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教程] 认识正确的发声原理,和如何发出好声音。

( 72 )
 
[收藏]
-  第 2 页  -

1460
#16 15-4-2 11:34

回复 犄角旮旯 在 #6 的 pid=4431372 的贴子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32
#17 15-4-2 11:40

回复 今年夏天 在 #9 的 pid=4431444 的贴子

其实我的本意并不是教大家唱歌,而在于让大家正确理解发声。唱歌不管怎样教,最终大家都会朝自己认为的方向走,如果是跟据别人所教的唱的话,最终形成的就是别人的风格。

491
#18 15-4-2 11:41
唱歌这东想还是去找个老师。现场指导,用文字很难形容,不要到处看文字,把声带练坏了,以后想练好就难了

232
#19 15-4-2 11:43
回复一下,这篇文章旨在不是教大家唱歌,用怎样的方法去唱,但我的观点其实也很鲜明,就是在我看来:声带放松,用气息去振动情况下发出的声音是最好的,其他的共鸣声都是对这个声音的修饰,就像是混响。感谢大家的观摩。再见。

[ 本帖最后由 tmxx123 于 15-4-2 11:44 编辑 ]

48
#20 15-4-2 11:59
sls只是一种唱法 一种声音罢了   之所以牛逼 大半归功于营销的好
审美是Wu-界限的  唱法只分消耗大小  不分所谓科学和正统的

446
#21 15-4-2 12:25
1,sls只是一种教学法,不是某种声音形象或某种风格的唱法。 从SLS的教学看出,他们号称是可以教各种唱法的,2,确实有关闭唱法,或者称为关闭方法更妥当(关闭这个词这已经为嗓音医学所证实和提出)。但是目前我看到的教学示范都不是,基本都是歪曲关闭这个词。正确的声音就是关闭,不是某种古怪的声音。关闭唱法可以用于美声,民族或者流行,只是指不漏气的声音。
3,放松是需要的,可是歌唱的紧张度更加必要。歌唱不是追求放松或是紧张,那只能浪费过多的年华,正确的要求是同时拉向两极。汪峰的唱法既紧张,也松弛,是正确唱法。动力火车也是如此。紧张指的是声带边上的肌肉的拉紧,以产生歌唱所需的紧张度。而放松指的是声带中间被覆层的平行,微微相碰,从而产生放松的感觉,同时也为声带常唱不累提供帮助。综上,紧张度才是更必要的,我们经常见到某些大嗓门上来就获得掌声(即使他声音”很紧“),就说明这个问题。但是,不放松的歌手通常由于不符合医学常识而过早的结束歌唱生涯,导致我们听到的歌手都是既紧张,又有放松的感觉,我们逐渐也就以此作为好的歌声的标准。维纳德提到过一个例子,就是最早的时候强行使用胸声过多来上highC的某著名歌手,震撼了所有的听众,但是也很快就退出了歌坛,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4,sls体系本身存在缺陷,有误导之嫌。主要问题是,认为头声就必须是高音区,实际上头声可以用于中音区;不区分头声共鸣与头声的区别,同样也不区分胸声与胸腔共鸣。本人更推崇美国声乐教师协会前主席维纳德的学派。维纳德认为:头声+胸声为混声,头声和胸声可以在中音区结合,也可以在高音区结合。都称为混声。混合的可能性有很多,比如头声+胸声+头腔共鸣+胸腔共鸣,可以以任何比例混合,以构成所谓听起来的真声,半真声,半假声。假声。美声,流行等等风格。我认为他的学说基本可以自圆其说。但是SLS缺乏其中很多明确的说法,导致学生比较混乱,在练习高音区头声时,很难加上胸声而转为混声,因为他们认为只要放大就会变成所谓的强混声。5,我个人认为,Seth,Brett不如邓紫棋唱得好,更加不如adam,但是不影响他教学.因为他可以用别人的好的歌声作为示范。seth和brett的示范更多的是想开发歌手的嗓音,是他们发出更多的声音,但是教师自己并不能发出某种纯正的风格、好听的一流歌手的音色。唱得好的歌手不一定能当好的教师。
一己之见,。。哈哈

[ 本帖最后由 likaistudi 于 15-4-2 12:50 编辑 ]

