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教程] UA迟来的亲儿子!!-----Apollo Twin USB安装评测使用教程

( 54 )
 
[收藏]
-  第 1 页  -
#1 16-3-9 21:02

UA迟来的亲儿子!!-----Apollo Twin USB安装评测使用教程


173
本帖最后由 小盛先生 于 16-3-10 09:32 编辑

迟来的亲儿子——Apollo Twin USB
一、Apollo Twin USB发展史

在UA公司宣布Apollo 8发布的那一刻,那个黑色的精灵在向你招手,享受这ADDA提升和驱动改版,大家沉浸在UAD的各种高水准的插件,然而听到只有雷电接口的那个消息时,PC下音频工作者的心,都碎了,感觉2012世界末日又来了,哪怕只有一个小小的火线接口,他们的眼睛都不会涌现出那样的泪花。

当然,刚才夸张,扯淡的手法,简介了一下UA的新产品Apollo 8。在专业领域都在倾向Mac的时候,只有少数厂商在努力的在开发PC下音频接口的驱动。在音频领域,的确用Mac系统的占大多数,专业录音棚,演唱会的program,大型会议,基本都在使用Mac,Mac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率的确是不能被否认的。但是很多音乐人,还是习惯了在windows下制作音乐,录混,听音乐,一个是Mac比PC还是贵了许多,再有一个就是习惯了n多年的windows在换成mac,可能对他们来说接受不了。

咱们再说个人工作室。当然个人工作室,小型的音频接口是主流,不需要很多路的录制,不需要太多的输出,一对音箱,一副耳机,一支话筒,一台电脑,撑起了整个工作室的工作系统。在个人工作室的声音品质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频接口的质量,一个靠谱的音频接口,可以让工作非常顺利。UA在这个市场需求上,定位了个Apollo Twin,声音质量在这个价位算是数一数二,但是由于美国搞音频的朋友们,用Mac的还是多一些(在美国,苹果和微软的价格差距并不大,有很多的选择性),在有就是雷电接口的发展,传输速度的老大,为了争取更小的延迟性能,毅然决然的推出了Apollo Twin Thunderbolt这个产品,在全球大卖,连起来可绕地球好多圈,因此在中国也供不应求。但是这让PC用户眼馋的太紧,买一个银版老apollo还是有点贵,升级mac用雷电也不便宜,更多的用户还是投向了别人的怀抱。

2015某一天,RME公司宣布Babyface Pro诞生,这让老RME用户和个人工作室的用户喜出望外,甩掉了长长的辫子,凤凰重生一样的外形,ADDA的更新,马上在中国引起了一阵订货狂潮啊,在各大论坛都有这宣传视频,评测介绍,RME的好口碑和底层驱动稳定完美的扎实根基,让Babyface Pro着实火了很长时间。

在Babyface Pro发布不久的某一天,UA公司抽风一样的在官网贴出了一个这样的图片,人们疯了,人们狂了,人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人们的心竟然有了一线生机,眼睛里的泪水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人们的眼神直勾勾的,像是在沙漠中看到了海市蜃楼一样,目不转睛,感觉找到了新的希望。(扯不下去了…)总之,各大音频论坛沸腾了,每个人都想了解他的性能,驱动,声音,以及最重要的价格。

人们等呀等,等呀等,等呀等,没有消息,没有消息,订不到货,各种传言在音频工作者们传开了,说是个噱头,说是个概念机,还有说驱动没写好,各种言论都有,而在这样的舆论传言中,Apollo Twin USB的消息也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当然在之后的又某一天,官网发布了Apollo Twin USB的驱动,PC用户们的热情又涨起来了,觉得好事临近,但是还是在等呀等呀等,盼望着,盼望着,驱动来了,Apollo Twin USB的脚步近了。
以上纯属瞎编乱造,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二、拆机简介

拿到Apollo Twin USB音频接口的时候,还是习惯的照了一张盒子的相片,和雷电版的白色盒子有些区别,盒子是蓝色的,非常高大上,可能是为了配合蓝色的USB 3接口选的配色吧。UA的设计师在设计音频设备造型的功力,任何一家音频公司都低下了头,非常精致,内部的包装设计的也非常合理,不会让它受到任何挤压和磕碰。
打开盒子,就能看到这个小东西,在便携式接口的范围内,颜值在顶峰,无与伦比,除了漂亮还是漂亮,在颜值方面就不过多的赞扬了,人心只有定论,无需多言。
然后,说一下上面板的这些按钮,因为用过雷电版本的Apollo Twin,所以在功能上非常熟悉,最左边的是两排LED电平表,显示输入1,2通道的音量峰值电平,虽然只有5段,但是在录音当中已经很实用了。
在往右是主控大旋钮和万用指示灯,按动主控大旋钮可以静音Monitor通道,上面一圈的LED指示灯可以显示输入通道话放的增益量或者显示输入通道的推子刻度,在这一点上,个人觉得在控制方面做得相当人性化,即能在接口面板上控制,也能在驱动面板上控制,两者是联动的,相当于一个监听控制器的功能,非常实用。

