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音』是一件很奇妙的事,你可以很嚴肅的看待它,把它當成是一門學問、專業技術等視之,因為對從事錄音的工作者而言,必須具備許多方面的專業知識,例如聲學、電學、電腦、戲劇、音樂、等等;但另一方面又被認為是娛樂產業的第一線基礎生產業者,其目的不過在滿足包括娛樂、新聞、音樂、電影等媒體的呈現,地位是低下的、模糊的、次要的,但常常影響製成品的成敗,因此『錄音』是重要的,但『錄音師』是尷尬的角色。
所以對錄音真正有興趣的朋友,如果您正想要跨入這一行,要先思考許多問題,因為以台灣現有的環境而言,你很難在許多的努力之後得到你所想得的報酬,更不要想在如此有限的環境中,找到一份你理想的、適切的工作,當然,如果你一經預備好要進入這一領域,這一番話也澆不熄你新中熊熊的火焰,那你就好好的努力,我會在這個領域內儘可能的提供資訊幫助每一個有需要的朋友。
當一位像樣的『錄音師』
首先,你必須對要當一位什麼樣的『錄音師』有所定位,雖然『錄音』的基本學理是相同的,但你個人的專業背景之外,你的興趣、所從事的工作背景與過去所學皆影響你成為何種『錄音師』的要件,因為錄音的範圍很廣,錄音師的角色也頗複雜,也許你是一位全方位的錄音師,但最後你最專業的可能只有一樣,所以針對錄音需求的不同、環境的不同、內容的不同而有以下幾種錄音師:
1 廣播節目錄音師
2 商業音樂錄音師
3 電影同步錄音師
4 電視製作錄音師
5 現場音樂錄音師
6 記錄採集錄音師
7 音效特效錄音師
『混音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以上粗略的將第一線的錄音工作者,分為七大類,但是更重要的還有第二線的工作,通常第二線的工作我們稱之為混音工程,而混音與剪輯的錄音師,或者更精確的稱為『剪接師』或『混音師』多半由第一線的錄音師兼任之,當然這在台灣已是常態,不過以專業分工而言,這又是一項不同領域的專業錄音,因為搭不僅要掌握原有收錄的聲音品質,他同時必須給製作人、導演???等人所要的精神與內涵,因此這一階段的錄音或成音工作者本身的藝術、哲學與音樂等的素養極為重要,而『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更是必要條件,因為你必須面對許多不同的『人』所寄予的要求,又必須面對這些人往往傳達一些『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指令,而你要把錄音工作完成很多時候要靠你的『感覺』!
『母帶工程師』要靠你的努力
最後要談的是母帶後期製作,一般而言廣播節目、電視製作、記錄採集、音效特效等幾類很少做到這個階段,通常以商業音樂、現場音樂的出版需求為主,而這一類的錄音工程師我們稱之為『母帶工程師』或『母帶處理工程師』,對這一範疇的工程師有很高的要求,因為他已經跳脫對內容本身的關注,進而對聲音的挑剔到無以附加的地步,因為母帶後期製作要為錄音出版品做最後的品質管制,確保該錄音出版品在任何機器與環境播放時有平均的聲音表現,同時可以對錄音過程所產生的雜訊處理到近乎不存在,或將混音與剪接過程所失去的顏色或清晰度加以補償,同時在面對數位化後的聲音確保其訊號的完整性,這樣的工作需要一位不僅懂錄音、熟悉混音製作的錄音師,更重要的他必須有比前者更挑剔的聽覺敏銳度,對專業設備的系統架構概念更勝於對器材的操作,因此,我們可以知道這一條路是漫長的,但值得你我一起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