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第十一届全国校园混音大赛重新启动!依然分校园组和职业组!

( 17 )
12
 
[收藏]
-  第 1 页  -

6636
#1 21-12-7 10:48

第十一届全国校园混音大赛重新启动!依然分校园组和职业组!

由中国录音师协会、Prolight+Sound Shanghai组委会、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联合主办,北京现代音乐学院音乐科技学院承办,北京真力音响有限公司、qdc等单位协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校园混音大赛”已于2019年10月10日启动了初赛,受全球疫情影响,大赛已经暂停两年,今年比赛重新启动!

作为“北京九棵树数字音乐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 “全国校园混音大赛”已成功举办过十届,是目前国内参与院校最多、参与人数最多的比赛之一。

暂停之前,我们共收到有效作品403首,其中校园组266首、职业组137首,参与院校多达59所,我们旨在通过大赛为各院校学习录音和音乐制作相关专业的同学,及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共同搭建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重启之后期待您的加入!

由于此次比赛为延续赛事,很多参与过初赛的选手已经毕业,需要从校园组进入职业组,所以组别划分也需要重新提交,根据本届的特殊情况,大赛将由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构成,取消复赛,初赛不限制选手的混音环境及设备,需在指定日期内提交有效作品,组委会统一编号进行两轮评选,最终产生进入决赛的名单。

决赛场地我们依然在北京真力提供的标准试听室进行,进入全国的12强的选手每人半天的时间,在同一个环境进行比赛,真力中国也会为大赛提供真力的经典监听音箱,标配就有1238A和8351等,你也可以指定其它型号的GENELEC监听。

当然今年决赛环节依然全程高清直播,依然有12位决赛选手连续6天的直播,让实时收看的朋友就像置身于比赛现场一样。 依然有十大经销商赞助比赛全程和最终获奖选手的奖品,后续新闻我们陆续公布。

本次大赛同样分为校园组和职业组同时开赛,和往届一样的是校园组和职业组各取前6强来北京决赛,同样将邀请业内多位知名混音师、音乐制作人担任评委,并由专家评委对决赛12位选手的作品做详细的点评。

报名时间
2021年12月6日—12月19日24时



加入以下任意一个QQ群,即获得参赛选手资格。

第十一届全国校园混音大赛官方qq群号:100479624/ 60716339

注:原4个群中的参赛选手同样具备参赛资格,无需重复加入。


☑ 2021年12月19日前,加入QQ群获取参赛选手资格。

☑  本届不同的是报名即可下载分轨,大赛组委会将比赛所用多轨素材和参赛报名表通过网盘提供下载,请通过群共享来查看地址,请随时关注群内通知;

☑ 由于此次比赛是延续赛事,比赛作品和上次启动时相同,可使用以前的版本,也可以重新混音后提交新版本,但所有参赛选手都需要重新提交最终作品和报名表;

☑选手收到多轨文件后即可进行缩混,并于2021年12月19日(24:00前)将缩混好的参赛作品及参赛报名表提交到指定邮箱:bj9ksmix@vip.163.com

☑组委会收到作品后,由专人将各参赛作品进行匿名编号后,交给预赛评委会进行评选,从有所参赛作品中按报名比例选出可以进入下一轮评选的作品交给复评评委继续进行评选,再从复评作品中选出前12名进入决赛(校园组6名、职业组6名)。

☑ 2022年4月,组委会将在九棵树音乐节官方网站及相关合作媒体上公布决赛入围选手名单,并以电话及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通知。

☑决赛暂定于2022年5月在北京举行,决赛选手需在限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指定音乐素材的缩混,由专人将各决赛作品进行匿名编号后,将作品交给决赛评委,进行最终评选。

奖项说明
校园组:决赛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及入围奖三名。

职业组:决赛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及入围奖三名。

PS: 奖品将在后续新闻中陆续公布,和往届一样,上限不封顶,随着奖品的赞助商不断加入,各奖项会越来越丰富。

参赛须知
☑本届校园混音大赛除各院校在读学生外,在职工作人员及爱好者均有参赛资格。

(注:校园组范围为“高中、中专、专科、本科”,研究生及以上须报职业组。)

☑组委会不限制初赛、复赛选手所使用的缩混地点和软硬件设备。

☑参赛选手须于截止日期之前提交作品,逾期视为放弃参赛资格。

☑参赛选手提交的作品格式须为44.1 kHz 16 bit的立体声.wav文件;峰值控制在混音阶段合理的电平以内,做任何形式的母带都有减分的可能。

☑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本人独立完成,如发现有任何形式的他人协助或抄袭,即取消一切参赛资格。

☑决赛选手须于指定时间到北京参加决赛,未能出席者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

☑决赛选手可使用自身携带的设备,如:电脑、耳机、插件等。

☑参赛选手参赛过程所产生的相关交通、食宿费用均由个人承担。

如因疫情防控的要求需要改变比赛方式,最终以大赛组委会通知为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观众反应
:支 持 ! ! !

