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16-6-24 18:28 编辑
首先 听说,发烧圈最不缺的就是“听说”······
多数人一直有一个片面的认识,笼统地认为调试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深不可测,遥不可及。其实,大家口中的常用词“调试”,我觉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验证和优化电路,更符合优化音质的目的,包括主观客观听感和客观物理指标;二是校准电路工作节点参数值,包括电压、电流、频点、电平、控制偏移量的参数值等等。
这两者看似都是调试,但是有些区别的,前者调试是在设计方案下,制作样机、精选元件、优化电路结构、修正和弥补理论设计与成品机器间的一些差距与不足等等,整体电路布局、所有元件选配、最终的声音听感、电器性能会在这一步确定结果,也是一个产品品质、价格定位确定的关键过程。大家最最关心的元件,这一步要做的只是通过调试以确定所选用元件的品牌、型号、精度、甚至生产工艺、安装尺寸等等,确定之后进入生产流程,如果没有失误和所选元件供应断链,一般不会随意更改,元件就是合格品直接上机···总之,这些是量产之前确定的事儿,是生产前定型调试。···这一步调试,DIY不好把握的,更是艰难的【只要玩得开心就好、容易"满足"、无优劣概念的另说,对这些类来说,很容易“自以为得之矣”···】···所以,莫说DIY,哪怕是专业厂商很多时候也会选择借鉴、甚至原版复制一些成功的设备,而这个复制过程中,毕竟仿照对象都是相对早年的东西····不说别的,单就真正的原版元件选用这件事儿,他们的原版态度、搜集能力又能做到几成···?这决定了仿制的最终结果·····
生产过程中的调试,很多人总认为,产前定型那样的调试,生产中每台机器都必须做,元件也要一个个测、一个个对比,但事实上,批量生产除了一些晶体管、电子管配对、个别特殊元件精度要求之类的事情会单独一个个做检测、挑选之外,更多其他元件都选用产前调试中确定的品牌、型号、精度的合格品即可,生产中一般不会针对他们做测试,除非通不过质检,再来检修······尤其是采用一些孪生对管、IC的音频设备,使用就更加方便快捷,独个测试它们就更少了,除非故障···当然,这一步也有要调整的一些参数,但那些基本只是调整设计预置的可调元件,比如可调电阻,可调电容···校准的电路工作点所要求的参数,对整个音质的大局基本没什么更改······
总之,正确认识了每一步的内在理由,有原版元件做原版声不是神话···更不是传说·····喜欢无依据神侃的牛人网上不在少数,如果不从脑子、双手过一过,只是听说····而且还能照单全收,这我觉得可能还是有点盲目···。···狮群追赶的牛群,领头往哪儿其他的牛群就跟着跑向哪儿,有时候可以脱离险境,也有时候被带入绝境【更何况这个世界暗藏着多少有特定目的的“领头牛”,会带你入坑···
】····呵呵,试想如果能在直升机上看,显然脱险的路径就更明晰···牛群做不到,只能盲奔逃命,···而我们,有时候可以退出某个局部,设法俯瞰整个事件,再动手验证一下,结果可能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