它曾经是什么。论者 一般认为工业音乐的历史要从 1975 年末,Throbbing Gristle 的前身、行为艺术团体 COUM Transmissions 的成立开始算起,当然,这种音乐的名称也来自 Throbbing Gristle 建立的唱片公司 Industrial Records。人们通常认为 Monte Cazazza 是“工 业音乐”这个词的发明者,而且他们用这个词有特殊的含义------为了批判一种在 70 年代仍占统治地位的想法,那就是追求音乐的“正统性”。当时很少乐队喜欢被人称做 “工业”团体,虽然到了 80 年代中期乐队都很欢迎这个名字,而现在甚至一些相当闷 的摇滚乐队都宣称自己是玩儿工业音乐的。那个爵士/古典团 Icebreaker 竟然也被莫 名其妙地称作工业乐团!摇滚和爵士乐团不会被他们的分类标签所困扰,因此,为了达 到我的目的,我很愿意把很多试图丢掉“工业”这个标签的乐队包括进来。
在 Industrial Records 旗下发表过作品的乐队(例如 Throbbing Gristle, Cabaret Volt aire, ClockDVA, Thomas Leer and Robert Rental, Monte Cazazza, S.P.K, 可 能 The Lea ther Nun 和 Elizabeth Welch 是例外)都把他们对离经叛道的文化的兴 趣和对噪音的兴趣结合起来。很容易看出,象 Einsturzende Neubauten, Whitehouse 和 Test Dept 这样的乐队也有着相似的爱好。
Dave Henderson 在他那篇观点新鲜的文章 "Wild Planet”对主要是英国和欧洲的工业 音乐进行了一次调查,时值 1983 年,工业音乐这个说法已被认可,但是,按照那些不 断求变的音乐家,如 Steve Reich, Mark Shreeve, AMM 和 Laibach 的意见,工业音 乐的边界是不可能划出的。自那以后,工业音乐就分裂了,主要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 保持了实验性,另一部分则偏向把工业音乐的元素运用到摇滚和电子舞曲中(或者可以 说这两部分就是“非商业化”和“商业化”)。流行的“工业”音乐家,象 Front 242 或 Ministry,让一些早期工业音乐的元素居于摇滚和 techno 音乐的附属地位(有时 这些工业元素只是态度和外表上的激进和偏执);另外一些团体(即上面提到的“保持 了实验性”的那一部分)则开始研究工业音乐与祭典音乐(ritual music)、具象音乐 (musique concrete)、学院派电子音乐、即兴音乐、以及纯粹的噪音间的关系。近 来,随着 ambient 的流行,这类保持实验性的艺术家得到了比以前多的认同。
看到工业音乐影响了这些流行团体和“地下”领域是很令人高兴的,由此可以了解不同 音乐间的那种互相渗透的特性。但同时这又是很具误导性的。正如爵士和摇滚一样,工 业音乐也是“一种渐渐由叛逆沦落为重复性日用品的音乐......不断重复的试图背叛一 开始的解放精神的努力会按照其目的产生一个市场。”从工业音乐的历史和史前史中我 们可以看到,它起初的颠覆意识决非那些把反叛当商品销售的摇滚团体可比。很明显, 市场欢迎的是那些肤浅的激进反叛和噱头。
很清楚的一点是,工业音乐这个词对于把这种音乐分类一点用也没有,但它对了解不同 音乐和乐手间的关系还是有一定帮助,所有工业(连同它的附属类别)音乐家都多少和 这个词可以拉上点儿关系。刚才说的那种具实验性的工业音乐往往被称为“后工业音 乐”,相反,这篇文章讨论的是“前工业音乐”。渐渐你就会明白,在工业音乐与它的 祖先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界限是有意义的。 在 Alternative Press 杂志的一篇文章中, Michael Mahan 把工业音乐定义为“人性的丧失和由以工厂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状态带来 的无情污染在艺术上的反映”。这个定义太简单化了,如果工业音乐仅仅是一种“反工 厂音乐”的话那么它就会包含许多的反动的卢德派(注:卢德派 Luddite 是 19 世纪 初用捣毁机器的手法反对企业主的自发工人运动)份子。不过 Mahan 至少提出了一些 工业音乐的先驱,如 Edgard Varese, Karlheinz Stockhausen, David Vorhaus, Frank Zappa(!) 和 Klaus Schulze 等。Jon Savage 曾指出工业音乐的五个特征: access to information, shock tactics, organisational autonomy, extra-musical elements, and use of synthesizers and anti-music。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检视,我们 很快就会明白工业音乐在 20 世纪文化史上到底占据了什么样一个位置。
