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教程] 【写歌词】第12课 写词前准备工作第三步 | 遇见歌曲的受众(上)

( 4 )
 
[收藏]
#1 20-8-17 19:32

【写歌词】第12课 写词前准备工作第三步 | 遇见歌曲的受众(上)


207
词曲作者、唱作人 陈嬛Erika

Hi Audiobar的朋友,你好!我是唱作人陈嬛Erika。最近我开始记录从事创作工作以来总结的关于作词的经验。希望可以和你分享和讨论。感谢你的阅读和支持!
以下内容的语音版可以在我的公众号,或下方视频中收听。
12课
到底写什么 – 遇见歌曲的受众 (上)
我有一个特别合作不顺畅的客户。
每次我给她写的比稿,都被她Pass(不合格)掉。以至于我每一次都下定决心说,我再也不要浪费时间给她写词了!但是下一次又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不甘心不服气,充满征服命运的决心的再一次参加她发起的比稿。
有一次,她专门来找我,写一首词。并且说,“这一次不比稿,我专门找你写!”
我诧异极了,于是我对她说,“可是我每一次参加你的比稿,都没有被选中,怎么会专门找我写词呢?是不是搞错人了。” 她回复说,“因为我每次收词,基本上都是给很年轻的歌手收词,他们的听众都是很年轻的孩子,而你写的歌词有太多的 “讲道理”。写的好是好,可是年轻人听不懂,也不想听,他们还没到那个人生阶段,产生不了共鸣。而这一次,我正是要给一位出道几十年的歌手收词,他的听众也是早已步入中年的经历过很多人生体验的人们,找你写词就正合适了。”
我恍然大悟。
不一定是我写的不好,是我没有理解到她需要的词,是要对年轻人说的话。可能不是我找的主题方向不对,而是我说这个主题使用的语气,切入的角度,表达的心情,太 - “过来人”了。
同样是一个 “失恋”,年轻的时候也许会痛的死去活来,天崩地裂,不能甘心。中年以后却会很平静的对自己说,都是缘分,祝Ta幸福吧。同样是一个 “挫折”,年轻的时候也许会充满希望不顾一切倔强傲娇。中年以后可能会思考是我哪里不足,是否选错了方向,也许要承认自己的平凡。
而作为词人,我们心里有很多个声音,从童年到苍老,从悲观到阳光。
谁听我们的歌?如果知道了这一点,会选一把不同的声音去说同一个故事。
这就是这一篇的主题,关于 “到底写什么” 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歌曲的 “受众”
电影《致命ID》里的男主角有11个人格,如果写词的时候也可以召唤出不同的人格来写对口的词给不同的受众,会不会很方便呢?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开始写一首词前,首先要调查的四个基础关键信息是什么:
1、  用途
2、  主题
3、  受众
4、关键词
上两篇我为你详细介绍了 “用途” 和 “主题” 这两个关键信息。这一篇我们来调查一首歌的“受众”,有哪些关键点,以及对写词有什么影响。
关键信息一: 用途
1.   电视剧配乐
2.   商业推广曲
3.   单曲专辑类
4.   公益歌曲等其他
关键信息二: 主题
1.    爱情
2.    友情亲情乡情
3.    励志人生追述青春
4.    意识流怪诞故事日常
5.    古风中国风
6.    时代主题公益
关键信息三: 受众

提问:这首歌的目标听众在什么年龄段,什么教育程度,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他们最关心的最担心的都是什么?
分类:
1.     年龄、阶层、朋友圈
2.     人生阶段、核心关注点

1.     
年龄、阶层、朋友圈
a)      一首歌,就如一位歌手或者一部影视剧,大都有一个受众年龄范围。老少通杀的文化作品比较少见。
b)     同样,听众们还会根据受教育程度,生活的都市或乡镇环境,甚至收入的分化,而喜听不同类型的歌曲和歌词。
c)      目标听众的年龄、成长和生活环境,会影响作曲人对歌曲风格的选择;也会影响作词人写词的角度,语气,逻辑,深度等。
d)      如果我们能让自己进入受众的朋友圈,看他们的世界,就能用更贴近他们生活的文字和语气。

这张著名的插图是画家 W. E. Hill在1915年发表的 《我的妻子和岳母。她们都在这张图中 – 找到她们吧》。有的人第一眼会看到少女,有的人第一眼会看到老婆婆。同一张图,同一个世界,但是每个人看到的感到的完全不一样呢。你能不能既可以像青涩的少女一样描写爱情,又能像在生命尽头的老婆婆一样的描写爱情呢?
e)      比如我在前面提到的,如果确认要写一首给高中生到初入社会的人群听的歌词,那就不要讲那么多大道理,不如写出对世界充满未知和好奇心的清新感,那才是年轻人眼中的未来。
f)      比如我们给一位在二三线城市有巨大粉丝量的歌手写词,就不要写什么巴黎罗马洛杉矶了,歌手可能会被我们害得被自己的衣食父母们讨厌的。要接地气,要写火锅烧烤小龙虾,写国内的自然风光,写百姓心尖上的事,比如讨生活,比如父母孩子。
g)      至于朋友圈,这是我最近的一个心得。偶像,艺术,爱好,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的二次社交功能。歌词也是啊。写出一首受众会愿意在自己朋友圈转发炫耀,激起讨论的歌词,哪怕他们自己并不见得完全理解或认同,也是一门绝技了。我自己没有拥有过这门绝技。但我可以想象,比如某个群体会最关心的某类时事新闻,如果歌词能讨论到这类新闻的痛点并且及时的发布,被转发和流传的可能性应该会不错。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     
人生阶段、核心关注点
a)      这个说起来有点深,我也是最近开始考虑,“人生阶段” 于写词的关系,这个概念。比如你也许听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就是人的需求是一个从下往上进阶的金字塔,这样的理论。在最下面的基础是 “满足生理的需求”,然后往上是“获得安全的需求”,再到 “建立社交的需求”,再到 “得到尊重的需求”,最后到 “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那么词作者要不要关心一首歌的受众主要处在那一层人生需求中;因而调整一首词要更多的写 “生理” 还是 “安全” 还是 “社交” 还是 “尊重” 还是 “自我价值” 中哪一方面的内容呢?又或者从心理学上说,我们从婴儿到老年,是否是一个从只关注自己一个人,到开始关注他人以及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再到最后趋向于关注整个宇宙的一个无我状态的思想进阶过程呢?那么词作者要不要关心一首歌的受众主要处在那一阶段的心理成熟度中?我们的词要不要因而做相应的三观上的调整?- 欧,一首词是绝对有三观的。要不然那么多文学作品为什么会被人们说成“毁三观”呢?
好啦,本周的内容就暂时到这里。上期有听众反馈,20分钟的一节课感觉太长了,不容易消化。本期的内容呢,我们就将分为上下篇。今天的上篇就到这里,我们下周再继续。


大家,下周再会!


本帖最后由 mingtiangenghao 于 20-8-17 19:36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观众反应

1703
#2 20-8-17 20:39
总结的很透彻

1384
#3 20-8-17 21:12
受教,感谢楼主的心得

PS:拿吉他的少女和图片里的岳母长得特别像。。。有什么寓意吗

548
#4 20-8-20 20:23

121
#5 20-8-31 22:38
学习了,真的好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