13789
#22 15-4-2 12:48

回复 likaistudi 在 #14 的 pid=4431517 的贴子

求维纳德的学派的资料~

48
#23 15-4-2 13:07

回复 likaistudi 在 #14 的 pid=4431517 的贴子

sls号称可以各种唱法,但实质出来的只是一种声音,所以我只归类为一种唱法,只不过他们用很多自创声乐名次解释了很多各种声音,所以号称都可以达到。汪峰和动力火车都是对的,就像上面我说,只存在消耗大小没神呢科学不科学。另外sls之所以混淆概念也是为了营销怎么说都说的通,赛斯年纪大了,他的学生们都已经蠢蠢欲动资历门派了。其实什么唱法不重要,唱歌无非就是个协调的学问。

232
#24 15-4-2 13:13
我只有一个观点,你的发声器官只有一个,就是你的声带,你的声带没了,就只能发出像蛇一样的嘶嘶声,也就是气流声,屁都发不出来。而舌头是改变你的声音清晰度的,而其他的诸如胸腔,头腔,甚至更高级的比如蝶窦、额窦,这些都是空间,他不能决定你所发出的声音的高低,但这些空间能对你的声音形成修饰,和混响是一个道理的。你的假声依然是用你的声带发出来的,你的真声也是你的声带发出来的,只是用力方法和肌肉群的协调不一样罢了。如果你们不介意在以后在你的喉咙上开个洞的话,随便你咋唱都没事。很多歌手都在喉咙上开过洞,比如张信哲,现在很少出来了。比如杨坤(他倒是因祸得富了)。紧张肯定是有的,不紧张哪来的高音,难道韩红唱那么高的音她的声带一点都不扯么?那是不可能的,她也需要改变声带的形状来改变音高,但是相对来说只要达到那样的形状下却是放松的。
对于汪峰,我只想说,他在长期演唱的情况下,他的气息已经达到了很强的训练,他的声带也适应了这个强度,他的声带韧性多于弹性了。以上。便是我的观点。谢谢大家。其实唱歌的话,我个人觉得听比唱更重要,音色其实天生就生成的,有的时候决定听众数量的往往是你的天赋多于唱功。而我为什么听比唱更重要呢?举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如果是后天失聪的话,通常也会慢慢丧失他的语言能力。

[ 本帖最后由 tmxx123 于 15-4-2 13:23 编辑 ]

1109
#25 15-4-2 13:20
都是扯淡!!!

买个声卡话筒,自己录自己听,起初阶段自己模仿自己的偶像,就行了

唱歌是要天赋的,总有唱得好的人

90后以后,唱歌好的千千万万,也没见谁专门研究过唱功

不行的人,再练也不行
70后大多数人一定要等到KTV里的电视屏幕的字变蓝了才知道该唱了......
观众反应

232
#26 15-4-2 13:25

回复 大白象 在 #16 的 pid=4431565 的贴子

打了上面一个贴后,看到大白象这个贴,赞同。

3261
#27 15-4-2 13:26
老迈业余的翻唱习惯及偏好:唱自己喜欢的歌(哪管它是否合适自己声线/哪管它有没合适伴奏:不少找不到伴奏的直接以原唱替代并轨),跟着感觉走,(不刻意)自然而然地投入/以情感带动气息发声(如果没投入及监听时感受不到自己的情感声息一般唱不下去了)

个人一直以来最明显的问题是舌头不知是短了还是有些小:有些大舌头(轻度结巴)/小时候及之后也没怎么爱护好牙齿:拔了左右两边各一颗大牙,咬字发音怎么练都不易准确。

[ 本帖最后由 michaelliuyun 于 15-4-2 13:32 编辑 ]

446
#28 15-4-2 13:45
原帖 由 likaistudi 于 15-4-2 12:25 发表
1,sls只是一种教学法,不是某种声音形象或某种风格的唱法。 从SLS的教学看出,他们号称是可以教各种唱法的,2,确实有关闭唱法,或者称为关闭方法更妥当(关闭这个词这已经为嗓音医学所证实和提出)。但是目前我看到 ...

