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第2讲 (连载)

( 4 )
 
[收藏]

1416
#1 10-12-5 00:01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第2讲 (连载)



第二讲 印度佛教1500年、北传佛教、藏传佛教、正法五千年、三藏及“阿毗达摩”的来源

我们大家一起合掌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昨天我们开始了“阿毗达摩”这个课程,已经讲到了什么是佛教,佛教就是世尊的正法、律,而正法、律后来整理为三藏。我们讲到了三藏的前面的三次结集。之后又再讲到了上座部佛教是怎么样传播的。同时又讲到了巴利语,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所要学习的《论藏》是属于巴利语系,以巴利语记载的。
    现在我们再继续讲印度的佛法。佛教在印度大概发展了一千五百年,其实从整个印度来看,大概一共传播了一千七百多年。但在中印度那一块,大概是一千五百年。因为最后的那一两百年,只是在东印度的波罗王朝那边苟延残喘了。
    有人将佛法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正法,第二种是像法,第三种是末法。我相信在座有很多的人都认为现在是末法时期,是不是?我们现在先不谈现在是什么时期,我们先来看一看印度的佛教大概是怎么样的发展过程。
    依照印度佛教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称为正法时期。正法,巴利叫作Saddhamma,梵文叫saddharma,也就是真正的、纯正的佛法。这个时期大概是五百年。
    然后是像法时期,像法,巴利叫作Saddhamma- patirupaka。也就是相似的、相像的佛法。在这个时期,佛教中陆陆续续出现了许多似是而非的佛法,这个时期大概也是五百年。
    第三个时期是末法时期,末法,这里的末是枝末的,或者末流的、末流的佛法,这个时期大概也是五百年。这是依照三期教法来划分印度佛教的大致发展过程。
    如果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分呢?正法时期相当于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时期,像法时期相当于大乘佛教的时期,而末法时期就相当于大乘密教的时期。印顺法师在《原始佛典之集成》一书里也讲到了,他说所有的佛法都可分为佛法、大乘佛法和密乘佛法这三种。其中的正法就相当于佛法,像法就相当于大乘佛法,而末法就相当于大乘密乘佛法。
    大概在佛灭五百年到一千五百年期间,佛教逐渐从印度往北经过北印度的迦尸弥罗,就是现在的克什米尔、犍陀罗这一带,然后再往北传,传到中亚,之后,再经过现在的阿富汗、哈萨克斯坦这一带,然后经过中国的新疆,沿着丝绸之路,一直传到了当时的长安。
    而咱们中国汉地的佛法,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从印度传来的,很多是从西域传来的。例如早期的安世高、白法祖、康僧会,这些很多都是西域人。例如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是哪里人?龟兹,龟兹是现在哪里?现在新疆的库车,其实龟兹的新疆语叫Kmsen,就是现在的Kuci(na) (梵文),就是库车。所以,早期的汉地佛教是从西域,也就是从北印度这一带地区,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在中国古代,中原地区就是在现在的西安、洛阳一带,由于这一条路线,是从印度往北,然后再往东传的,所以通常我们把沿这一条路线传播的佛教称为北传佛教。由于大乘佛教是在中国汉地发扬光大的,所以又可以称为汉传佛教,由于汉传佛教所使用的语言是以汉语为主,我们也称之为汉语系佛教。后来,汉传佛教又往东再传到了韩国,也就是当时的高丽、百济、新罗,之后又再传到了日本。例如在唐朝的时候,有很多遣唐使,这些人到中国当时的首都长安学习佛法,后来中国汉地的佛教又往南传到了越南一带。所以现在汉传佛教既包括了中国内地,也包括了韩国、日本、越南这一带,这都属于大乘佛教的区域。