ii.access to information
信息获得理论“在今天已没有真实,或者说一切都真同时一切都不真。客体不再指向 ‘真实’或‘信息’ ,这两者都是‘选择’的结果,是一种蒙太奇 (montage),一种 观点的取舍......因此,被控 制并不是指政府的监督、宣传和偏执,它是一种来自个 人的影响、肯定,而且延伸到生活中的所有可能的方面。”------Graeme Revell(S.P.K)
工业音乐基本上是一种概念音乐。虽然早期工业音乐中有很多音乐上的革新,音乐本身 充满 力量,但早期工业团体一般都更喜欢谈论与音乐无关的话题,这是因为他们中的 大部分(如果 不是全部的话)都没有任何真正的音乐背景或知识。《工业音乐手册》 中附了一些书单,其中 Genesis P-Orridge 列出的有 Aleister Crowley,William Burroughs, Philip Dick, Ado lf Hitler(希特勒!), Marquis de Sade(法国的萨德 勋爵,施虐狂(sadist)一词由他的名字 演化而来)以及 Tristan Tzara(罗马尼亚诗 人,达达派的重要人物之一);SPK 的 Graeme Revell 显然更“有文化”,他列出的 书单包括以下名字:Michel Foucault(福柯,《性史 》作者),Samuel Beckett, Jacques Attali 和 Pierre Proudhon。还有一些人列出了唱片 单,比如 Boyd Rice, 他似乎对五、六十年代的一些媚俗音乐很感兴趣;我们还能发现 Z'ev 原来是 Peter Gabriel, Bob Dylan 和 Otis Redding 的乐迷;只有 Rhythm & Noise(Nau t Humon 的组合)显示出了对前卫音乐的兴趣:Todd Dockstader, Gordon Mumma, Michel R edolfi 和 Iannis Xenakis。
在所有“大牌”的工业团体中,Throbbing Gristle和“信息获得理论”的关系最直 接,他们接受了一个自60年代早期以来就很明显的事实,即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 进入了一个信息社会,军事和经济不再是仅有的两种重要权力形式。TG的中心人物 Genesis P-Orridge(原名Neil Megson)认为对信息的控制和掌握才是当今最重要的权 力形式。这种理论是基于一个不无道理的假设,即如果大多数人不相信(或不知道)某 种可能性的存在,那么他们显然不能自由地选择这种可能性。虽然这种结论对于后现代 理论家和政治理论家来说司空见惯,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则是少有的深刻。正如 Orridge说过的:“我们的理念是:治疗和重新整合人格。引发精神爆炸来去除控制 ......交换以及解放信息......我们需要寻找能够打破定势思维、盲目接受、以及令我 们一成不变的行为如此容易受到控制的那种期望的手段。”
其他的工业团体,特别是 Cabaret Voltaire 和 S.P.K,也持类似的观点。在 Throbbing Gristle 解散后,Genesis P-Orridge 又组成了 Psychic TV,“分发信 息”和对以信息为基础的控制进行攻击仍然是他作品的主题。主要的手段是迫使大众意 识到具颠覆性的文艺作品的存在,或劝说人们不要试图去“审查”自己的选择,因为大 众所谓的“禁忌”或“颠覆”只不过是另一种控制的手段而已。即便是那些对传播此类 信念不那么感兴趣的团体(很可能大部分工业团体是这样的),也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 响,这清楚地反映在他们的音乐中。
自萨德以降,包括 Celine、超现实主义、跨掉派等非主流文学作品是工业音乐团体灵 感的一 个重要来源。实验文学在 60 年代达到了顶峰,它对于工业团体的重要性反映 在后者对“分发 ”和“传播”的热衷。一个明显的例子是那张 Industrial Records 发行的运用了 William Burroughs 的“剪切法”(cut-up)的唱片:Nothing Here Now But The Recordings。
虽然他们对于传播非主流文学以及其他“非传统”的信息有一定的功劳,但其实工业音 乐对于非主流文化并无实质贡献。Genesis P-Orridge 的文章大多数是对 Burroughs, Crowley,Leary 等人的原文的拼凑,虽然他以全新的方式将剪切法、巫术和 deconditioning 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