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手型,可以方便你更轻松的弹奏出更难的技巧。钢琴老师让你注意手型绝不是为了好看——曾经见过一个女生弹琴每一次触键都一定要“塌指”,因为她觉得那样很好看,很“秀气”,被我狂卷~~总之,手型还是蛮重要的,但是没有必要在弹琴的时候“刻意”保持某种“标准手型”,因为那样会大量分散你的精力从而忽略了真正的音乐表达,稍微注意一下就行。
实际上,所谓的“好”的手型,其实就是人们在大量的弹奏经验中总结形成的一种最合理的姿态。看一个人弹琴的手型,就可以大体推断出他飚琴的技巧程度——不合理的手型势必会严重妨害手指的灵活性。你看到很多大师也是平着手在琴键上“摸”,那是因为他们因为长年的弹奏,手指的力量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不需要很大的动作就能把旋律弹奏的很清晰——尤其是在弹奏一些比较舒缓的东西的时候。
人的指关节和掌心关节就像人的舌头一样,人说一天话也不见得舌头会累。因为舌头很灵活,舌头只在有必要的那一瞬间发力,其他大多数时间都在休息,人的心脏也是这样的。而练琴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把手指变得像舌头和心脏一样灵活,只在需要的那一瞬间发力,其他时间都在休息,于是在进行长时间演奏的时候也绝不会出现“手抽筋”的现象。而且,手指的发力时间更迅疾短暂,你就可以轻松地弹奏出更快速的旋律。钢琴的初学者弹奏起来往往听着“拙”就是因为他们没能掌握这种收发自如的瞬间发力,他们的手一直像鹰爪功一样挺着劲,自然大大的妨害了弹奏的灵活性,于是会不由自主的上下挥动胳膊来进行辅助,胳膊的力度掌控毕竟不像手指那样容易控制,于是这样“砸”出来的东西更是“梆梆绑”的噪,而且他们长时间弹奏还很容易抽筋,甚至造成肌肉损伤~~~
经典的手型是那种好像握着一个球一样的,掌心关节稍稍弓起,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尖垂直于琴键(或者稍微有点倾斜角度,但绝不可向内抠)。这种手型的好处是——可以给手指提供最大的挥动空间,就像一个个小榔头那样,举起,挥落,从而用最少的力获得最大的动能弹响琴键。练的时间长了,手指的发力时间会越来越迅捷,于是手速也就越来越快,弹奏会变得越来越轻松。你会发现你在慢慢的趋向于像大师那样抚摸着琴键弹奏,却丝毫不会影响清晰度。
练习手指的灵活性一方面可以加快手速,另一方面,因为充分调动指关节的肌肉来进行灵活控制,练习者的力度掌控力也会迅速提升,从而能够使演奏具备更细腻的情绪表达。
练习方法五花八门,我提供一种我当年高考之前的魔鬼练法:哈农练习曲,前40条,一条接一条不间断的连续弹,一方面注意尽量放松,另一方面尽量用你能达到的最快速、最高清晰度和最强力度去弹,完全用手指的掌心力来弹奏,胳膊放松,不准参与运动,当你感觉要抽筋了的时候,可以适当放慢速度,但是绝对不要停,仔细的感受放松状态,慢速弹休息的差不多了再慢慢提速,直到又要抽筋了,再放慢,如此反复,整个过程中随时注意放松。每次连续这么锻炼一小时,每天来个两三次,一个月后你会发现你的手指灵活多了。这套方法的原理很简单:如果你觉得要抽筋了,那就是因为还有某些肌肉没有彻底放松,如果你无法主动用意识控制它完全放松,那就干脆把它累垮,累的没劲了它自然也就放松了,然后保持这种状态进行练习,你就会慢慢的把放松的弹奏状态变成一种固定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手指的掌心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锻炼,而且哈农练习曲本来就是练习手指独立性的利器,可以说,一举多得。唯一的缺点就是练习过程比较枯燥,就像习武的人练习马步和俯卧撑一样。但却是我认为最高效的练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