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音乐与我何干?
在线音乐与我何干?
-岁友-
前些日子,苹果公司突发奇想,推出了在线音乐。利用iTunes软件,以每首0.99美元的价格,从网上下载歌曲。据说推出的头一周,就有一百万首歌下载。而且发展的势头很猛。
这样算下来,苹果公司一年将有一千七百万美元的进帐。猛一看是个不小的数目,但是对于苹果公司这样庞大的跨国企业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上不了台面的。
咱们也不能只算经济帐,瞻望前景,这其中的商机可谓大矣!这种做法的突出特点,是成就了一种新的娱乐运作方式,困扰音乐出版商和用户之间很久的版权问题终于得以解决。出版商有利可图,音乐爱好者也没有盗版嫌疑。作为苹果公司本身,也开辟了一条很好的三产,利用在线音乐,苹果在实践着自己的“数字化生活”的理念,推销着自己的电脑产品。万一时局有变,也有了立即调头的余地。
当然,作为一种新的方式,自然也有不少问题。现在苹果虽然是在单人房中唱着独角戏,用不了多久,群雄纷争趋之若鹜的局面便会形成;价格上的定位也是需要再仔细斟酌的;还有那无处不在的盗版。所有这些就够苹果慢慢的想慢慢拼了。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会问了:“在线音乐这么好,咱们什么时候能享受到啊?”
岁友这两天也在琢磨这个问题。结论是:在线音乐和咱们没有什么关系。大家也就别瞎耽误工夫了。至少在近两年是如此。
在中国发展在线音乐,本人一直是比较悲观的。因为这其中存在着巨大的障碍。障碍有三:
1)价格因素:每首歌曲的价格为0.99美元,在美国的国民消费比例中,算是个适中稍偏高。而在中国折算下来约八块多人民币。现在市场上,一个低价位的正版CD也就十来块钱。这样的话,愿意出这个钱并且费劲去网上下载的,不是大款就是有毛病。
解决的办法:
苹果在线音乐是全球统一价格,咱不能指望着在线音乐对中国的发烧友实行特殊优惠。剩下的办法就是发展中国自己的在线音乐产业。这样,制作、发行、版权等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价格自然要少。按照国人的承受能力,每首歌曲的价格在五毛到一块钱之间应该是合适的。
2)运作障碍:前两年网络泡沫的时候,大家一拥而上,恨不得买酱油都用电子商务。结果呢?无一不以失败告终。剩下的一些商品(例如书籍),虽然可以在网上订货,却是上门送货收款的小儿科模式。在信用卡、物流配送等远未普及的中国,电子商务只是谈谈罢了。在线音乐的销售却是实实在在的电子商务,只可能用信用卡支付。在这种现实下,能够享受在线音乐的,永远只能是“小众”,大众的数字化生活离我们还很远。
解决的办法:
有待于诚信观念的形成,以及国家信用制度的完善。大家都去买信用卡。而且别忘了往卡里存点钱。此外也别老琢磨着“合理透支”。
3)盗版问题:由来已久,无处不在。不过这其中有个比例。盗版国外也有,毕竟数量不多,无伤大雅。商家仍然有利可图。而在我们这里,是个音乐网站就可以下载歌曲,顾脸面的搞个会员制,其中的收费标准也只是个象征性的。这样一来,哪个音乐出版商还会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解决的办法:
没有想出来。
总之,在线音乐是个好东西。但是与我们不相干。
孙中山有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现在大家老说和国际接轨,可总是接不上。除了硬件的因素外,要做的事情是:我们的心智要成熟起来,我们的观念要现代起来,我们的素质也要顺应这种大潮流。这样,我们的耳朵才能够舒舒服服欣赏布兰妮麦当娜。要不然,得耽误多少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