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求助] 关于返送系统的疑问,希望各位老大解疑

( 17 )
12
 
[收藏]
-  第 1 页  -

211
#1 08-4-18 17:12

关于返送系统的疑问,希望各位老大解疑

各位老大拉,小弟也做了挺久的活动音响了。
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现在就有一个疑问希望各位老大可以帮帮忙解答一下,文笔不通之处敬请原谅。
这个疑问就是舞台的返送系统的搭建问题了。
因为在看到oldsoundman老大关于舞台返送系统的一篇文章之后,觉得一场活动的成功返送系统的调试是十分重要的。
而我做的活动中就很少会很仔细的调试返送系统,就算调试就是都是很简单的选位,调试一下EQ就算拉。
而更多的精力就落在PA系统上,可以这是中国音响人特别是我这中小型活动的音响佬的通病吧。
所谓在这里希望各位老大那个有熟悉返送系统的就解释一下返送系统搭建的详细过程
不胜感谢
我的QQ:85088341
各位老大希望可以加我QQ来骂我啊哈哈
如果可以学到多点东西
骂多一点我都没有所谓啊咔咔
其实我真的佩服oldsoundman等几位老大,特别是oldsoundman他那个音匠网真的学到不少东西,特别我这种英文不好的的人,再次期待各位老大可以解答我的疑惑啊,谢谢

211
#2 08-4-18 23:43
期待回复啊

211
#3 08-4-20 20:21
晕啊还没有回复啊
热切期待啊

833
#4 08-4-20 21:10
其实一个人又作PA又做返送,很难兼顾。小舞台就让乐手们的音量将就点儿吧,否则台下就更乱了

211
#5 08-4-20 22:35
我觉得普通活动的返送系统,就是一般的路演和一些开会的的活动,通常都是两个监听音箱放在舞台两边就算拉。

使用的时候最偷懒的就是和主系统共用一个信号,声音的大小就靠功放的控制,而好一点就是从编组或者AUX分出一路信号出来给返送系统啊,有设备的就加上EQ、限幅器的一些设备。

而关于使用编组或者aux那个好,我在这里就不说拉。因为这里有很多争议的,我个人来说我偏向使用aux为主,而且要看节目

类型来确定使用推子前AUX还是推子后aux作为信号输出通道,唱歌为主活动的就用推子后aux,乐队为主的活动就用推子前

aux。当然这个不过是我用法啊,其他大大有什么好的建议就马上来告诉我啊。

以上就是我对返送系统关于信号连接的了解。有什么不对的就请各位老大指教一下啊。

而下面就是我对返送系统的调试的一些个人理解,因为费用问题,通常我的监听音箱有时候都会作为主音箱使用。我的系统十

分简单,没有什么设备就是主系统一个EQ,返送系统一个EQ,最多就是再主系统加一个限幅器保护一下。就直接供给功放输

出了。当然我都想每一路通道都插入一台EQ就最好拉,不过暂时是梦想啊,好想有KT的EQ加DPA的446处理器啊。

哈哈现在各位老大都应该知道我的监听音箱都不会是什么大牌子的音箱拉,我现在主要是靠监听系统的那个EQ来调整音场的

因为有时候手头上都没有什么测试工具,只好就是用小弟这个还算不错的耳朵来听,作为调整EQ的参考。有时候小弟我跳的

就想把那个EQ给砸拉!!哈哈(建议打工的音响大哥不要学我啊)

好了,说回正经的我会把从400HZ到2KHZ的频段做一个陷波,160hz也做一个陷波,再做一个80HZ的低切。就基本完成了我

的调试拉,当然每个地方的声场结构不同都会有不同咖微调,但是基本的都不会改变。

我的疑问就是产生于这里了。就是我看了很多演唱会的DVD和这里各位老大的帖子,就是发现了几个问题拉,十分疑惑希望得

到解答。

1、就是在鼓组那里我经常看到有1或者2个监听音箱,而那个鼓不是电鼓,而是爵士鼓是用mic进行拾音的,而且都是电容mic

为主,那监听音箱和鼓组的mic不会因为互相串音而造成反馈吗??