2467
#2 21-12-7 11:00
请问老师,提供的分轨文件 是以往使用的还是新的

1782
#3 21-12-7 11:02
支持一下

950
#4 21-12-7 12:21
按照个人参加过的一些国际赛事,他们并不会限制混音手段,也不限制是否母带,因为评委们要听的是最终完成的结果,所有音频都会进行响度匹配后审听

我们限制总线与母带处理的方式,对那些习惯于mix into compressor、eq、adda的工程师并不公平,我们追求的是混音的完整性,总线处理也包含了混音师个人的音色风格,甚至影响他们automation的手法,所以希望大赛组委会酌情考量一下目前的赛制规定
观众反应

2467
#5 21-12-7 13:10
本来我也想说,只是我没打算参加 所以我就懒得说 ,既然楼上老是提出来啦 ,我觉得楼上老师说的是对的 ,有时混音和母带是一个作品的两个处理阶段 ,而这两个处理阶段 不是完全分离的 ,不是完全独立的 ,而是相互影响 或者前后关系很大 ,是互相辅助,就是选美大赛 他也不可能是比下半身谁好 ,不看上半身 ,既然选美就应该是个整体 全身都要看 ,有时候一个混音师他整体构想是分做两个阶段来互相配合实现的,失去了 任何一个阶段 就等于失去一半的构想了,既然要比 就比全身,只比下半生谁美,这个我也觉得理解不了 本帖最后由 天一润音 于 21-12-7 13:13 编辑
观众反应

6636
#6 21-12-7 13:31
天一润音 发表于 21-12-7 11:00
请问老师,提供的分轨文件 是以往使用的还是新的

和上一次一样,还是上一届因为疫情中断的比赛,可以混新版本重新提交。

6636
#7 21-12-7 13:36
soden08 发表于 21-12-7 12:21
按照个人参加过的一些国际赛事,他们并不会限制混音手段,也不限制是否母带,因为评委们要听的是最终完成的 ...

报名表中有今年的要求,和往年比已经放宽了,混音大赛就是比的混音部分,混音师应该有能力适应各种要求,不允许做母带这一点是不会改的。

8966
#8 21-12-7 13:42
谢谢分享

6636
#9 21-12-7 13:44
天一润音 发表于 21-12-7 13:10
本来我也想说,只是我没打算参加 所以我就懒得说 ,既然楼上老是提出来啦 ,我觉得楼上老师说的是对的 ,有 ...

这是一个超过10年的比赛,以往的要求比今年还严格,职业领域混音和母带从来都不是一回事,就和我们不能强迫你的混音师必须要给你的作品做母带一样。

11173
#10 21-12-7 14:18

2594
#11 21-12-7 14:35
个人觉得还是在一些地方要求不太合理,希望组委会能重新慎重考虑一下:

1、现在是2021年,早已过了那种声卡采样率支持不到4824以上规格或者发音数严重受限的年代,
4416也确实太能将就了,行业标准至少4824吧,现在很少用4416了。其实混得怎么样,一个MP3也可以说明很多问题,这样还能更加容易的控制组委会工作人员及工作系统的负载,没必要卡死在4416上,甚至有人愿意按照更高规格的方式进行混音、导出、提交,个人觉得也可以适当允许;

2、针对不允许做任何形式的母带处理,这个要需要明确一下“任何形式母带处理”的概念,到底是指master轨道上不允许加载任何效果器,或者还是什么;

3、不同流派的混音方式一定存在诸多不同,包括电平领域的规划、信号路由方式、信号处理的理念等,
而且在混音阶段使用一些所谓的“母带处理技巧”来辅助完成混音也是属于混音手段,包括对最后整体信号的电平、频响、动态控制等,这些不该被禁止。除非是导出stem或者立体声文件另行按照母带制作的方式去正儿八经制作母带。既然是比混音,连设备都可以不做限制,那么为什么一定要限制手段;

目前先只发表这些观点,郑重希望组委会全部成员能以“与时俱进”的方式再斟酌一下。

6742
#12 21-12-7 14:54
强烈支持 王院长这样的比赛!   将来时间充裕的话 还可以一年多搞几次。  


这几年,经常看到本网站的混音版块中, 有些新老朋友 为了混音技术上、听感上的理解差异  唇枪舌战、吵得不可开交,,,,
,哎,, 靠键盘打字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靠作品说话,  实战PK更有说服力。


950
#13 21-12-7 15:03
半瓶醋 发表于 21-12-7 13:36
报名表中有今年的要求,和往年比已经放宽了,混音大赛就是比的混音部分,混音师应该有能力适应各种要求, ...

两次的文档要求中除了日期,并没有看到您说的放宽要求的部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636
#14 21-12-7 15:22
死亡爱抚 发表于 21-12-7 14:35
个人觉得还是在一些地方要求不太合理,希望组委会能重新慎重考虑一下:

1、现在是2021年,早已过了那种 ...

感谢提的建议,我能明白大家的意思,也能理解大家的想法,可是比赛就是比赛,大家毕竟不是制定规则的人,站在自己的角度都希望比赛过程是符合自己是工作习惯和认知的,这都没有毛病。但是比赛都有自己的规则,不按规则来就一定会减分,如果这个规则能够让我们轻松刷掉100人,这就是这个规则的价值,换句话说在现实中,客户跟你要1,你非说2更好,这是没有道理的,你说呢?

说一下几个具体问题,1、只要不低于它就没问题,反正评审是用的44/16的工程,只要你允许作品被转换,提交什么都可以。通常不会在这一点上减分,以往发MP3或是导出单声道的组委会都会发邮件回去让重新改正后提交,如果进入评审阶段依然没有交回来就只能出局了。
2、以往会更加严格,会有明确的峰值电平要求,今年给去掉了,其实总线上加不加东西对我们这些评委来讲无所谓,总线上那几个效果器根本挽救不了很差的混音,评委们都是业内职业混音师,做过什么都听得出来,以往的评审经验看,自己做过母带的分都不太高,主要问题是毛病都被放大了很多倍,并没有真正帮到作品本身,我们不会在不同响度下去评审作品的,所以响度帮不上作品的,因为这是比赛,不是商用。
3、要求里面根本没有提到你文字中的任何部分,可能是你个人这样理解的,至于怎么把这首歌混出来的根本没有任何要求,只听结果。
不知道是不是说清楚了。

14202
#15 21-12-7 15:34
厉害了,开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