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粗的那条线表示直达声,
一共有5个反射声(实际上是无数个反射声,这里为了教学就说是5条)
R1 是最早到达的反射声,也是能量最大的反射声,这个就叫做“早反射”声(early-reflections),
后面的几条都是“普通”的混响声(相对于“早反射”声)
第一条最高的线是原始声音,也就是直达声,
后面跟着的若干条比较高的线,就是“早反射”声,
再后面,则是“普通”的混响声,
这组线,也叫做 impulse response 曲线,在一个房间里播放一个脉冲,然后录下房间的声音,就得到了这个曲线。这也就是数字式混响效果器的工作原理。把原始声音与这个曲线做一个“卷级”运算(可以理解成乘法),就得到了混响声。
每个混响效果器的这个 impulse response 曲线都是不相同的,所以各个效果器的声音就很不一样。好的效果器,必定是有“好”的 impulse response 。
效果器里的 impulse response 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人工绘制(相当于“模拟合成器”)(或者把真实采样进行简化),大多数效果器都是如此,例如 Waves 的文艺复兴混响效果器;另一种是真实采样,例如 Sonic Foundry 的 Acoustic Mirror 和 Samplitude 的 Room Simulator 。真实采样得到的 impulse response ,由于线条太多太密(基本上是连续的),所以用起来会消耗大量的电脑资源。
上面那个图就是人工绘制的(或者是把真实采样进行简化)impulse response 。下面给出几个真实采样的 impulse respon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