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声10k太突出的困扰
自从毕业了声带锻炼的机会少了,这几年吃东西也比较自由,比较刺激,辣的,冰的,油的
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声带的质感变粗了,最近录的几首歌不管后期怎么处理都听起来很“电”。原本以为是麦乐迪修音的缘故,后来发现就算不修音,只是简单低切了个80hz,150到200hz稍微衰减几个dB,高频就有点加了“phase 单块”的味道,压缩器之后更明显。(有点像方大同“才二十三”的那种嗓音感觉,但没他这么严重)
经过仔细排除,发现是10k附近,就像一座高塔凸起,还有6k和3.8k这些地方。一方面是我本身音色问题,另一方面是我手上三只话筒Wa87R2,NT1A,SM7B,在10k的位置自带提升,话放是wa73。
于是我用了EQ/磁带/齿音器来处理,效果有限,只有低频不衰减的情况下才没那么明显,于是我也选择提升一点低频来掩盖高频问题。
还有一个缘故,有些作品是需要轻声演唱的,为了保证信噪比,就靠近话筒录了,一些小瑕疵也更容易暴露。
果然还是得从录音阶段解决这个问题,请问各位老师一般怎么处理这种问题?当然声带也是要保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