    佛教传入藏地,是在佛灭一千一百年左右,一直到一千六百年,也就是说,藏传佛教开始传播的时候,相当于中国的唐代。那个时候已经佛灭一千多年了,在印度本土的佛教已经发展成大乘密教。所以藏传佛教带有很浓厚的密教色彩,崇尚念咒、火供、护摩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印度佛教发展到晚期阶段的情形。当时的佛教越过了喜玛拉雅山,传到了西Zang,所以称为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接受的是从佛灭一千一百年一直到一千六百年,这段期间的佛法,所以藏传佛教跟现在咱们的汉地佛教有很大的区别,跟南传上座部佛教有更大的区别。
    由于南传佛教接受的佛法是在佛灭两百多年的阿首咖(阿育王)时代的佛法,所以在教理上、戒律上都是以上座部佛教为主。上座部佛教仍然坚持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佛陀所教导的法,不肯轻易地改变,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南传上座部的出家人,他们的生活方式、修行方式,都跟佛陀在世的时候差不多。例如佛陀是偏袒右肩、托钵、出外赤脚,我们现在看南传的比库也是偏袒右肩、也托钵、出外也赤脚等等。
    汉传佛教接受的是以大乘为主的佛教。大乘佛教主张行菩萨道,要普渡众生,强调圆融、慈悲、方便,所以融合了大量的汉地文化以及儒、道的思想,形成了有浓厚中华色彩的汉地佛教。当大乘佛教传到了韩国和日本,又再多了一些当地的地方色彩。传到藏地的佛教也是这样,在西Zang原先有一种类似于原始多神崇拜的苯教(Bonpo)。当大乘密教传到了西Zang之后,大量地吸收了当地的信仰因素,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藏传佛教。例如:莲华生大士Padmasambhava,他从乌仗那(梵文Uddiyaya,Udyana)那边进藏的时候,一路都是显现神通,然后把当地那些山神都收为佛教的护法神,藏传佛教非常注重供护法神。但是我们再看汉传佛教,虽然也有一些敬拜鬼神的仪式,但是比起藏传佛教来说,就要逊色得多。在南传佛教,那些南传的僧人连天人、鬼神,都不合掌、不崇拜。又比如藏传佛教有很庞大的神佛体系,除了诸佛、菩萨之外,还有金刚、明王、度母、空行母,有各派的祖师、护法神等等,多不胜数,但是在汉传佛教,虽然也崇拜诸佛、菩萨、祖师,但是却没有那么多的金刚、度母、空行母等等。
    在南传佛教,除了我们的释迦牟尼佛之外,并没有诸多的神、佛、菩萨、祖师的信仰。也就是说,南传佛教并没有祖师,就连美德亚(弥勒)菩萨都没有多少的信徒。当我们去到缅甸或泰国等等,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美德亚(弥勒)菩萨的造像是怎么样的。三大传佛教有这样的区别。
    现在汉传佛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地,韩国、日本、越南等,而藏传佛教分布在中国的西Zang,还有尼泊尔、不丹、蒙古等这些国家。
    我们再看一下印度佛教大概是一千五百年。
    佛陀入灭是在公元前的六世纪,也就是公元前的544年,一直到公元前一世纪,这个时期还是属于正法时期,大概是五百年。佛陀入灭的时候,相当于中国的周朝,就是战国时期。(到了西汉时期,大约就是公元一世纪。)佛灭两百多年,也就是公元前三世纪的时候,佛教传到了斯里兰卡、缅甸、泰国,也就是后来形成的南传上座部佛教。
    大概在公元前一世纪,现在咱们中国把一九九八年定为中国佛教两千年,这是以当时月氏国的伊存,到汉地传授佛经为传播起始来计算的,那个时候是属于公元前一世纪。一直到大概隋唐时期,这段期间是五世纪跟六世纪,大概也是五百年。佛教就这样陆陆续续经过西域,从陆路经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从海路,经过了马六甲海峡,然后再经过当时的室利佛逝(梵文Sri Vijaya),就是现在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再传到中国的南方。佛教传到中国其实不是一次性的,它是从公元前一世纪一直到宋代,假如我们来看看宋代,会发现那时候皇帝还设有译经院,那个时候陆陆续续还有一些密乘佛教的经典传到了汉地。所以中国汉地接受印度佛教大概有一千年的历史。在这个时期,佛教传到了中国的汉地,以后又再由中国传到韩国、日本,就形成了汉传的大乘佛教。
