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大家来讨论设备的统调

( 19 )
12
 
[收藏]
-  第 1 页  -

95
#1 07-9-11 18:54

大家来讨论设备的统调

大家来讨论设备的统调

1162
#2 07-9-11 20:38
咋讨论?一项一项列出来!

646
#3 07-9-11 23:27
这个标题很好!!!

那么首先你能否给出一套正确合理的配置单呢?

这将决定够不够资格谈论这个话题

417
#4 07-9-12 08:33
题目很大啊!光一个功放旋钮的位置问题,就已经有专题报道了。

统调?  

20
#5 07-9-13 11:54

回复 1 楼 rueiqi 的帖子

说不清.看什么场合

2848
#6 07-9-13 19: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848
#7 07-9-13 19: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256
#8 07-9-14 10:05
凭感觉,凭某老师教的,想当然的,或是应该是这样去调整之类的回帖太没有意思了......

DBX PA资料里有这么一段文章,希望有朋友能真正看得明白......

评价系统调整之一的事情是使系统增益达到最大。增益结构参考每个装置的增益调整,以致达到在相同点上他们全部同时发生削波或不削波以及整个系统的本底噪声的绝对值达到最低。
扩声系统十分通常的设置是把功放的输入控制调到最大(输入信号不衰减),认为这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的唯一方法,实际上这是一种不适当的假设。
功放是一种增益固定的装置(输入控制电位器之后到输出端之间的增益是固定不变),调低功放的输入衰减器(也有人叫音量电位器)不会改变功放的可能输出,只是为获得满功率输出需要更大的输入电压。
当输入衰减器全部调高时,输入电平大于6dBu时大多数功放将产生削波;但是大多数调音台削波前的输出电平为+18dBu,这意味着功放输入控制调到最大时将会牺牲12dB的电平空间,导致输出噪声性能变差和降低了系统的削波潜能。因此适当地调节功放的输入控制,可获得最好的系统性能。

1162
#9 07-9-14 13:42
楼上给出的文章真有点看不懂了,希望能够给予详细解释以便我们从中学习!
作为输入部分的衰减器,衰减的自然不是输出功率,而是输入电平。
“当输入衰减器全部调高时,输入电平大于6dBu时大多数功放将产生削波;但是大多数调音台削波前的输出电平为+18dBu,这意味着功放输入控制调到最大时将会牺牲12dB的电平空间”
这段话我是否可以理解为,大多数功放输入电平的峰值是+6DBU,而调音台最大的能输出的不失真的信号电平是来自于+18DBU的输入信号。我不明白,为什么调音台可以做到输入到总输出母线的电平达到+18DBU都不失真,而功放却做不到呢?
系统电瓶不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标准单位吗?调音台可以做到的前级技术,公放做不到吗?
这是我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我根本就理解错了,希望得到指点!
再者就是,我们通常工作状态都是让调音台的输出电平在-6~+6的工作范围,系统搭配设计也是按照这个工作范围去设计搭配系统的,也许这也是功放为什么只设计成在+6DBU削波的原因,很少有机会让调音台去冲刺+18DBU的高度,而且也怀疑真的到+18DBU才削波?那我们起不是一直在浪费的使用前级系统?如果不是浪费使用,那么就没有上面文章中所谓的12DBU的牺牲了,因此,还是功放旋钮不进行衰减最为合适!

646
#10 07-9-14 13:54
洋人的话要多琢磨!尤其是商品方的,他们代表不了应用方!

兄弟我问你,哪位音响大师会把台子推到(电平显示 +10以上)?
自己的设备?他疯了?
租别人的设备?心眼不太好吧?

功放的旋扭我早就说过,是一个衰减电路
如果你前级送出的电平信号合适得当(还保留一定的峰值余量)为什么要把它调低呢?

