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再也不碰英特尔的民用 SSD 了,坏种产品线。
当年被告知说英特尔的 SSD 全球五年保固,当即就入了两颗 480GB 的 intel 540s SSD。
这两颗 SSD 直接插在我当时用的骷髅峡谷上组 RAID 还能用……毕竟都是 Intel 的 SSD,与自己品牌的电脑不相容就见鬼了。
但后来我将骷髅峡谷处理掉了。郁闷的是,这 Intel 540 无论是以 2.5 英寸 SATA 转接盒的方式还是用 USB 转接盒的方式来组单盒内 RAID、还是用上面两个方式在单盒内只放一片 SSD,都没有可用性。经常是偶尔能读出盘,但持续写入一定掉盘。
然后我那时还以为是盒子的问题,正值那时我用 Brix Game UHD 组黑苹果,我就买了个 1TB 的 Intel 600p NVMe……2016 年 12 月底耶诞节假顶著接近一米厚的大雪在卡加立走到某个有货的 MemoryExpress 买的现货(加拿大快递当时是闹罢工还是有雪天延迟什么的,我忘了)。
Intel 600p 跑 macOS 速度太慢,经常遇到读写卡顿的问题,我乾脆格给 Windows 用一用、将 macOS 放在 256 GB 的三星 950 Pro 上了。然后,某次停电之后,再开机,我的 macOS 稳如泰山,但 Windows 系统坏了、进不去系统了。
我开始怀疑是不是 Intel SSD 有问题。忍了一年之后买了 1TB 的三星 960 Pro。这时的三星 960 Pro 已经降价了,同样容量的价格与当年 Intel 600p 价格差不多。然后这 Intel 600p 就和我那两个 540s 一起吃灰,这段时间都是挂在 eBay 上面贱价起拍的,直到我回国前一个月都没人拍,我就下架了。
去年年中,我回国,想著 Intel 540s 或许可以送人、但 Intel 600p 实在太可惜,就买了个 JMicron 主控的 M.2 NVMe 转 USB 的盒子。想著用这玩意来做 Time Machine 的备份盘吧,结果经常备份备份著这盘就掉了……重新插拔之后往往很多操作都没具体落实、甚至连改分区格式都不成。最离谱的是有一次掉了盘之后不认了,我拆开盒子重新插拔之后勉强能认,但可用性还是一样堪忧。
我继续撂著,到了今年想著这三个 Intel SSD 带到日本能否在秋葉原换点钱(秋葉原有不少专业的二手收购商)。(这个念头已经彻底打消了,因为垃圾 SSD 卖出去也是在害人。)
这个月我刚来日本。今天白天在秋葉原的秋葉馆(Mac 配件产品专门店)买了个「产品官方背书说支持 Intel 600p」的 M.2 NVMe 转 USB 的盒子。日本产的盒子做工还满精致的(无论外壳还是电路板),不过价格比我之前买的盒子贵出一倍。我插上 SSD,接到我最近收的二手骨灰坛上,一看是 JMicron 的方案制作的产品。开 Disk Utility 分区,失败了一次……索性第二次分区仅用 HFS+ 格式,成功。
然后就是 Time Machine 备份,想著 1TB 内容够它备份一晚上吧……结果我睡前上厕所回来发现断开连线了。然后我将这玩意重新插骨灰坛上,电脑只认出转接盒、但认不出转接盒当中的盘。我接到 MacBook Pro 上,也是只认盒、不认盘。
顺便说一下,我之前在国内买的盒子插上我的三星 960 Pro,直接接在骨灰坛上使用,无任何压力:跑完整个 macOS 10.13 - 10.14 的系统升级安装,没有任何问题。
究竟该不该退了这个新盒子呢……我很难讲。但眼下我实在无法相信盒子会有问题了。手头这三个 Intel SSD 卖出去的话又会害人,毕竟资料无价。但掰了又可惜。
恨死了,但又不知道该恨谁。当初和我吹 Intel 那人对三星 840 的恶评确实是真,但我没想到我买的 Intel SSD 居然更烂。我相信那人当时一定也没料到。
P.S.: 已经出掉了,东京这边有人对这 SSD 感兴趣,要从我那里买走玩一玩,于是我 24000 日圆将三颗 SSD 全卖给他了。剩下的钱再稍微添一点,买了个威腾的黑片 SN750,塞到同样的外置 SSD 盒子里面,做 TimeMachine 加密备份,一边加密一边备份,两小时就能备份完 700 多 GB 的数据,贼稳。
本帖最后由 ShikiSuen 于 19-3-29 00:26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