    大概在隋唐时期,那个时候中国汉地就开始有了末法思想。例如在公元六世纪,当时天台二祖是谁呀?知道么?慧思。天台慧思有一个碑文就写着“南岳思禅师立誓愿文”,慧思提到他出生于末法的八十二年。同时我们再看,在隋朝的时候,形成有一种三阶教,学过中国佛教史的应该知道三阶教。三阶教的思想是什么呢?三阶教就是把佛法因时、因地、因根分为三种。在隋朝,三阶教是由信行所创的,他在隋朝的时候,先受了比丘戒,后来就把比丘戒舍了,行苦行。他认为,所有这些泥塑的佛像都是假佛,他不拜,但是他说一切众生是真佛,所以在路上无论见到男女老少,他都顶礼。同时他也不相信阿弥陀佛,他就念诵地藏王菩萨。当时他说,在末法时期,不能够只尊一尊佛,不能修一尊法,应当要修普法。后来,三阶教在唐代经过历代的皇帝的禁止,最后在晚唐销声匿迹了。但是从这可以看出,当时末法思想在隋唐时代就已经开始流行了。那个时候,是属于佛教从中期向晚期过渡。又例如现在北京房山县云居寺的房山石经,当时是怎么开凿的?当时在北京智泉寺,有个静琬法师,他看到了北魏太武帝和周武帝灭佛,感到末法时期要来了,于是为了保存法宝,他把经典刻在石头上,为了让这些法宝能够永世长存。所以我们看到,其实末法思想在隋唐时代已经开始兴起,已经流行了。到了大概是唐太宗的时候,他把文成公主嫁到了西Zang,从那个时候开始,西Zang才开始有佛法,就是松赞干布统治的时期。之后赤松德赞的时候,又迎请了莲华生大士,这已经是属于盛唐时期了。那个时候,由于印度佛教已经进入了密教时期,也就是进入了晚期的阶段,特别是后来印度佛教被伊斯兰教的Jun队入侵的时候,当时很多印度的高僧都逃到了藏地,就把佛教带到了西Zang。所以,藏地的佛教接受的是印度晚期的佛教形式。那个时候,佛教就传到了西Zang,在元代的时候,由西Zang传到了蒙古,后来又影响到了不丹跟尼泊尔,这就形成了藏传的密乘佛教。
    如果我们把佛教当作一个整体,比喻成一条大河,南传上座部佛教就犹如上游,清澈而简朴;汉地的大乘佛教就犹如中游,奔腾而多姿多彩;藏传密乘佛教,就犹如下游,浩荡而庞杂、繁多。所以,当我们现在看到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其实大家不用感到奇怪,它们都是属于佛教的大河里的一份子,它们呈现出佛教多姿多彩的一面。这是印度佛教大概一千五百年的发展过程和传播到外面的过程。
    现在我又想再问大家,现在是不是末法时期?在上座部佛教并不认为现在是末法时期。因为上座部佛教很明确地提到:正法住世五千年。这里所讲到的正法住世五千年,和我们刚才讲到的正法,稍微有点儿不同。刚才所指的是印度历史上的正法时期。在那个时候,僧团是和合的,在经典,在教法上也几乎是一样的,相差不会太大,正法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的。但是南传佛教讲到的正法,是从教法、修行和证果这个角度来说的。

1416
#2 10-12-5 00:02
从教法方面看,南传佛教相信三藏圣典和佛陀的言教还在;对于修行来说,现在上座部佛教还有很系统完整的禅修方法,也就是南传的止观禅修,戒定慧的传承还在;对于证果,这个时期还可以证得圣道、圣果,上座部佛教所说的正法是从这三个角度来谈的。这种说法,和北传佛教讲到的正、像、末三期的佛法很相像。北传佛教在汉地的一些典籍也讲到,正法时期是有教、有行、有证;像法时期是有教、有行、无证;末法时期是有教、无行、无证。例如唐代的良贲在《仁王护国经疏》的卷下里说“有教有行,有得果证,名为正法;有教有行,而无果证,名为像法;唯有其教,无行无证,名为末法。”隋朝三论宗的祖师嘉祥吉藏在《法华义疏》卷五里说:“佛虽去世,法仪未改,谓正法时;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转复微末,谓末法时。”北宋释道诚撰的《释氏要览》卷中也说:“若正法时,有教有行有证故。若像法时,像,似也,有教有行,似正法时,则证果者鲜矣。若末法时,空有教,无修行者。”
