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的关系
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的关系
目前,用五声调式写作旋律的歌曲越来越多,五声调式,虽然不是中国所特有的,但是却最能体现中国音乐风格中的 散、慢、空、和、淡, 静、雅、远、中、闲,这是中国几千年的哲学和审美标准转化为音乐之后,并在音响方面的体现,五声调体系相对于欧洲的调式体系主要是对于音程中小二度的态度,中国五声调式是尽量避免小二度的形成,尽量少用小二度,这种极其尖锐的旋律进行就不存在了,实现了中国的听觉审美;而欧洲体系却完全相反则,尽量去用小二度,并且一些调式中还要把大二度改造成小二度,最大化的利用小二度的强烈倾向性来推动音乐的发展。
中国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也发展出来七声调式,但中国的七声调式与欧洲的七声调式完全不是一回事,例如C宫调式清乐音阶与C自然大调,从表面看起来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很多朋友就相互借用了,和声体系也就相互借用了,目前这种情况还比较流行,这种中西交融的文化我也是比较喜欢的,从实用主义来说,文化也是一种工具,只要符合我的使用意图就可以了,不用管什么体系风格。但要从音乐艺术的角度来讲呢,这种混合体系就有混血的特点,我们养猫养狗,最贵的都是纯种的,文化也是一样越纯种越值钱,越是民族就是越是世界,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就在这里,所以要会使用中国体系的七声音阶也是一种中国音乐人所必备的技能之一,
中国的七声体系是从五声体系来的,但如何来却没有说,《基础乐理》书上说加入了4个偏音即,清乐、变徵、闰、变宫,但为什么加这四个,是什么原理却没有讲到,今天我就是讲到这个问题,调式是由律制决定的,中国五度相生律是大家都是熟悉的,而用这个律制最先找到的音就是弦长的1/2音八度音和1/3五度音,所以古代乐工和乐人就主要用五度和八度音程来生成了律制。
在古代最中心的音是“黄钟”音F和C两种,并通过五度相生的方法算出了12律,隋唐时期黄钟音律重新确定之后12律的音高即: 黄钟=C1 、大吕=#C1、太簇=D1、夹钟=bE1、姑洗=E1、中吕=F1、蕤宾=#F1、林钟=G1、夷则=bA1、南吕=A1、无射=bB1、应钟=B1。而宫音=主音、 商音=上主音、角音=上中音、徵音=属音、羽音=下中音,四个偏音分别对应,清角=下属音、变徵=重属导音、闰=重下属音、变宫=导音。可见中国12律也是很早就已经非常完善的体系。
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确定为五个正声,从此就开启了中国五声体系,首先五个正声都能够形成自己的一个调式:即宫调式:1、2、3、5、6 商调式:2、3、5、6、1、2 角调式:3、5、6、1、2、3 徵调式:5、6、1、2、3、5 羽调式:6、1、2、3、5、6 这五个调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徵调式和商调式,而与自然大调相似的宫调式和与自然小调相似的羽调式在中国的地位却远远不如前两位。
那么五声调式是如何变成七声调式的呢:
第一步,以黄钟为宫音生成宫调式:即1(宫)(黄钟)、2(商)(太簇)、3(角)(姑洗)、5(徵)(林钟)、6(羽)(南吕)、1(宫)(黄钟)
第二步,以林钟为宫音生成宫调式:即5(宫)(林钟)、6(商)(南吕)、7(角)(应钟)、2 (徵) (太簇)、3(羽)(姑洗)、5(宫)(林钟),
以原调式标记即: (徵) (羽) (变宫) (商) (角) (徵) 此时就多了一个变宫
第三步,以太簇为宫音生成宫调式:即2(宫)(太簇)、3(商)(姑洗)、#4(角)(蕤宾)、6(徵)(南吕)、7(羽)(应钟)、2(宫)(太簇)
仍以原调式标记即: (商) (角) (变徵) (羽) (变宫) (商)此时又多了一个变徵,
此时将三个五声音阶相叠加则可得到的音阶就是,1、2、3、#4、5、6、7、1 这就是七声雅乐音阶,所以说七声音阶是用三个相同调式结构五声音阶合并而成的,这三个音阶的主音都是相距五度关系的, 即黄钟上方五度音为林钟,林正上方五度音为太簇, 所以黄钟宫调式五声音阶+林钟宫调式五声音阶+太簇宫调式五声音阶=黄钟宫调式七声雅乐音阶
利用这个公式还可以继续推倒下去,即,黄钟宫调式五声音阶+林钟宫调式五声音阶+中吕宫调式五声音阶=黄钟宫调式七声清乐音阶
黄钟宫调式五声音阶+中吕宫调式五声音阶+无射宫调式五声音阶=黄钟宫调式七声燕乐音阶
总结一下:七声音阶是运用了调式叠加的原理生成的,每个调式都是叠了三个五声调式,这三个五声调式的主音都是连续的五度关系,清乐七声音阶是主音调式和上方五度主音调式再与下方五度主音调式叠加,雅乐是主音与上方五度主音调式再与上方五度主音调式叠加可得,燕乐则是主音调式与下方五度主音调式再与下方五度主音调式叠加可得。
所以利用这个原理,也可以生成中国体系的12音的调式体系,但如何利用这个调式原理来配置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声,塑造具有中国音响审美特征的音乐作品呢!那就要讲讲中国和声的生成原理和配置原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