最右边是Monitor输出电平显示,依然是5段LED电平表,在监听过载与否这个电平表也是非常实用的。

往下的PREAMP和Monitor切换按键,PREAMP可以切换控制输入通道1,2的声音,话放的增益值在大旋钮的周围可以看到。Monitor可以切换Monitor通道和Headphone耳机通道的控制推子电平,推子刻度可以在大旋钮的周围看到。

最底下的指示灯和6个按钮,分别控制输入通道的input切换(Mic,Line,Hi-Z);低切;+48V幻象电源供电;PAD定值衰减20dB;相位反转以及Link左右通道联动这6个功能。在录音的时候控制话放的功能上非常方便,就不用再调出声卡控制界面,再去调节输入通道参数了。

在Apollo Twin USB的最前端是Hi-Z的高阻电声乐器接口和耳机接口。Hi-Z接口只能在输入通道1上进行选择。Apollo的耳机接口推力还是比较大的,耳放的声音在这个价位的声卡中,算是很出众的了,低频下潜较深,中频比较清晰,高频的颗粒感很足。

然后是声卡的后面板,两个XLR和TRS混合接口是输入通道1和2的接口,注意的是话筒只能通过XLR(卡侬公接口)输入信号,Line只能通过TRS(大三芯接口)输入信号。相反,则输入信号进不去。

往左是4路输出通道,Monitor L/R是监听输出,信号直接给音箱。Line Out 3/4是另外的一对输出接口,如果有两对监听音箱可以接入Line Out 3/4接口,开启声卡的Alt功能,就可以作为辅助监听通道,实现音箱的AB对比监听。

再往左是声卡和windows电脑的连接接口和电源接口,请注意,一定是USB 3接口,否则是识别不到声卡的哦~ 亲测USB2.0是不可行的。电源接口不用多说,Apollo Twin电源接口有一个很好的设计理念,接口上不是普通的圆形接口,稍微一碰就能掉。Apollo Twin设计了一个锁,插入进去之后顺时针旋动就锁上了,电源在误触的时候也不会掉下来,保持声卡的稳定运行。这里再多说一句,许多便携式声卡都是USB供电,这让声卡的稳定性大大降低,掉线一次可能就让你心烦意乱,原有的灵感付之东流,所以声卡设计独立的电源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声卡后面板的最左端是Optical In光纤输入接口和电源开关,当你觉得声卡输入接口不够用时,可以多加一块ADC,通过光纤接口将输入信号输入进声卡,从而达到输入通道的扩展。电源开关这很简单,但是还要多说一句,注意音频系统前后级的供电顺序,否则后级设备的后果不堪设想!

三、注册、连接与安装

首先,到www.uaudio.com官网,申请一个UA的账户,这个账户会绑定这个卡,以后买插件都在这个账户里。当然如果您有UA账户或者想共享他人账户的话,那就事先登录您自己或者共享人的账号,并记住密码,防止登陆错误,造成绑定错误或者其他不必要的麻烦。

其次,就是下载驱动控制插件包,UA把Apollo Twin USB的音频卡驱动,控制界面,DSP效果插件全都集成在了一个EXE文件当中,以至于这个驱动那么的大!!必须要吐槽一下这个驱动,太大了,Mac的驱动都没这么大。

然后,就是安装驱动,因为我测试用的是MacMini上安装的windows系统,配置有点低,性能不算太好,安装了很长时间。这一点我想到了,在windows下安个驱动,慢的和最近的树懒有点像啊!倒是树懒会很高兴的…安装非常简单,根本不需要让你选择路径,就下一步,下一步就可以了,安装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停顿或者不读条的时候,什么都不要管,等吧,中间会让你重启一次,让你干嘛你干嘛就可以了。

最后,可以连接Apollo Twin USB声卡了,电源转换头有四种,根据你插排的类型,选择一个你最心动的女生,额…转换头… USB线连好,插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Apollo的各种灯就扫过一遍,然后有个继电器吸合的声音,啪,说明声卡自检正常,可以正常工作。电脑右下角会出现各种windows搜索驱动的信息,记住,不要跳过,静静地不要管他,默认他就好。之后会跳出让你读取什么东西,不在意啦,点load进行加载。之后会跳出让你绑定声卡的弹窗,记住,一定登陆你要绑定的那个账号。点UAD-2那个蓝色的按钮,再点新窗口的那个蓝色按钮,就进入绑定页面了,基本是全自动就绑定上了,不需要你怎么操作。绑定后你会看到你声卡的插件列表,如果是空账户,就那几个可怜的插件。剩下的都是Start Demo让你试用的插件,目的是让你摆脱不了新插件的诱惑。