    所以上座部佛教讲到的正法跟北传佛教讲到的正法很相像。上座部佛教是从三藏圣典仍然住世跟有修行还有证果的角度来说的。目前,流传在缅甸、斯里兰卡、泰国一带的上座部佛教,三藏圣典仍然很完整。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例如阿首咖(阿育王),阿首咖(阿育王)是佛教中很有名的护法大王,但是在上座部的三藏里竟然根本找不到他的名字,这就可以证明了上座部佛教所传承的三藏是在阿首咖(阿育王)时代,或者更早时期就定型的。连阿首咖(阿育王)的名字都没有被加进去,所以我们可以说巴利三藏是到目前为止最古老、最原始的佛教经典。
    同时,现在我们还可以修定证得禅那,可以修观提升观智,甚至可以在今生今世证得圣道、圣果,证入涅槃。一旦一个人已经证得了圣果,他就不再是凡夫而是圣者了。所以上座部佛教的传承说到,佛陀的正法住世五千年。
    在这五千年当中,第一个千年可以证得四无碍解的阿拉汉,就是阿罗汉。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人在断除一切烦恼的时候,也可以同时证得四无碍解智。当然并不是说,所有在那个时期证果的人都可以证得四无碍解智。而是说那个时期有这样的可能。
    到了第二个千年,就可以证得六通的阿拉汉。如果在那个时期证得阿拉汉果的话,可以同时拥有六通,不需要专门去修习。
    第三个千年可以证得三明阿拉汉。我们现在是佛灭多少年?两千多少?现在是2552年,那么现在是属于第几个千年?第三个千年。所以在我们现在这个时期,如果大家有系统地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的话,还有机会断除烦恼,证得阿拉汉果,甚至还可以证得三明的阿拉汉。是哪三明呢?宿住随念明、有情死生明跟漏尽明,也就是一般所说到的宿命通、天眼通和漏尽通。
    在近代的缅甸甚至还出现有六通的阿拉汉,人们普遍相信他们已经证果了,在他们证果的同时,呈现出很多的神通变化,例如有的人看到他们在天上飞,有的人看到他们从水中出来等等。但是因为经典里面已经说到了现在已经不再是六通阿拉汉了,所以即使他们在证果的同时不用修行,神通自然显现,他们仍然被称为三明阿拉汉。
    到了第四千年,还可以证得纯观的阿拉汉,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如果是精进修行的话,还可以断除烦恼,但是不可能证得神通。
    到了第五千年,想要断除一切烦恼都很难,只能证得比较低的三个果位,就是初果:入流,二果:一来,三果:不来。
    在我们佛陀教法当中,可以证得圣果的时期一共有五千年,正法住世五千年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
    到了五千年之后,正法就逐渐地隐没。到了五千年之后,最先灭的是《论藏》,之后是《经藏》,然后是《律藏》。《律藏》又灭去之后,只剩下两部《戒经》,这两部《戒经》灭了之后,那个时候的出家人只是披着袈裟,现出家相,但是他们既不持戒,也不修行,更谈不上证果了。到了最后,佛陀的正法就完全地泯灭了,就是在五千年之后的时期。
    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讲这些?为什么要强调现在不是末法时期呢?是因为要让大家生起对正法、对禅修的信心。曾经听到有人说过,现在已经是末法时期了,你们不用修戒定慧了,修戒定慧是不可能成就。如果一个人怀疑现在是不是还能够修戒定慧,是不是还能够证得圣道圣果,这是修行五盖中的什么盖?疑盖。也是十四种不善心的什么心所?疑心所。如果我们相信现在已经不可能再修行止观,再依照戒定慧而断除烦恼的话,或者说相信现在已经是不可能证得圣道圣果的时期,如果执取这种观点的话,在上座部佛教认为这个是可以造成法障的邪见。就象有个庸医,误判你已经身罹绝症,他就会使一个人丧失了对生命的信心、对未来的希望。同样的,这样的邪见不知道断送了多少人培养解脱资粮修行,或者说在今生证得圣道圣果的机会。