2、就是想知道有时候为什么不直接从结它效果器那里拿信号处理,而是从乐器音箱那里用mic进行结它收音?

3、其实也是和第一个差不多的一个问题不过有点分别啊,就是钢琴等古典乐器的返送监听系统如何在收音和监听效果上进行

一个好的平衡。

还有最后一个啊就是想知道IEM系统如何同传统的返送系统进行一个好的有机的耦合。

再次期待各位老大的回音

我的qq:85088341
希望你们有空来到广州的时候找小弟喝茶
小弟不喝酒的 老大们放过我啊

211
#6 08-4-20 22:36
有老大说话拉哈哈

希望继续交流啊

211
#7 08-4-20 22:49
说多一句啊

oldsoundman老大那篇“浅谈舞台监听”那篇文章真的很好,对我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啊

还有很多的文章都很好啊

其实最好的一篇文章就是“db知多少”那一篇啊
基础的基础啊好东西啊
希望oldsoundman多写点基础文章出来拉哈哈
期待啊

1179
#8 08-4-21 12:44
如果你把吴老师的所有文章都看完了,你的问题可能就不是问题了。

1162
#9 08-4-21 17:27
说到舞台返听系统,很好玩的,从搞音响到现在,一直也在瞎琢磨,也想出一些个人的小想法!
为什么有舞台返听的出现呢,上学的时候上学校艺术节上唱歌有经验的,学校的大礼堂只靠外扩的声音除了找不到拍子之外,连调也找不到.后来搞乐队了,才晓得有个东西叫返听,前面的问题得以解决,但是不是所有演出场合都有返听的,结果演的时候各搞各的,完全不在一个拍子上,才知道,舞台返听是多么重要!后来自己搞音响了,自己就更琢磨了一下!
我想起初的返听一定就是能有个声音,抓住主要的东西,能和拍了就可以了,随着发展,优秀的乐手为了更优质的演出,开始要求返听的内容更准确,以便自己的演艺表达的情绪更好.在到后来,返听不在单单为了准确,观众们既然也得到了优质扩声带来的聆听享受,那乐手也不单单是演奏的机器,自己演奏的同时,自己也更要求有享受,而且比观众更特殊,不论多少观众都只能共同聆听一套扩声,而乐手则可以每个人有自己的一套聆听系统,于是有了今天庞大复杂的舞台返听系统,我在想,对于大型或优质的中小型演出里,舞台返听和主扩等等阔音环节,都是一个等同的扩声概念,而我们一般的租赁人则更加被"返听"两个字所迷惑,其实而言,只是叫法不同,实则都是扩声,只不过一个给观众听,一个给演员们听,但都离不开一个"听"字,那就都是音响人该做好的事情.
看见楼主提出的三个问题,我有个人的理解!
一.我们在调返听的时候,都是用话筒直接扫向音响的,所以做到不反馈不是什么难事,而且鼓组自身声压就比较大,实际MIC的增益比人声要低的多,更用意控制,重点在与控制好距离和角度,更多注意的是低频的反馈,这个问题不大!
二.有人说MIC的拾音比较干净,但我觉得是拾音能更好的还原再现乐手本身的音色,因为有很多空间感和喇叭单元的特性不是靠直接取信号能够表现的,这就好比音响在"唱歌",和人的唱歌扩声是一个道理!
三.还是调整,包括内容的放送.
到目前为止,返听已经可以有很多手段来实现,喇叭的扩声,内耳的监听,我想交响乐团就只能看指挥了,我一直有个疑问,交响乐团的演奏家门在演奏时,自己是否能欣赏到和观众一样的聆听品质,还是只能听到身边的部分乐器?

