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混响”效果图解

( 17 )
12
 
[收藏]
-  第 1 页  -

13894
#1 02-6-18 14:18

“混响”效果图解



最粗的那条线表示直达声,
一共有5个反射声(实际上是无数个反射声,这里为了教学就说是5条)
R1 是最早到达的反射声,也是能量最大的反射声,这个就叫做“早反射”声(early-reflections),
后面的几条都是“普通”的混响声(相对于“早反射”声)



第一条最高的线是原始声音,也就是直达声,
后面跟着的若干条比较高的线,就是“早反射”声,
再后面,则是“普通”的混响声,

这组线,也叫做 impulse response 曲线,在一个房间里播放一个脉冲,然后录下房间的声音,就得到了这个曲线。这也就是数字式混响效果器的工作原理。把原始声音与这个曲线做一个“卷级”运算(可以理解成乘法),就得到了混响声。

每个混响效果器的这个 impulse response 曲线都是不相同的,所以各个效果器的声音就很不一样。好的效果器,必定是有“好”的 impulse response 。

效果器里的 impulse response 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人工绘制(相当于“模拟合成器”)(或者把真实采样进行简化),大多数效果器都是如此,例如 Waves 的文艺复兴混响效果器;另一种是真实采样,例如 Sonic Foundry 的 Acoustic Mirror 和 Samplitude 的 Room Simulator 。真实采样得到的 impulse response ,由于线条太多太密(基本上是连续的),所以用起来会消耗大量的电脑资源。

上面那个图就是人工绘制的(或者是把真实采样进行简化)impulse response 。下面给出几个真实采样的 impulse response :








13894
#2 02-6-18 14:37

补充

真正的房间内的声音反射示意图:



下面是与上面配套的 impulse response :


2087
#3 02-6-18 17:54
cool!!

694
#4 02-6-18 18:21
已阅!

2338
#5 02-6-18 19:12
恩!所以你就发现了用单脉冲来测试声场特性的点子,绝啊!包括后来你测试CUBASE的那个BUG的办法,真是让我佩服!简单却有效!

1915
#6 02-6-18 20:36
图呢?我怎么看不到图?

374
#7 02-6-23 13:27

几款软件混响的效果区别好象挺大的。

试过几款软件混响,主要是Ultrafunk,timeworks和Tcworks的。感觉在声音处理方面区别挺大,导制最终结果不同。相比之下,Ultrafunk的可调性最强。
但声音更“轻”。

12588
#8 02-6-23 18:33
呵呵,多谢驴老大,混响教程我可以不用写了。:o

1915
#9 02-6-24 01:00
建议驴哥花一些时间,把这篇文章整理一下,放到“学习与研究”里面,好不好呢?同意者举手啊!

118
#10 02-6-24 19:42
是不是说象我这种没钱生及的人最好就用waves.的reverb牺牲一点效果换来一个完整的作品?难怪我用2496的时候爆音很多!

13894
#11 02-6-25 01:23
怎么第一、二张图看不到了?有哪位兄弟存下来了的,请帮忙贴一下,或者把图片发给我:huge@gigastudio.net 。谢谢。

回 whgrunge :Waves 的 Reverb 一点也不差,好好利用一样可以做出好东西来。

559
#12 02-6-25 21:11
最粗的那条线表示直达声,
一共有5个反射声(实际上是无数个反射声,这里为了教学就说是5条)
R1 是最早到达的反射声,也是能量最大的反射声,这个就叫做“早反射”声(early-reflections),
后面的几条都是“普通”的混响声(相对于“早反射”声)

507
#13 02-6-26 08:33

请问驴

在电脑里制作一个乐队的音乐作品时,是应该考虑某件乐器的混响效果(比如说在同一个演出场合下定音鼓和弦乐群的实际混响效果是不同的)还是整个作品的(乐队的)混响去处理呢?

3745
#14 02-6-27 01:40
那么在进行缩混的时候是尽量用一个混响好,还是“大的套小的”好?

13894
#15 02-6-27 01:47
最好不要“大的套小的”。只要小的就行了。除非小的还不好听。

回 weili :因该考虑每个乐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