1,我认为sls还不能算是一种唱法,就是说sls唱法不存在,和流行唱法,摇滚唱法,RNB唱法,音乐剧唱法,正歌剧唱法等不能相提并论。2.消耗相对小的称为正确的唱法,消耗大的一般为不科学的唱法,但是允许存在,毕竟效果是最重要的。但是要能坚持到出名。哈,别没出名就葛了。
3.sls并没有发明名词,他的名词基本都是规范的声乐名词。只是我认为他本人也没完全搞懂,最明显的是高音区头声到底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转为混声,没有说明,导致很多人无法转,而他自己仿佛也没有转得很好(从他的实际演唱发现)。转的很好的都是他的学生或者所谓同事(不知从哪找的高手)。而怎么转为混声的方法,维纳德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有练习谱例。所以我认为sls不是故意混淆,而是学习不到位。
4,歌唱是要协调。哲学中说,分析和归纳,需要将唱歌分解为若干细节,称为分析,再组合协调,称为归纳。所以唱歌分为多少个细节,sls没有详细的目录。但是维纳德的著作的目录完全体现了他的学术的高明之处:他详细而且有条理的对歌唱的细节做了分析和科学的分类。最后是协调。
5,对于传统的头腔共鸣,胸腔共鸣,蝶窦共鸣,额窦共鸣,维纳德都从实验上证实了是无稽之谈。比如通过注射器往蝶窦额窦注水或牛奶,披上熊皮大衣和光着身子唱。专家评委都无法通过盲听证实。但是维纳德承认头腔共鸣,胸腔共鸣在教学上是有效的,他也会继续使用这两个名词,但是更多的是教学法上的,而不是科学的。
6,维纳德认为,头声和胸声是声带的振动方法,我们今天仿佛可以认为,头声更多的是声带被覆层的振动为主。胸声则是加入了声带本体,头声共鸣和胸声共鸣只是声带发出的粗鄙声音的某种滤波,加强基音,同时加强或减弱了某些泛音,使声音变得圆润或者显露出某种风格。

[ 本帖最后由 likaistudi 于 15-4-2 13:49 编辑 ]

2001
#29 15-4-2 13:53
我们买的教程所看到的只是一部分,sls确实不能算是一个所谓的唱法他只是让你用说话的位置唱歌,然后开发你的声带能力。千万不要纠结过程因为花那点钱买的教程只是让你声音走向一个所谓的正轨而已。另外学这个自学应该多数人都会走误区,多数人练这个以后都紧,那不是sls本身的问题,是这个教程没有教这些东西。如果我们光凭一个教程就想成为唱歌高手那想法就太简单了。

446
#30 15-4-2 14:14
关于唱歌天赋的问题,我觉得分为两个:一个是音色的天赋。另外一个是音乐处理上的天赋。      音乐上的我不多谈了,我觉得过了18岁以后音乐上的天赋几乎已经到头了。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张嘴,音准感觉很差,跑调,没文化,就是音色调整好了,也没什么用了。
       音色虽然也有很大的调整余地,但是也受限于声带的物理性状。还是得承认,如果你的声带天生长得不平,两边质量相差大,边缘有齿,上下不对齐,梭形闭合不良,漏斗形闭合不良,不规则形闭合不良等等,那后天是很困难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天赋很重要。但我们也发现很多歌手都是经过很多训练才拥有了好声音,包括找老师或者自己自学,(平时喜欢唱歌就算最重要的自学,还有说话也算一个练习)。想想一天说话8小时就几乎等于一天练唱8小时。如果一个喜欢唱歌的人,稍有音乐修养,就很快会发现如何运用自己的声带,唱出所需要的音色。也是很容易的,除非他对音色没什么追求,也听不出来,或者没有唱过K或者录音。
       高音相对难一些,但是也有好多人发现了高音的秘密,尤其是声带好的人。对于那些长期艰苦练唱而得不到好音色的人,只有两个原因:不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1,声带条件太差,低音尚可,到了需要被覆层精细动作的时候,声带的天赋阻止了他的进一步发展,2,辨别不出来好音色于差音色的区别。就像给他两个钢琴音色,他觉得差不多,其实相差还蛮大的。但是钢琴音色之间的差别也远小于歌声之间的区别。因为只要是能造钢琴的,几乎都是专业的,而唱歌有很多业余的,比较差的选手。
       还有一个阻止歌手发展的就是:发展自己的嗓音这种说法。导致歌手不再往下研究,错认为只要安于现状就行,而忽视了模仿这个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忽视了歌唱中很重要的共性,一味的追求特点,没有共性或者共性不够的“有特点”,是不会被认为是专业歌手的,顶多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比较差“的业余歌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