就个人而言,如果我是演员,我还是喜欢喇叭的放送,耳机不是很习惯,而且有些时候限制动作等,不过这是习惯问题,还是大多数人为了演出的品质和自由方便的程度习惯了耳机的放送,毕竟耳机放松的质量是很高的,对音响人是相对轻便的,喇叭的放松就可以不去介意带上了耳机与外界的心理隔阂,一个好的音响人如果考虑的演员的感受,能够高质量的放松一些现场环境的内容,那更是优秀!喇叭虽然感觉更自然,但是它毕竟有个相对于演员本身最佳的聆听区域,这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演员的活动范围,于是有了返听的侧面补声,还增加有超低音的返听,让演员和观众有同样的聆听享受.但是系统过于庞大和烦琐也是传统喇叭作为返听的一个问题,所以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各有利弊!但是有些场合是必须用耳返的,当场地的反射声大到连喇叭返听都无法抗衡的时候,那耳返是必须的,不然你一句话出去之后,反射回来的声音不停的叠加,很快你就不知道自己再说什么,或是演奏什么了,这个时候耳机是必须的,还有就是小型的室内场子,如果是乐队,直达声都已经很难控制了,要得到理想的扩声,耳返是非常好的选择!

记得看到很多人问,为什么歌手都带了耳返,怎么还有喇叭的返听,有的场合吗是要摆着好看,或者以备无线耳返被频率干扰产生问题后不至于一下没有,算是个备份保险,更多的是有伴舞的演员,有时人数众多,不能都给耳机吧,给不过来的.但是他们也要合拍的,所以喽!

返听的调整我现象很多人的调整方法都不同,和主扩一样,我只说说我自己的应用方法!
其实和主扩一样,我都是用测试的,测试话筒摆在大概乐手所在的聆听位置,基本调平,然后再用话筒去扫,基本上这个时候在安全增益下已经不太会有反馈了,然后增大话筒在返听里的音量,再扫,然后在台子上利用4段参量均衡再调整一下比较突出的频率,这样随便怎么演,就舞台返听一块,啸叫基本上都杜绝掉了,这在两个系统独立运作的时候非常理想.但是大多数我们又是一张太子在负责着主扩和返听,不过在聆听位置通过测试调整系统后,基本上已经不太会有啸叫发生,然后就是在主扩里把话筒声音和乐器声音调整到最佳的EQ,然后再用话筒扫返听音像响,如果在安全增益下有啸叫发生,那么就去拉返听音响的处理EQ,这时候就要牺牲一些所谓的音质,但是这起码已经可以和自如的按乐手要求给内容了,不再收啸叫的困扰,我个人是做乐队为主,所以返听的调整已经变成我不能去忽略以便轻松的事情了,但也养成了一个对返听扩声重视的态度,这是我最收益的,也是真正的轻松!希望我们这些相对年轻和经验赏浅的音响人能共同重视扩声当中的每个细节,来整体提高我们的水平!
观众反应
:尊重歌手和乐手的感受同时也是尊重自己!支

211
#10 08-4-21 23:34
我觉得歌手在有了IEM系统之后还要监听音响的目的,可以要令到歌手在监听自己声音的时候更加有空间感,和补偿在IEM系

统监听耳机所缺少的低音和低音感觉

谢谢各位的支持

希望有更多的人参加讨论啊

88
#11 08-4-22 11:39
电吉他和吉他音箱组成一件乐器
吉他音箱的音色各自有很大的不同 ,但都必直接从效果器取信号要强多了
所以,如果有好点的吉他音箱就一定要用话筒拾音,贝斯也一样
观众反应

214
#12 08-4-22 12:33
很深奥哦!

211
#13 08-4-22 17:09

回复 zeeker 的帖子

电吉他和吉他音箱组成一件乐器
吉他音箱的音色各自有很大的不同 ,但都必直接从效果器 ...


恩恩知道了
谢谢老大啊
还有无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调好返送系统啊

1256
#14 08-4-22 18:24
我个人的看法:

现场音响不管主扩还是返听的调整,主观性都很强.

其实返听系统和主扩一样都很重要,只要认真的去做,尽可能的让歌手和乐手满意,那么就算成功了.

211
#15 08-4-22 23:58
重点都是交流啊
不过现在做活动的

唉!!!来彩排的少,肯彩排的更少,彩排完会和你交流的就更少啊

所以有时候要面皮很厚的上去和他们说:感觉如何啊,有什么要求啊??。搞得我好像一个扯皮条的一样无奈啊

不过算拉 ,都想做好一件事情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