    所以,当我们知道现在还是正法时期,或者说现在正法还仍然住世,我们就应该生起信心,现在还可以修行,还可以断除烦恼,还可以证悟涅槃。大家应该对法要有信心,对禅修、对戒定慧要有充分的信心。而且,从实际的例子上来说,也是还有很多的人,在现在这个时期,乃至就是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他们仍然可以证得禅那,仍然可以证得观智,甚至证得圣道、圣果,甚至还有神通。所以,我们要依法,我们要对法,对佛、法、僧要有信心。
    因为三藏还住世,所以佛陀的教法才能住世。那么三藏是哪三藏呢?《律藏》、《经藏》、《论藏》。
    现在我们简单地谈一谈《律藏》。《律藏》,巴利叫作Vinayapitaka,是世尊为诸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诫和生活的规则。

1416
#3 10-12-5 00:03
上座部佛教的《律藏》依缅甸的传统就分为五大册。
    第一册叫做《巴拉基咖》,就是波罗夷。
    第二册叫做《巴吉帝亚》,波逸提。
    第三册叫做《大品》。
    第四册叫做《小品》。
    第五册叫做《附随》。
    其中的《巴拉基咖》和《巴吉帝亚》这两册,又称为《经分别》,Sutta- vibhanga。这里讲到的经主要是指《戒经》——《巴帝摩卡》,就是《比库巴帝摩卡》,《比库尼巴帝摩卡》,也就是比丘的波罗提木叉,比丘尼的波罗提木叉,它详细地解释开、遮、持、犯。
    那《大品》和《小品》呢?《大品》一共有十篇,《小品》有十二篇,加起来是二十二篇。这里的篇也就是篇章的意思,巴利就叫khandhaka。古代依梵文skandha,翻译成什么?犍度,或者翻译成揵度。
    《经分别》,前面两册,注重在“止持”,也就是佛陀规定不能做的。例如,不能挖地,不能损坏植物,不能在非时食,不能够接受金钱,这些是侧重在不能做的。而《大品》和《小品》,是侧重在“作持”,就是应当做的。“止持”就是说了不能做,你做了犯戒;但是“作持”,就是你要去做,不做就犯戒,它们的差别在这里。例如,在《大品》里面有个叫《大篇》的,讲到如果有人要来求出家,你要如何给他出家?出家的程序怎么样?然后受戒的程序又是怎么样?等他受戒了之后,又要怎么样去教导他,然后,当他离开了戒师,又要怎么样去寻找依止师。《诵戒篇》,讲到应该如何诵戒;《安居篇》、《雨安居篇》讲到了在雨季的时候应该如何入雨安居。这些都是僧团运作的规范。
    第五册叫作《附随》(parivara),《附随》也等于现在所说的附录,一共有十九品,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前面所讲到的戒的内容。
    《律藏》是一切比库和比库尼都应当认真地学习、仔细地研读,并且确实地遵行的。  
    三藏的第二藏是《经藏》,《经藏》巴利就叫Suttapitaka,是世尊以及圣弟子们的言行集。上座部的经藏一共有五部,即《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
    《长部》(Dighanikaya),这里的长是篇幅的长,是收录篇幅比较长的经典,一共收了三十四部经。
    《中部》(Majjhimanikaya):收录经文的篇幅不长不短,是中等,一共收录了一百五十二经。
    《相应部》(Samyuttanikaya),这里的相应是按内容来分门别类,例如讲五蕴的编在一起,讲六处的编在一起,讲十八界的编在一起,讲四圣谛的编在一起,讲缘起的编在一起,讲八圣道的编在一起。它们按内容而编在一起,一共有五十六个相应,收录了七千七百六十二部经。
    《增支部》(Anguttaranikaya),这里的增是增添、更善、更上的意思。Anga,是指“支”,也就是一项一项增上、增加。增支的编辑方法就象法数,凡是佛陀所讲到的一法将编在一起,二法编在一起,三法编在一起。例如讲到二法,就讲到有止、观,所以这是有二法;名与色这是二法。讲到三法,例如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是三法;讲到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三法。《增支部》就是从一法一直编到十一法,所以有十一集,就是把佛陀所讲的跟法、跟数目有关的经文编在一起,一共收录了九千五百五十七部经。
