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谁去北展看展览了?谈谈感受!!

( 15 )
12
 
[收藏]
-  第 1 页  -

538
#1 01-8-26 02:44

谁去北展看展览了?谈谈感受!!

非线的东西多!

音频的少!


价格很贵!


有个问题?

现在的这些音频公司的产品上不了展览会吗?


很多人都在会上使Nuendo,管它叫多媒体制作系统?

没有人用samplitude?

其它的就是protools!!!!!!!!!


有人能给说说吗???????:confused:

13894
#2 01-8-26 06:45
是什么展览?不是音频展吧?

对于搞视频的人来说,音频设备只要能发出点声响就行了,这大概就是专业音频设备厂家不愿意参展的原因吧。

什么时候能有个针对音乐制作人的设备展览就好了。

746
#3 01-8-26 10:44
他们说不咋的,还要票,就没去!9月3号好像又有展览吧?

184
#4 01-8-26 12:49
我去了。情况是这样,音频的确只是一小部分。工作站方面最大的的两家是protools和pyramix。PROTOOLS还是老样子,声称代理的还是很多,除AVID自己外还有传新科技等等,价钱都“面议”,在传新的展位还见到了TDM的WAVE插件,还有WAVE的L2,喜欢WAVE的人可以去看看。AVID主推的是其视频剪辑系统而音频的DIGIDESIGN---PROTOOLS却观者寥寥。而PYRAMIX方面却不同,这次推出了全中文的系统,基于NT、2000的很稳定。更重要的是这个系统可以完全兼容PROTOOLS的文件,听他们介绍是硬盘拿来就能用。同时得知PROTOOLS的那个NT版其实只是外部悬挂,而非内部整和,也就是说还是MAC的思路,所以国外对于NT的PROTOOLS是不感冒的。PYRAMIX的工程师说专业音频MAC的时代已经OVER而他们也不会考虑发布MAC的PYRAMIX。另外这个系统还支持DX和VST插件。其他工作站厂家还见到了DIGIGRAM的XTRACK,不过感兴趣的人不多。关于“牛犊”都是宣称代理的参展,而不是STEINBERG亲自参展,所以都有“水分”。其他音频产品基本都是些硬件的了,还是有很多名厂。有著名的降噪厂牌CEDAR带来了他们的降噪工作站;RAMUSA有DA7的数字调音台;NAGRA公司的影片外景用的DII录音机(好莱坞喜欢的东东)还有ZAXCOM公司外景用的硬盘录音机DEVA等等。由于这次展览偏重广播,所以可能一些以媒体见长的厂牌就没有参加,所以我们熟悉的产品没有亮相。其实牛犊也不是正式参展感觉也是被拿来冲“大个”的。价格上毕竟便宜。

另外,老胡说的“对于搞视频的人来说,音频设备只要能发出点声响就行了”的确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作为搞音频的,还不得不关心剪辑中的音频部分,那本来应该是剪辑的工作,你稍稍放松他们就“能发出点声响就行了”可谁让混录是剪辑后面的工序呢?悲哀啊。

746
#5 01-8-26 14:45
老大,你的电话?

13894
#6 01-8-26 15:24
好阿。这个展览叫什么?n0te我把你的贴子发到首页“业界新闻”里去可以吧?

184
#7 01-8-26 15:30
展览叫:第十届北京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北京国际声像技术应用展览会

184
#8 01-8-26 15:31
放在哪里,听老大的

278
#9 01-8-26 23:33

展会的名字是BIRTV.

关于展会:
展会的名字是BIRTV.
这次的展会今天就完了,其实还是不错的,对于作音乐的人们可以了解一点关于影视制作方面的发展.
视频是第一位的,如今的广播电视已经以非线为主力,网络技术的应用迫在眉睫.
对于音频来说,在北京能见到最豪华的音频设备的就是这次了,你们没看见门口的
尼夫调音台么,可惜参展商都没有让它发出声音,一直在看DVD.出声的音箱是dynaudio大监听M3,爽.
音频产品没有什么新的,就是PYRAMIX有点抢眼,对了,他是支持DSD录音的,你们都听过DSD格式的唱片了么?音色美不胜收,只听LP的同志们可以换换了.
比较好的东东有一些不错的话放,还有不少NB的数模转换器.
关于老胡说的“对于搞视频的人来说,音频设备只要能发出点声响就行了”,我举双手双脚赞成.可是看形式,这样的情况还会继续很久>

184
#10 01-8-27 00:52
对了,那个DSD是采用1bit方式,采样率是44.1k? 48k? 96k? 不!是2.8M!!所以可以取代模拟了,数字的生硬感不复存在。

13894
#11 01-8-27 01:15
啊?好啊,给说说看!

184
#12 01-8-27 02:31
简单讲,这项技术是由SONY和PHILIPS于1996年宣布并开始研发的,用以对抗DVD AUDIO技术。DSD是DIRECT STREAM DIGITAL 的缩写。用过SONY 或 PHILIPS的CD机的朋友可能注意过机身上有Bitstream的标记,这就是以前发烧界经常提到的“比特流”技术(由SONY开发)。而DSD正是基于这种技术,对于音频信号采用的不是传统的PCM的编解码方式,而是无须解码和压缩的比特流处理方式。以往CD的PCM方式以16bit 44.1khz采样,既要保证动态与宽频响又要克服量化噪声,所以要不断进行分级滤波处理,加之有限的采样率,声音不免变形失真,所以经常会听到人们说CD声音冷、硬、太数字...等等。后来虽然技术上实现了24bit 96HZ,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DSD不一样,它去掉了前面说的滤波程序,但随之提高的是采样率,整整是过去CD的64倍,也就是以2822400Hz取样,每次取样是1bit,每秒就是2822400Hz bits。这样高的频率足以记录下音频信号最细微的原始信息,而这种比特流是贯穿信号始终的,所以音质会有质的飞跃。

前面提到的PYRAMIX工作站现在已经全面支持了DSD音频技术。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理解,难免有错误之处,还望请高人指正。

13894
#13 01-8-27 02:57
什么叫做“每次取样1BIT”?

“1 bit”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184
#14 01-8-27 04:55
应该说是这样,传统PCM格式16bits 44.1kHz采样里的16bits是一个绝对值,它代表的是量化级数,16bits代表2的16次方,也就是说量化级数是65536级。而比特流中的1bit是一个相对值。“每次取样是1bit”是说每次取样的精度是1bit,每秒取2822400次。其实这种技术与2496在信噪比和动态上差别不大,但是在重放时,其波形与原始模拟信号的线性波形极为相似,远胜过2496。

61
#15 01-8-29 00:57

我去了

首先这是广播电视的事,这意味着两个意思
1。广播面对电视已经败下阵来,展会上音频设备少,
2。价格昂贵
在广电行业把设备分为三个档次:广播级,专业级,消费级
音频应用网站上所谈论的东西只能算专业级,而那些广播级的东西,
凭良心讲,是真好,我们是真用不起,比如说电台电视台使用的昂贵的数控
模拟调音台几十万上百万元,凭良心讲,高档模拟调音台音质要好过
数字调音台。
这几年广播不景气,电视占了上风,相对对音频不重视,或者说有些电视人
对音频不懂,甚至SBLIVE VALUE的MIC IN也用于电视配音,气死我了!
为什么生气,因为我在电视台搞音频

另外,我在展会上见到EgoSys NEAR 08 监听音箱了,有点失望,无论
从外观还是音质都没想象中的好,对不起驴不要生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