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被误解的音频 之 2-07 牛逼麦克风是高质量录音的充要条件

( 584 )
 
[收藏]
-  第 1 页  -

1048
#1 15-1-30 00:41

被误解的音频 之 2-07 牛逼麦克风是高质量录音的充要条件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48
#2 15-1-30 00: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86
#3 15-1-30 00:52
我搬个板凳来看你被喷,A童鞋
观众反应

486
#4 15-1-30 00:53

回复 天戈 在 #3 的 pid=4384650 的贴子

不对,是沙发!

144
#5 15-1-30 01:00
期待楼主写个帖子 “  MAC 比 PC强 的误区”


http://www.audiobar.net/viewthread.php?tid=461353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 我们这样的初学菜鸟 ,呵呵
观众反应

839
#6 15-1-30 02:03
楼主各篇帖子的标题基本上其实都在明示:“这是纯技术贴” “以主观听感为论据都是跑题”。但我还是忍不住小跑几步……
楼主的观点理论上大部分都是对的,但毕竟音乐行业并不是纯粹的技术工作,目前大部分实际的录音工作需求的并不是客观(技术上的)的保真和高质量。从商业角度来看,需要的是大众口味主观上的“好听”;从艺术角度来看,需要的是“高于生活(不真实)”。
我说这些并不是反对楼主发此类帖子,恰恰相反,我支持楼主对技术的探究精神,只是希望不要出现以胜负输赢甚至人身攻击为目的的争吵,讨论问题本是好事,大家都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各自从中收获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和方法,岂不是双赢?
观众反应

839
#7 15-1-30 02:17

回复 贴唱学习 在 #4 的 pid=4384656 的贴子

虽然我也是个什么都还没学会的菜鸟,但我认为那个帖子的第一个回复就够了。不同操作系统(同样硬件和插件)做出的作品的音质,就算有差异,从欣赏角度来看,对于普通人甚至不那么普通的人,音质差异(与作品内容相比)都是可以忽略的。当然如果是做给那些只欣赏音质的发烧过头的烧友们听的话,就要看他们的口味是喜欢吃水果还是喜欢看蓝天白云了……

474
#8 15-1-30 02:32
在下无恶意:
看来楼主似乎不太懂标准的录音流程……
楼主的理念在个人工作室或小型棚适用。
在严谨的制作流程中,不是楼主想像这样的…
无意冲撞,灌水了,抱歉~
观众反应
:你怎么不去录音!!!

103
#9 15-1-30 03:06
我很赞同楼主的一些观点,那些炒作老东西的无非是些JS罢了,完全炒作概念,特别是那些炒作所谓的古董音箱喇叭,古董话筒,动不动就天价,那时候的材料技术跟现在完全比不了,新材料新技术都是在最近20年突飞猛进,那些老古董怎么可能比新的好?
观众反应

774
#10 15-1-30 03:30
我来支持楼主哇。楼主写的太棒了, , 天下无双,好文笔! 好口才,
,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不可停,   不能停, 不要停。。。。

我三炮再来帮楼主 举个例子,请看图

   

上图这个棚子 听说叫什么“爱B露 ” ,    录个吉他也故弄玄虚, 录音的那家伙 真鸡鸡扯, 搞4个话筒 装逼格。欺负咱妹子。
   4只话筒  加起来14万多, 。有这必要 铺张浪费,,,?,,,,故意坑人 棚时费呀!!  

依我 搞一对Made in  China 得胜、ISK等等  千元以上的电容话筒, 话放用1万块的     都比图中的声音好听!  

还有这4个话筒的体位,    活生生四不像呀,  
看看把妹子折磨的姿势, 左腿还翘的像 爱情买卖一样( 档处是你要分开  分开就分开,,,)

搞笑的是,  还欺负 吉他妹子,坐在一张 锯了4条腿的半张乒乓球桌上, 唬谁呀, 连地毯 都舍不得铺。这低频肯定有影响。


更可恶的  还用尼玛  “范登灰” 牌子的话筒线, 当这是时尚界的范思哲呀?!!,一听这名字 就极其山寨,。
  搞千元一条的线, 太扯了, 我山炮录音 30元一根的线  我用妥妥的。


对了  还有个更值得注意的细节,  这女孩录音的时候  一定是假录,  为什么呢?
你们看呀。  伴奏都不听!!!  耳机都不带!!    假录呀!!        一看就知道被 倒眼组  那个什么的,,,  太假了,,
还不如我家门口  2大爷,  他老人家  都耳机不离身的。 这棚子肯定装比, 钱花超支了。买了4只话筒  没钱买耳机了!



[ 本帖最后由 三炮台 于 15-1-30 03:5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观众反应
:这算不算 高级黑??
:哈哈, 这是讽刺体?还是什么体?
:这图我在哪看过,很可恶的棚子
:对, 我也发现是假录了

774
#11 15-1-30 03:47

回复 点点小匠 在 #7 的 pid=4384706 的贴子

谢谢你8楼的小红花, 不要停,  不可以停。,   你是“明白”人

774
#12 15-1-30 03:50

回复 superanalog 在 #6 的 pid=4384702 的贴子

你就不能去听听 爱情买卖吗?感受一下hifi

774
#13 15-1-30 03:51

回复 贴唱学习 在 #4 的 pid=4384656 的贴子

我讨厌PC和MAC 平台   ,支持 linux

3261
#14 15-1-30 04:57

回复 avis 在 #1 的 pid=4384638 的贴子

众所周知,完全不失真的话筒及设备几乎没有。无论如何,仅作为一个比较较真的唱歌爱好者而言,可能不够艺人/音乐人专业,但就是始终习惯低音染的话筒,听着相对保真的原声而唱,因为一直习惯自然而然投入(情感)地唱 - 以情驭声,音染过于明显/声息细节不仅容易缺失,本来自然投入的相对本真情感声息难以听到,尤其是听着都不太像自己的声音时,无论是否唱得下去,我是怎么也提不起继续唱的兴致。
总而言之,对着一支把(人的)原声过于增色或减色的话筒(无论价格几何/什么品牌及产地),本真声息不易感知体会 - 唱都不太想唱。
每个人的声音如何地相近都自有本真特色,同一种类的琴/吉他/手工乐器等等,也各有不尽相同的声音,同一把琴在不同的人手上甚至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声音表现都不尽相同(他投入的情感或是当时的心情情绪都有可能影响及体现在琴声细节之中),这些情声音息细微差异明显音染的话筒一般都难以捕捉再现,无论是谁都难以体会到了。


[ 本帖最后由 michaelliuyun 于 15-1-30 05:03 编辑 ]

3261
#15 15-1-30 05:20

回复 avis 在 #1 的 pid=4384638 的贴子

有机会以纽曼 U47feti P48 试录过,音色是“不错”,声息似乎不太像自己的(自己的声音自己最熟悉),也听过朋友分享的 U87 和其他话筒的同期录音,歌手原本声情并茂的声息 U87 明显“美化(削减)”了,这些只是个人听感表述,不涉及品牌爱好偏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