    《小部》(Khuddakanikaya),这里的小并不是篇幅的小,而是指内容很庞杂,它把前面四部以外的所有经典都收录在这里面。比如《法句经》Dhammapada,如果要编在前面的四部的话,不知道要编在哪里,所以就收录在《小部》。《小部》一共有十五部,它们分别是《小诵》、《法句》、《自说》、《如是语》、《经集》、《天宫事》、《饿鬼事》、《长老偈》、《长老尼偈》、《本生经》、《义释》、《无碍解道》、《譬喻》、《佛种姓》、《所行藏》。在缅甸。又再加上了《弥林达问经》、《导论》跟《藏释》,成为十八部。《小部》是经藏五部中份量最大的,凡是不属于前面四部的,都归于《小部》。
    我们再看《论藏》,论的巴利叫(Abhidhamma),藏是pitaka,这是对世尊教法要义的精确及系统地分类与诠析。这里讲到的abhidhamma,我们翻译为“阿毗达摩”。abhidhamma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个组合词。abhi是上等殊胜的、卓越的意思,dhamma是法,法有很多种含义,有时候指一切,例如我们说的一切诸法;有时候专指有为法、行法,例如讲到诸法因缘生;有时候又是指法所缘,有时候是指法界,有时候是指法处,有时候又专指善法,有时候是指现象、事物,有时候又专指佛陀的教法。在这里,法是专指究竟、真实的法,特指佛陀所教导的法。
    在上座部佛教一共有七部论,称为南传七论,或者上座部七论:
    第一是《法集论》(Dhmmasangani)或者又称为《法聚论》。dhamma,是法,就是诸法,特指种种究竟法。sangani是指集合、聚集、集合在一起的意思。这部论是整部《论藏》的根源,很广泛地讨论了种种究竟法。
    第二是《分别论》,这里的Vibhanga,是指分别、解释的意思,在这部论里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论分别跟问分别这三种方式来讨论。经分别是把《经藏》里面的内容罗列出来讨论,然后再以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再用问答来反复地抉择。
    第三是《界论》(Dhatukatha),以问答的方式编排,依蕴、处、界来讨论一切法。
    第四是《人施设论》,(Puggalapannatti),puggala是人,pannatti是概念,在这里面就讨论了各种不同种类的人。
    第五是《论事》(Kathavatthu),这部论是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才由摩嘎离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所造的。他的目的是驳斥当时流行在阿首咖(阿育王)时代的种种邪见,因为那个时候有很多的外道假装成僧人混进佛法,他们把很多的邪见也带进来,于是摩嘎离之子·帝思大长老就在结集的时候,造了这部论,专门来破斥种种的邪见。
    第六是《双论》(Yamaka),目的是为了解除种种名相术语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释它们的正确用法。因为这部论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一对一对的方式来讨论,比如是否一切法都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都是善法,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问,就是一对一对的方式来提问,所以称为《双论》。
    第七是《发趣论》(Patthana),这部论在《论藏》里是最重要的,传统上称为《大论》(Maha- Pakarana),这部论跟前面六论稍微有点儿不同。前面的六部论侧重在分析,分析诸法的名相,而这部论是用二十四缘的方法来贯穿一切诸法。缘就是关系、条件,把前面所讲的法贯穿在一起。如果我们把前面这六部论所讨论的法比喻成珠宝,那《发趣论》就是用二十四缘这条经线把所有法贯穿在一起。上座部佛教传承认为这部论是最能够证明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因为这部论非常复杂,必须得先透过,先了解跟通透前面那几部论,才有可能通达这部论。它属于组织法,前面的属于分析法,这个是属于组织法。把前面几部论里面所讨论讲到的法都整理、统合起来。
