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15-11-27 09:39 编辑
其实,软件跟硬件的区别还是好分辨的,软的相对硬件处理的,主体与伴奏背景之间更模糊,声音的轮廓感不明晰,声音缺少质感、密度·····简言之,就是松、散、糊·····
很多人都认为一定要听干声才好判断声音,听到更多极致的细节才好判断声音,···我倒是觉得,有时候一个声音好不好,把它丢进他该在的位置,比如伴奏中···适合不合适立马就能感觉到!这就类似买衣服要试穿,而不是看他挂在衣架或者穿在别人身上的样子就能更准确判断!
而干声确实更适合用来区别那些容易被其他声音干扰、掩盖的细节,这就好比要看衣服的针脚质量、有无微小瑕疵···如果整件衣服的款型都不合适、不喜欢,还看再多细节何用?
总之,宏观听整个音乐的感觉和注重极小的细节应该是结合起来,而且是相关联的,有时候甚至要达成一种妥协,还拿买衣服说,看上了这个款,这个型,这个整体感觉,一些诸如线头没处理好,某块里层布料不够好等等问题,你不得不放下·····就是这样,整体大局决定最终结果,而不是大毛病、小毛病,论“个”算,不管“轻重”······
大师的作品里都能挑出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但丝毫不妨碍它的优秀!···比如能感知的微小底噪等等······呵呵,小不忍则乱大谋,能纵观全盘取舍的大谋者···知道什么该计较,什么该忽略····这才能成就了那些真大师···
所以,这样分辨声音在混音中是否合适,我觉得不光要孤立看,更要看相互关系···很重要,只是要把握好真的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