1162
#11 07-9-14 13:56
发完上面的帖子,又带着很多一直迷惑却没有勤于解决的问题去看了看吴老师的文章,起码找到了输出为+18DBU的来源,
“dBFS
分貝滿刻度也就是一般數位設備上的指示單位,這”滿刻度”之意就是使用在一類比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
or 數位訊號換成類比訊號時的過程,這轉換之間所能記錄編碼的最大電平量
( 在數位訊號失真切割之前 " digital clipping " )。這個最大的記錄編碼電平量就寫成 0 dBFS ,
0 dBFS 數位訊號滿刻度又等於 + 24 dBu 的類比訊號輸出,然而一般的數位設備會架構於 + 18 dBu
輸出”
这里提到就是数位设备的输出架构是+18DBU,然而,我们大多数还是在使用模拟的功放,而且我们不论使用模拟或是数码调音台,我们都习惯于以原来模拟的知识去观察表头,而且现在一些数码台子也确实就是按模拟转换数值来做表头参数的,
总之还是迷惑,我要另开一个新贴问个究竟!

1256
#12 07-9-15 10:12
CA001音响技术论坛 » 扩声技术交流 » 音响基础版块有个帖子标题是:
“在演出、或工程中、功放的功率大于音箱功率2~3倍时,功放的旋纽将旋在什么位置?”

呵呵,这应该也和系统扯得上关系,有心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很多技术最好结合理论及实践会理解得很快.

[ 本帖最后由 audioedit 于 07-9-15 10:19 编辑 ]

1256
#13 07-9-15 10:17
还可以细细去看台湾吴工写的"如何架构一个标准的声音电平"那篇文章,我个人觉得对系统电平的理解非常有帮助.

68
#14 07-9-17 13:06
我对扩声系统不了解,想来学习下。不过对于调音台来说,18dbU的峰值输出很正常啊,输入的峰值储备一般都能到24dbU,输出由于经过调解,18dbU就够了。不过为什么功放的输入峰值储备只能到6dbU呢?
dBFS是dB full scale的缩写,是数字音频里最基础的概念之一。一般说来,0dbfs就是系统的满刻度电平,一般专业系统根据标准不同设置的基准电平有两个标准:-18dbfs和-20dbfs,也就是说,这个负值的电平相当于模拟的0dbU。这是整个数字系统校准的基础和基准。相应的,数字系统一般的峰值储备就是18/20db,和调音台输出18db的峰值储备是两回事。
另外,alian0475老大说,“我们通常工作状态都是让调音台的输出电平在-6~+6的工作范围",不太明白。是不是对于扩声系统来说都是这样?还是指的是VU表?因为对于后期缩混来说,18db的峰值储备并不多,这和声音素材的种类有关。比如千周的峰值因数和交响乐的峰值因数肯定相差很多,因此用千周校准基准电平后,交响乐的电平肯定要远高于基准电平。这和使用的是不是自家的台子没关系。
对扩声系统不甚了解,只是用混音的概念来套,不对的地方各位多包涵。

1162
#15 07-9-17 13:54
恩,我以前也是不懂,所以有很多模糊的说法,现在算是明白一些了!
就是说,不论是录音,混音,还是现场扩声(其实就是混音),而言,我们就是要有一个不前提为不失真的电平?我以前所指的-6~+6的电平,都是指实质输出的信号电平,不是某个表或是推子旁边的刻度!,为什么是-6~+6(我都不敢加单位了,整不清楚),就因为功放的不失真前提一般是设计在0~+6,再加上一些动态的保留啊什么的,所以希望自己在时时控制的时候能通过辅助表头的观察,来确保输出电平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
但是现在知道了,不同混音器的输出电平最大值有不同,个人觉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同的混音器有不同的“最加动态工作范围”就是可能你要让输出电平达到多少~多少的范围,那这个混音器声音是一个最佳的工作状态!很多说明书上都对自己产品有这么个建议,虽然很可能不是我们人耳能在经验尚浅的情况下能区别出来的,但是不得不承认它是存在的,在没通过自己经验验证之前,可能还是得去相信说明书的!由此,我们的混音器输出电平就很可能超过了功放的安全范围,于是我们可以衰减中间环节的电平,或是功放上的衰减器来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至于衰减哪个对声音更好,我个人经验证明肯定是衰减功放的衰减器最好,但是处理器的衰减数值最准确方便!那就各取所好吧!
上面这些话大家一定以为我是在说教,其实是我自己刚刚弄清楚的事情,多可笑,以前因为没出过大的问题,就那样糊涂的操作着,直到现在才明白,可能表面对实际操作没什么太大的不同,但是从今以后开始注意这细节了,让系统的前期调试更科学了,我相信,再加上其他细节的积累,我会享受到一个质的进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