    我们再看看“阿毗达摩”的来源。上座部佛教认为“阿毗达摩”是佛陀所说的,为什么呢?因为佛音论师说过,“阿毗达摩”并不属于弟子的范围,而是属于佛陀的领域。在解释《法集论》的《殊胜义注》里面提到,佛陀在证悟正自觉之后的第四周,就是第四个星期,坐在菩提树附近的宝屋(Ratana- ghara) 里面省察,省察“阿毗达摩”,现在菩提迦耶附近的宝屋(Ratana- ghara) ,据说就是当时佛陀坐在里面省察“阿毗达摩”的地方。这里讲到的宝屋,并不是说里面都是由宝石所做的,而是佛陀当年省察“阿毗达摩”的地方,世尊在这里就从《法集论》开始思维省察“阿毗达摩”。当他在省思前面六部论的时候,身体并没有发出光芒,但是当他省察到第七部《发趣论》的时候,身体发出了很明亮、强烈的光芒。这种光芒一共有六种颜色,分别是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以及五种颜色的混合色。因为这证明世尊当时在省察非常深奥的法,所以最能够体现佛陀所拥有一切知智的是《发趣论》。我们现在看到佛陀有些佛像的背光里面所发出的这些颜色,呈现出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跟五种颜色的混合色,这就是表明佛陀当时在省思“阿毗达摩”。而我们现在看到佛教的六色教旗,也是根据这个典故而设计的,也就是青、黄、红、白、橙,再加这五种颜色的混合色。所以现在我们佛教的教旗六色旗,是这样来的。
    同时,上座部佛教也认为“阿毗达摩”是佛陀教导的,佛陀并不是在人间直接向弟子教导,而是在三十三天界,向来自一万个轮围世界的诸天以及梵天人所开示的。佛陀在成道之后的第七个雨安居,到了三十三天界,Tavatimsa。三十三天,古代又翻译成忉利天,就坐在珊瑚树下的黄色石座下面,用相当于人间的三个月时间向诸天开示佛法。当时,最主要的听众是佛陀——就是菩萨以前的母亲,他的母亲在菩萨出生之后的第七天就去世了,去世之后就投生到都西答天(Tusita)——兜率天,当她投生到都西答天之后,就不再是个女的了,已经是一个男性的天子了。   
    当佛陀在天界讲“阿毗达摩”的时候,为了维持色身,佛陀也会到人间的北古卢洲去托钵,当佛陀托了钵之后,就会到无热恼池用餐,用完餐之后就走到旃檀林去做日间的住处,也就是做午休。那个时候,法将沙利子长老(舍利弗长老)就去到那里,履行弟子的义务。然后佛陀就把当天在天界讲的那些法要讲给了沙利子听。他说:沙利子,我今天讲到的就是这么些。佛陀把自己在天界讲的法要交给了拥有四无碍解智的上首弟子,就象一个人站在岸边,用手指着海洋。同样的,世尊只是把法要交给沙利子长老,长老又可以用十种、百种、千种乃至十万种方法来解释佛陀讲到的法要。之后,沙利子长老又把他从佛陀那里所学到的法要,再传授给他的五百位弟子,这样就形成了“阿毗达摩”的传承。
    有三种“阿毗达摩”的教法,第一种是详尽法,这是佛陀教导诸天人的方法;第二种是简略法,是佛陀教导沙利子的方法;第三种是中等法,就是沙利子长老教导他弟子的方法。所以说,“阿毗达摩”是佛陀所说,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阿毗达摩”,是沙利子长老对佛陀教导的诠释和发挥,我们既不能够把“阿毗达摩”直接说成是佛陀一字不漏的说,它毕竟还是沙利子尊者对佛陀所讲到的法要的解释。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论藏》其实还是指中等法,佛陀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阿毗达摩”的论母,称为(Matika)。当我们阅读经典的时候,就会发现佛陀在世时,有几种人是专门背诵经典的。专门背诵《律藏》的,叫作vinayadhara,“律藏持者”;专门背诵经典的叫作suttadhara,如果专门背诵长部的,叫作“长部诵者”,专门背诵《中部》的叫作“中部诵者”,专门背诵《相应部》的叫“相应部诵者”,而专门背诵论母的称为“持母者” (Matikadhara) 。

1416
#4 10-12-5 00:03