四、操作说明

驱动安装完毕后,声卡就可以正常工作了,操作界面和雷电的是一模一样,所以简单的介绍一下。刚接触Apollo Twin的时候,和许多声卡的操作习惯不太一样,在路由分配上,RME,Antelope,Prism Sound,Lynx,Mytek,Apogee,我用过的这些卡,在路由功能上是完全不同,除了RME和Lynx Aurora TB可以实现信号任意路由外,别的卡,都有多多少少的路由限制,当然,编写信号路由的设计师也会有自己的设计理念,这一点我们不去过多的评价。

首先,要知道Apollo Twin USB驱动的位置,在右下角的图标里,右键可以看到三个选项,第一个是调音台控制界面,第二个是调音台设置界面,第三个是UAD插件的绑定和显示界面。
其次,在右下角的声音选项里面,把ApolloTwin USB声卡驱动设置此默认录音和播放设备,这时才是切换到Apollo Twin USB这个声卡上面来。大家要理解的是,电脑中播放的声音默认进入Apollo Twin的Monitor通道,什么酷狗酷我,QQ音乐,都是进入到Monitor通道,声卡路由控制界面右侧的电平表会显示电脑播放声音的电平大小。在这一点上不如其他声卡做的那么灵活,不可以单独控制电脑出来的声音。像控制音量大小就要旋动Monitor的大旋钮。当然,如果是音频工作者,打开宿主软件,用ASIO驱动的时候,会有方法去控制宿主出来的音量信号,这个一会会提到。
         
然后是调音台模块,默认可以看到有两条Analog输入通道,一条S/pdif立体声通道,后面还有4条Virtual虚拟通道,S/pdif通道可以切换成ADAT通道,激活右边的AUX通道,还有两条辅助轨可以进行听湿录干的监听。在Setting里面可以进行设置。每个通道都可以进行插入效果器(当然只能是自家的UAD插件啦)监听,发送,做监听音量控制,声像,静音和独奏。
再是,两路模拟输入通道,按左边的Input键,可以插入Unison技术的虚拟的话放插件,有Neve 1073 Preamp,Neve 88RS 通道条,API 通道条,以及UA的610A和610B。这是UA最新得到科技成果,用数字的算法,还原经典的硬件话放声音,个人认为UAD插件模拟的声音在声卡自带的话放上算是很出彩的一笔。当然输入通道上,也有声卡面板上的实体键功能,Hi-Z只能在第一路输入通道选择。
在插入的Insert里面,可以实时录制或者监听插入UAD效果器之后的声音,可以实现听干录湿或者听湿录湿的效果,如果想在录制时就使用UAD插件,右侧的Insert Effects要切换成UAD REC的选项(默认是UAD MON),当然,如果想单独轨道分别控制这个选项,在最左边点击Insert,就可以在每个通道选择UAD REC或UAD MON了。
      
在发送的Send界面,可以进行路由的设定,可以把信号发送到AUX1,AUX2,HP,Line Out3,4,这4个路由选择,当然在Setting里面,监听模式的Alt Count选择1之后,Line 3,4就不能路由了。Aux通道可以选择发送到HP或者Line 3,4。
在面板最下边可以设置采样率和时钟源,可以看到声卡的DSP占用情况,左下角还有一个节拍计算器,很实用的小功能,点击Tempo就可以计算歌曲速度了。
之后最右边的是主控模块,有两个Monitor电平表,选择UAD插件录制或监听模式,显示AUX轨道和控制室控制选项。控制室控制模块,可以调整Alt(也就是line Out3,4)的Trim音量修正,衰减大小,以及衰减源,激活Alt后,只能控制Monitor的衰减源。
        
往下是CUE Outputs,选择Alt后,只能控制HP的路由,如不激活Alt,还可以控制Line Out3,4的输入路由,可以选择是监听Monitor的声音,还是输入给HP的声音。
往下则是Output输出选项,激活Alt之后,可以选择Monitor或者Alt,可以实现两对音箱的对比监听,底下还有单声道模式按钮和静音按钮。声卡面板的上的Monitor大旋钮在选择Monitor后按下也是静音键。最底下是Monitor监听推子,调节监听音量,和Monitor大旋钮是联动的。
之后在看一下声卡调音台设置,点左下角的Settings按钮,会出现声卡设置参数,在Hardware面板上可以设置采样率,时钟源,缓冲区大小,延迟补偿大小,Alt监听数量,以及Monitor 输出声压级别。数字输入的协议(S/PDIF或ADAT可选),以及Line Out3,4的输出声压级别。在Display面板上可以控制监听电平表是推子前电平还是推子后电平,削波指示灯消失时间,电平峰值消失时间,是否在最上面显示,以及显示设备名。基本这些设置默认就可以。Plugins面板显示现有的插件,MIDI调节一些节拍上的设定。声卡面板还有一些功能,保存路由界面,隐藏通道条等等,都比较简单,在这就不详细再说了。


