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问题所在,这事才能办.
首先,你要确认观众是否听到的是"两种声",也就是说,观众到底是否对这个有个不好的识别,如果不影响观众的听感,那就没必要那么较真,现场不同于带着耳机听发烧CD.如果要解决起来,那可不是光舞台直达声的问题,要去苛刻要求,那你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说不合格.音响摆位达到最合理了吗?声场做到最佳了吗?声场覆盖做到最佳了吗?如果你的回答现场没条件这样做啊,那这问题你就不能在单一个方面钻牛角尖了
再者说,我其他都没条件,就想在这方面改善改善,那好,咱说点具体的,先说为什么乐队一定要把直达声开的老大,很显然,第一他要爽,第二他要听清自己的,然后他一大,别人又听不清自己的也大,他大了,别的又相对小了,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在恶斗.既然这样,咱们就找找什么导致他们不爽.
大前提是室内空间小吗,然后就是大部分乐手没有相关的音频概念,只图爽不顾全局,还有就是让人家小声,但咱得保证人家还能爽,这样人家才相信可以轻点,这个沟通是最重要的.
扯了半天蛋,现在说正经的,咱们先拿一个最小的室内重金属演出为例,就舞台大概最多20几个平方,一般的酒吧基本都这样.我的配置是鼓麦全套去掉两个环境麦克,各种乐器音响一个,返听音箱一人一个,而且独立分开.首先鼓的音量在舞台这一块基本已经不需要再进返听了,最多给个底鼓,扩声方面不用担心擦片,因为前面的人声话筒和鼓话筒的串音足以解决.乐器在返听内配送的原则是亲自到乐手所处的位置听一听,自己乐器的部分就靠自己身后的乐器箱,其他的乐器就听不清哪个就给哪个,最终目的就是让他可以听清每个乐器,那各部分的音量大小自然是以身后的鼓为参照了,如果你都按这个方法调试完舞台这一块了,当你走下舞台去听的时候,你会发现主扩音响没打开就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比例了,这样扩声起来就很方便,也因为场地小到一定程度,舞台也够小,所以不会有两个声音的感觉.这是在小场地通过控制舞台音量来达到相对好的声场.
总结原理:把舞台部分利用乐器本身的发声音量和返听音量先来做一个舞台部分的良好扩声,这个整体这被看做一个声音,然后主扩音响扩出来的声音整体作为一个声音,这两个声音因为距离短,没有造成一个人耳可识别的延时,在感觉上自然就两个声音合成一个声音了.
另外一种相对大型的室内,其实就楼主的题目而言,舞台足够大,足够出现人耳可识别的舞台和主扩之前的时间差异的场合,那也无所谓室内室外了,都一个道理.因为舞台足够大,所以你要让乐手做到听清,那么你就不能让返听是有限的,因为就算你乐器音箱再多,声音再大,你人声还是要返听来给.作为舞台,舞台上有个良好的扩声那是绝对必要的,返听,乐器音箱的比例都应该以这个原则为调整.但这种场合的音量参照就有变化了,这种大的场合,乐器音响有两个功能性,首先他是个音源,要在乐器音箱本身的合理能力内提供给拾音话筒一个足够的增益.这也直接影响调台开的口子有多大.调台上的增益开小了缺乏动态,开大了,增加噪音底层,哪点最合适,那就是长期的经验和实际情况了.另外一个功能就是舞台上的布景,看很多国外都愿意摆乐器音响墙,但即使摆的多,也不一定全出声,这个要看实际情况了,总之根据你的需要和乐器音箱的能力来开音量.每个乐器音箱部分有了这个音量基础,然后就是满足每个乐手的需要了,那就是直到他听的清,听的爽为准,调整完的结果也是再没开主扩之前,就有个很好的扩声比例了,听着已经是一场好的演出了,主扩只是把这个音量加大而已.还是那个原理,舞台部分一个声音,主扩一个声音,但是因为舞台够大,场地够大,这两个声音开始别人耳所识别,既然不同是因为声音转播的时间来引起的,那我们就调主扩的时间就可以了.但调起来没那么简单,需要相当技术和一起辅助的.
因为不知道楼主所说的室内究竟是怎么样一个具体的状况,所以就扯了这么多,咱是个野路子,上面都是评经验谈的,没什么具体的数据理论,因此只供参考,也希望大伙都进来讨论讨论,咱也能多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