佛陀在世的时候,“阿毗达摩”主要是以论母的方式流行。在第一次结集的时候,就把论母编在《小部》里面。在《律藏》里就提到了,第一次结集的时候,阿难尊者诵出了五部,其中的《小部》,就是除了四部之外,一切的佛语都编在《小部》。而在《心义灯》里更补充说,当时阿难尊者是在诵完了四部之后,再把论母诵出来,之后再诵出《小部》里的其他经典。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就是阿首咖(阿育王)时代,七部论已经定型了,然后再由Mahinda阿拉汉传到了狮子岛,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就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阿毗达摩藏》。
    这就是“阿毗达摩”的来源。我们就可以说,因为“阿毗达摩”里面讨论的是非常精微、非常详细的法,如果说“阿毗达摩”不是佛说的话,那么我们会发现到为什么独觉佛(辟支佛),不能够说法呢?为什么?知道吗?独觉佛拥有智慧,可以没有导师而通达四圣谛,通达诸法的真相。但是,由于他不具有一切知智,因此他没有能力把所觉悟的东西很精确地表达出来。为什么弟子可以说法呢?弟子的智慧其实是比不上独觉佛的智慧,但是弟子为什么可以说法呢?为什么?弟子所说的法其实是佛陀教导的法,而不是弟子自己觉悟的(法),弟子称为被引导者。唯有佛陀才可以既无师自通地通达四圣谛,通达诸法,同时又可以把他所证悟的法很精准地用词语表达出来,这是佛陀的范畴。同时《经藏》里面的《中部》第一百一十一经Anupadasuttam《逐一经》是一部很特别的经,我们在其它的经典里面,发现不到,但是这一部经就讲到了,当时沙利子尊者是如何证得阿拉汉果的,经里讲的很详尽。经里说:这部经是佛陀所说的,佛陀描述当年沙利子尊者是修行逐一观法而证得阿拉汉果。佛陀讲到修逐一观法的过程就是,沙利子尊者先进入初禅,从初禅出定之后逐一再观照初禅名法的触、受、想、思、一境性、作意、寻、伺、喜、乐、欲、胜解等等这些,这些都是“阿毗达摩”里的范畴。我们再看看,沙利子尊者是在什么时候加入僧团的?是在佛陀刚刚成道,过完雨安居之后去了王舍城那一年,也就是在佛陀证得正觉的一年之内,这是在佛陀弘法很早期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佛陀在其它经典里直接教导沙利子尊者这么样观法,但是这一部经说到了,所以我们可以证明,还有很多的法其实当时的那些弟子们是共知的,只不过,由于共知,所以在经典结集的时候,就没必要很详细地说出来。如果我们没有“阿毗达摩”的知识的话,我们根本看不出这部经典,其实在《义注》里也讲到了,这部经就是止观双运法。止就是先进入禅那,出定之后再逐一地观。这部经叫作《逐一观经》,就是逐一地观禅那的名法。观禅那初禅的心,然后观触、受、想、思、一境性,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都是这么观的。但是这部经也提到了,佛陀没有教导非想非非想处,为什么?因为这并不是弟子的范畴。所以我们在经典里面还是可以看到,有些也是把“阿毗达摩”的一些教法收录到《经藏》,只不过由于在圣典结集的时候,专门把分析法归到《论藏》,而把指导止观禅修或者说讲到更具体的一些事件的时候,就归为《经藏》,而《论藏》纯粹是讨论法义的。
    那好,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明天再正式进入“阿毗达摩”的学习。
    好,现在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m me punnam,asavakkhayam vaham hotu.
    Idam me punnam,nibba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nnabhaga,sabbasattanam bhajemi,
    Te sabbe me samam,punnabhagam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adhu! Sadhu! Sadhu!
    萨度!萨度!萨度!

534
#5 10-12-5 01:58
继续看看,了解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