最后,说一下在音频工作站里面的设置,以ProTools举例,首现在播放引擎里面选择Apollo Twin USB这个声卡,播放才会出声,然后在IO设置里,把所有以前声卡的输入,输出,总线,插入通道全部删除,然后点默认,新的声卡IO路径以及名称,就显示出来了。因为声卡有两路虚拟输出,可以把输出路径设置为Virtual 12,这样就能在声卡控制面板的Virtual通道控制宿主软件播放后的声音了。当然也可以默认输出到Monitor,用大旋钮来控制音量,两组立体声虚拟通道可以实现监听路由切换,这样都可以。路由的操作其实一点都不难,自己动动声卡界面完全就了解了,尝试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五、声音评价

声卡在测试过程非常稳定,没有任何掉线掉驱动的情况,供电也很正常,没有其他突发状况,当然还会继续测试几天,继续测试使用状况。Apollo Twin USB的整体听感上和雷电版基本没有差别,在输入听感上来说,使用自带的Unison技术,声音听感还是比较像的,因为听过610的声音,对比Unison的610时,觉得声音大致情况比较相似,低频的厚实程度模拟的还不太惟妙惟肖,可以说是模仿到7成左右吧。插件的声音就不去过多评价,相信UAD的插件所有人都在趋之若鹜。

测试了一下Apollo Twin USB耳放,推力在便携声卡中,在这个价位的自带耳放上,表现的异常的好,推力非常大,和Lynx Hilo耳放的推力有的一拼,听感较明亮,颗粒感较强,低频不糊但稍散,中频的质感很突出,但缺乏清晰感。

总体上来说Apollo Twin USB在这个价位上是最具性价比的卡了,在Apollo Twin雷电版盛行的时候,供不应求的现象经常出现,这个卡在音质上也不用任何人去推销,完全胜任在客户的喜爱程度。当然这个价位的卡在选择上有很多厂牌,但是我认为Apollo Twin USB在性价比方面超出其他声卡很多,不仅仅是颜值,内部的音质也说明了很多,UA公司也全力倾注做出USB产品,放送给广大PC用户,也让PC用户体验到非常漂亮的声音!

优点:颜值高,音质很高,可以使用UAD插件,高科技Unison技术

缺点:只支持windows系统和USB 3接口,没有数字输出接口,不支持内录K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94
#2 16-3-9 21:20
抢沙发

1282
#3 16-3-9 21:27
顶贴

734
#4 16-3-9 21:43
不能k歌 有多少人失望。。。。。

173
#5 16-3-9 21:49
hanshuzhiwang 发表于 16-3-9 21:43
不能k歌 有多少人失望。。。。。

这是必然的,因为本身Apollo Twin USB就是给个人工作室设计的,没有考虑YY这样的聊天工具,所以不支持K歌不足为奇,当然,在调音台界面,插入UAD插件,你自己监听自己的声音,在输入轨道插个EQ压缩,辅助轨插个混响啥的,自己在家唱被,只不过别人听不到而已~

602
#6 16-3-9 21:58
不支持USB3.0,不支持内录,差评。

285
#7 16-3-9 23:26
关键的asio性能我认为不可忽视,另外加载vst乐器,才能知道这卡的性能。pc真不能忽视这环节。

1191
#8 16-3-9 23:28
终于出来个像样的评测了,看这卡能卖出多少。

1781
#9 16-3-9 23:55
雷电版价格是不是降了点?

3596
#10 16-3-10 07:22
感谢楼主。

9097
#11 16-3-10 08:08
听说TC Twin 有人用来K歌了,不知道怎么实现的,这Apollo的驱动实际就是和TC合作的结果。

另外这个卡支持内录,Cubase软件选择3-4输入源即可实现。

305
#12 16-3-10 08:46
在我大天朝不能K歌销量要减一半

2007
#13 16-3-10 08:55
kang 发表于 16-3-10 08:08
听说TC Twin 有人用来K歌了,不知道怎么实现的,这Apollo的驱动实际就是和TC合作的结果。

另外这个卡支 ...

康版,有一事求教,就是说如果用宿主软件的话,那么不就等于dsp还是要经过宿主,那跟我们直接用宿主搭载uad插件有什么区别吗?

62
#14 16-3-10 09:06
首页插入

3831
#15 16-3-10 09:25
不支持win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