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软音源支持者与硬音源支持者间所产生的音乐制作概念上的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

( 17 )
12
 
[收藏]
-  第 1 页  -

13894
#1 01-12-7 17:55

软音源支持者与硬音源支持者间所产生的音乐制作概念上的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

支持软音源,理由很充分:功能强大,灵活,音色具有个性,便宜

支持硬音源,理由也充分:稳定,方便,操作轻松

其实这还是表面上的分歧。真正的分歧在于:

软音源支持者已经把“音色制作”作为音乐制作里面的一个独立而又重要的环节来对待了,对于他们来说,音乐制作包括三个环节:1,音色制作;2,midi制作;3,录音、音频

而硬音源支持者并不存在“音色制作”这样的概念,只有“音色调用”的想法。对于他们来说,音乐制作只有两个环节:1,midi制作;2,录音、音频

这就是根源所在!

对于前者来说,音色制作是一项虽然繁重但是却又十分有趣的工作;

对于后者来说,音色制作是一项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说白了就是画蛇添足。既然 Roland 给我们提供了那么多现成的音色,又何必要我自己来制作呢?

1071
#2 01-12-7 19:01
有点道理,但音色制作确实挺有意思,就是太耗心血了.而且多数时间我觉得自己做的音色不怎么样.缩混的时候也特别麻烦,声音脏得很.也可能是我水平不到家.呵呵.但是从经济的角度上考虑,嘻嘻......

207
#3 01-12-8 02:45
硬件合成器同样有音色制作。其实现在的软件音源无非波表、采样、减法、调频、物理模型这些种类,无一不是照般硬件的原理。

说起制作音色,最常见的的波表合成器都提供了音色的编辑功能,许多还提供了用户音色组存储功能。如果配合MIDIQUEST、SOUNDDIVER等软件完全可以制作自己的音色。

至于模块化的硬件合成器,其制作的乐趣丝毫不比REAKTOR这样的软件少。只是我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罢了。

207
#4 01-12-8 02:58
俺到是觉得,发展到今天软、硬件音源已经各有优势、难分高下。这种情况下硬件的支持者一是因为制作或演出需要稳定的音源,再有就是因为有一种略带发烧的收藏心理。
像俺就是,在MODELE、PRO52、FM7刚出来时,心想这回我也有了他们你们花好几万买的同样的东东了,可是玩着玩着,就产生了渐渐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台真正的MINIMOOG、PROPHET FIVE、DX7:) :) :)

13894
#5 01-12-8 03:09
我并没有说硬件不可以制作音色,我说的是硬音源支持者没有制作音色这种习惯。在中国难道不是这样吗?

而且硬件的编辑、制作音色功能比起电脑来也太弱了。

没错,大多数软件音源是照搬硬件的原理,但请注意,是照搬原理,而不是照搬做法。奔驰跟夏利的原理也是一样的,但性能就…… MOOG、PROPHET FIVE、DX7 再经典,也厉害不过现在的一些软合成器了。在今天,再买这些东西也许只是出于一种收藏古董的心态。

760
#6 01-12-9 11:47
对 我支持村长的说法!

166
#7 01-12-9 23:54

制作个性化的音乐

还是采用软音源好!可以搞出很多新的东西出来!我喜欢

28
#8 01-12-10 03:41

我这样认为,

善于使用音色的人无论软硬件他都会作必要的加工和修改。不懂得音色制作的人,就算你跪下来求他,他也不会搭理你。是否进行音色制作只与个人能力以及爱好有关,不关设备什么事。

808
#9 01-12-10 10:06

我说:

一、我同意半仙的意见:因为这毕竟是一种现实
二、我同意其他同志的观点:因为这同样还是现实

    首先,拥有硬音源、并玩得好、而且有了较多收入者,绝大多数是较早介入音乐制作者;他们大多数都以拿来主义为基础,已成为习惯——要打破习惯可不容易哟——当然也有一些素质更高者,不仅仅拿来,而且改造……
    其次,后来者、资金缺乏者则反之,然而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不停地寻求新的软音源、自己合成自己所需的音色,并形成了习惯。
    总之,二者习惯所形成的文化环境、社会技术环境、资金环境、个人素质情况不同。当然,用软音源者大多数还是拿来主义,因为方便。
    对于我来说,从1990年使用sy55/sy77……至今,没有一台我使用过的硬音源/合成器的音色没有经过我修饰的,也许这是一种习惯或者素质——周围的朋友尚未发现类同——直到现在使用soundfont或者其他软音源,仍然没有改变这种恶习:rolleyes:。
    我觉得,只要有时间、有要求、有相应音色合成的素质、并且音色合成不太难:confused:的话,大家都会在制作音乐的时候进行音色合成的。

95
#10 01-12-11 04:51
其实习惯上的差距是其次,关键是在比较软硬差距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到音频接口素质对软采样的决定性作用

327
#11 01-12-12 00:02

yee

我支持,因为我没钱?但是我爱音乐。更爱电脑音乐。

1552
#12 01-12-12 00:17
我想一个颇有成就和见地的音乐人不会去考虑什么软硬之类的,他需要的是能够触发灵感和动机的声音,从这一点上,很多国内外的制作人很少去反复摆弄软件,他们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了对音乐的琢磨上。只有使用顺手才能激发创作的热情,我也非常喜欢摆弄软音源,但我很少在实际中使用(除了GIGASAMPLER),一是没有好的硬件支持,出不了好的效果(没有高质量的输出特别是模拟部分,请不要告诉我用什么内录那种令我头痛的办法,我需要在监听里实时准确的声音),二是要考验我很多计算机的应用技巧,分散了我的精力(我要求一按就出声,一钮就变化,不要研究什么API、什么DX、什么ASIO。使用中要99%不死机,并不是我对计算机了解不够,而是太。。。),三是频繁的升级和不断地推出新软件使人无所适从,因为软件很容易使人上瘾,就象游戏一样......理由有很多,但我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这也是我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你和那些大师的根本差距在哪?在软件上吗?在硬件上吗?还是在思想上?.........”我经常用SOUNDFONT做音乐,我把它补充到我一大堆硬件音色里,因为我的乐思需要这些我很有“感觉”的声音,我不在乎是否软硬,只要我能用出“感觉”。

751
#13 01-12-12 11:38
不错,一个人精力是有限的,你一定要搞清楚你需要什么,是一大堆设备的使用方法,还是构建自我的音乐灵感源泉,孰轻孰重,如何掌握其平衡很重要。

1090
#14 01-12-14 17:03
一个人的能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要想在音乐制作中的某个领域做得非常出色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一般来说,如果是一个执迷于MIDI制作本身的人,光是琢磨怎么样把配器做合理,音乐人性化,就可以花掉你好几年。这样一来就几乎没有时间去研究音色制作了,就像胡哥说的一样,拿了现成的音色就直接用好了。我也基本上属于这类人,因此我可以说没有什么大的兴趣去研究音色的制作,对于我来说,GIGA的音色我拿出来弹就是了。
    音色制作几乎可以算是一个专门的行当了,想要做好也要花很多时间的。只是我实在是没有时间去研究这些东西了。

2234
#15 01-12-14 22:53
玩音色

用音色

软音源

硬音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